以前总觉得信用这东西太虚了——不就是别欠银行钱、别逾期还款吗?直到身边朋友因为疫情时的一笔小额贷款逾期,买房贷款被拒,才发现它早成了藏在生活里的“隐形门槛”。

信用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底气。按时交水电费是信用,网购不恶意退货是信用,甚至和朋友约定见面不迟到,也是信用的一种。它不像存款能直接看到,却在我们贷款买房、申请信用卡、找工作时,悄悄发挥着关键作用。

最近央行要实施一次性个人信用救济政策,真的暖到了普通人。那些疫情期间非主观原因逾期、且已经还清欠款的人,信用记录能得到修复,这既守住了信用体系的底线,又给了普通人改过的机会。这也让我们明白,信用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有温度的约束与守护。

原来信用从来不是“不能欠钱”这么简单,它是我们行走社会的底气,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纽带。守护信用,就是守护自己的人生选择权,而这份被温柔对待的信用,也会让我们更愿意做个守信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