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子设备已深度融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军营也不例外。随着军队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已成为日常训练、知识学习的重要工具,军工单位的日常工作也离不开智能终端。
自古兵机贵于密,军用移动终端管理有明确的政策规定。近日,解放军报刊发的《切实筑牢安全保密防线》提出,手机随意下载软件被植入恶意程序有可能造成失泄密隐患,若不筑牢安全保密防线,无异于拱手送密、未战先败。
今年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新增规定:连队官兵在休息日、节假日和由个人支配的课外活动时间,可以使用私人智能电子设备;其他时间,通常以班、排或者连队为单位集中保管。今年夏天,第80集团军某旅为官兵的智能手表配发了“电子身份证”并统一管理,在适度放开与有序可控间寻求平衡。
移动终端是国防保密防线上的关键节点,一个机子管理不慎,会造成军事机密外泄的风险。设备管理、内容监管、使用管控等,构成了立体化的管理体系。
装备管理方面,手机探测门、智能柜等,提升了设备识别和管理的精准度;今年初发布的《互联网军事信息传播管理办法》为军事信息传播划出明确红线;《国家秘密定密管理规定》明确了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的具体要求,为涉密终端管理提供了法规依据;使用管控涉及到更精细化的管理,比如传输资料、上网管控、应用权限等,需要定制。
军队军工单位的移动终端使用不同于一般企事业单位。军工单位在武器研发、生产制造等核心环节,保密要求更为严苛。生产线上的一张照片、设计图纸的一个截图,若通过手机传出,都可能泄露国家机密;军队官兵日常训练学习中使用终端设备,必须绝对保障军事资料、部队位置等敏感信息的安全,这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
每一个移动终端的使用能否有效管控,是国防安全的重要防线,本地化定制部署“专机专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领创科技军工级的终端管理解决方案,从硬件到软件,全方位贴合涉密场景需求:
硬件层面,对设备进行物理改造:移除WiFi和蓝牙模块,限定USB接口仅支持充电功能,从物理上切断无线上网和数据传输通道。
软件层面,搭载领创政企工作台专业版:政企工作台设置应用白名单,仅允许运行经审批的军事应用。
管理层面,提供内网私有化部署方案,支持远程设备管理、数据擦除等功能,确保设备全生命周期可控。
“三军之事,莫重于密。”战争年代,保密工作关系着战争的胜利和部队的安全;和平年代,保密工作与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与军队的生存和发展、与军事斗争的胜利和失败息息相关。“我保密,密保我。”军事移动终端安全已逐渐形成政策引领、技术支撑、全员参与的综合治理体系。每个公民也需要不断提高反窃密、防泄密能力,从自身做起,坚决维护祖国军事秘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