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10日,日本共同社透露了一件事,一下引起轩然大波。
中国,曾两次炮击擅闯中国领海的“凉月号”驱逐舰。
大家还记得,2024年7月4日清晨。
日本“凉月”号驱逐舰,在没有通知中方的情况下,擅自进入距离浙江省海岸约22公里的中国领海。
在里面航行了大约20分钟。
中国发现后立即要求日舰离开。
“凉月”号,这才加速驶离中国领海。
事情发生后,中国外交部立即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要求日方彻查此事,承诺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但当时日本的反应是什么?
典型的死不认错。
日本防卫省和外务省的官员各种推脱。
说什么“技术性失误”、“导航设备故障”、“没有恶意”。
总之就是一句话:我们没错,这是意外。
听起来挺合理的,对吧?
就像你开车走错了路口。
但,这可不是普通的轿车,这是一艘价值十几亿美元的现代化军舰!
船上装着全球定位系统、雷达、声纳,导航精度能精确到几米。
你告诉我这样的船会迷路?
会“不小心”闯入别国领海20分钟?
更搞笑的是,当时日本媒体还在为“凉月”号辩护,说什么我们“反应过度”、“小题大做”。
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
但左思右想,日本最后还是服软了。
偷鸡不成蚀把米日本心里很清楚,如果真的惹火了中国,后果可能很严重。
特别是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日本根本承担不起跟中国全面对抗的代价。
所以日本策略就是:
赶紧认错,大事化小。
撤职舰长,就是为了表明态度,告诉中国“我们认真对待这个问题”。
通过“非官方渠道”通报,就是为了避免在公开场合丢面子。
日本的如意算盘可能是:
私下里认个错,把事情压下去,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
从我们的角度看,日本的这种做法更像是“做戏”。
公开场合不道歉,私底下偷偷认错,这算什么诚意?
而且,撤职一个舰长就算完事了?
这种军舰擅闯别国领海的行为,背后肯定有更高层的指示。
一个舰长敢自作主张闯入别国领海?
谁信啊!
“凉月号”不是什么老爷舰。
它是日本最新锐的秋月级驱逐舰。
2014年才服役,满载排水量6800吨,代表了日本造舰的最高水平。
就这样一艘先进军舰,却犯了最低级的“导航错误”。
最关键的是,中国军舰的多次警告,“凉月号”都听得见。
既然能收到警告,说明通讯系统是正常的。
那为什么不立即调头离开,反而继续深入?
从这些细节看,所谓的“技术失误“分明是一个精心编织的借口。
其实,咱们把时间线捋一捋就明白了:
7月4日:凉月号“技术失误”
7月9-11日:北约峰会,日本首相岸田大谈“加强与北约合作”
9月23日:日本才“正式道歉”,说舰长被撤职了
看出门道了吗?
这哪里是什么意外,分明是精心策划的。
日本想向美国和北约证明:
我敢在中国门口搞事情,我是你们可靠的小弟,值得你们投资。
他们想配合美国的战略。
在台海、东海制造紧张气氛,添堵。
另一方面,他们想试探中方的底线。
看看在自己家门口,中国到底会不会真的动手。
这种试探性挑衅,在国际关系中很常见。
但问题是,日本没想到中国的反应这么强烈,这么坚决。
结果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不仅没有达到试探的目的,反而让自己很被动。
为什么要藏这么久?直到最近,才爆出当时的真实情景。
中国军舰不是没有警告。
从公开的信息看,中方先是多次广播警告,见对方不理不睬,才开火示警的。
而且是开了两炮:
第一炮是在日舰刚进入领海时发出的警告。
见对方还不走,又开了第二炮。
这两发炮弹,虽然故意没有击中目标,但造成了巨大的水柱。
想象一下那个场面:
舰艇旁边,突然炸起几十米高的水墙。
那种震撼和威慑力,绝对让人印象深刻。
问题来了。
如果真是“技术性失误”,为什么要把这么重要的细节藏一年多?
很简单:太丢人了。
堂堂海上自卫队的现役军舰,装备着最先进的导航系统和雷达。
本来想试探一番。
结果,被人家开炮警告了两次,灰溜溜地离开。
这要是当时就全盘托出,日本的军事威信往哪搁?
其实,一个舰长莫名其妙就被撤了职,还不敢明说原因。
这种遮遮掩掩的态度,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这个事件最值得深思的地方,是它反映出的文化问题。
日本为了维护所谓的面子,宁可把重要的军事细节隐瞒一年多。
这种做法看似保住了颜面,实际上却暴露了更大的问题:
当考量超越了事实本身。
当维护形象比吸取教训更重要,这样的国家能走多远?
现在细节被披露出来了,日本不是更丢脸吗?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如果当时就老实承认,认真总结教训,改进制度,可能还能获得一些理解。
现在这样遮遮掩掩,反而暴露了自己虚伪。
其实,这种“面子比命重要”的思维,在日本历史上屡见不鲜。
二战期间,为了维护所谓的“皇军威严”,多少次明明可以避免的失败被硬撑着不认输。
最后造成更大的灾难。
今天的“凉月号事件”,本质上还是这种思维的延续。
差别只是,以前是不愿意承认战败,现在是不愿意承认丢脸。
问题是,现代国际关系早就不是靠“面子”维持的了。
不是靠这些上不了台面的小伎俩。
真正的威慑力来自于实力,来自于制度的完善,来自于对国际规则的遵守。
一个连事实,都不敢如实公布的国家。
又怎么能让别人相信它有能力维护地区稳定?
中方的回应很有水平林剑的回应很有意思:
“关于去年7月日本海上自卫队舰艇侵闯中国领海事,此前中方已阐述了有关立场。根据中国法律有关规定,外国军用船舶进入中国领海须经中国批准。对于未经中方批准进入中国领海的外国军用船只,中方会依法依规处置。”
你发现没有?
中方没有直接确认或否认开火,但用了一个很关键的词:“侵闯”。
不是“误入”,而是“侵闯”。
这个用词差别很大。
“误入”听起来像是无意的。
“侵闯”就是明摆着的挑衅。
最有意思的是,日本媒体不服气,对这事儿炒作得很厉害,但日本高层却异常安静。
按理说,如果真的是“误入”,日本应该大闹一场才对。
毕竟,这可是涉及到“军舰安全”的大事。
那为什么装聋作哑呢?
为什么日本不敢吭声?其实很简单:心虚。
因为他们知道,这根本不是什么“误入”,而是有意的试探。
如果大闹一场,反而会暴露他们的真实意图。
中国开了警告炮,也是完全合理合法的。
按照国际法,外国军舰未经允许进入他国领海,该国有权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包括武力驱离。
日媒可以继续炒作,但日本的沉默已经说明了一切。
在实力面前,再多的小动作都是徒劳。
这就是现实:有些界线,你可以试探,但一旦越过,就要承担后果。
日本人现在算是明白了。
试问:
如果中国海军实力还像100年前那样弱小,日本会撤职舰长吗?
会私下认错吗?
绝对不会。
正是因为中国现在有了足够强大的实力,日本才不敢继续嘴硬,只能选择认怂。
这就是现实:
谁的拳头硬,谁的话语权就大。
你有实力,别人就会尊重你;
你没实力,别人就会欺负你。
“凉月”号事件,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中国这些年发展的成就。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