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选车要空间平权?领克900单周1600台,家用SUV标杆在这!

新能源转型期,消费者购车顾虑从续航转向综合体验。充电便利性、电池安全性、保值率等因素影响决策,尤其在35万级高端市场,用

新能源转型期,消费者购车顾虑从续航转向综合体验。充电便利性、电池安全性、保值率等因素影响决策,尤其在35万级高端市场,用户更谨慎。不少车型解决了续航问题,却忽视其他体验维度。领克900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市场认可,或许因其提供了更全面的新能源用车体验。

从市场表现来看,领克900的综合体验已获得用户广泛认可。在2025年8月25-31日这一周,它在新能源大型SUV终端销量排行榜中位列第三;自上市以来短短100天内,交付量突破2万台,其中2.0T Ultra版本以64%的销量占比,在35万元级细分市场站稳脚跟。这份成绩的背后,是其在续航、补能、驾控、空间等多维度的均衡打磨,全方位覆盖新能源用户的核心需求。

在续航与补能体验上,领克900以技术突破消除用户顾虑。作为EM-P智能电混技术的集大成者,它搭载的骁遥超级增混电池,通过隔膜、电解液等底层技术优化,实现253Wh/kg的能量密度。52.38kWh的电池容量,让2.0T Ultra版本纯电续航达到280km,满足日常通勤一周一充的需求,减少频繁充电的麻烦。补能速度方面,3C超充电芯的应用,使车辆从20%充至80%仅需17分钟,即便在出行途中需要补能,也无需长时间等待,大幅提升充电便利性。针对长途出行场景,2.0T探索版1443km的CLTC综合续航能覆盖大部分跨省行程,且亏电油耗低至7.29L/100km,既避免了纯电车型长途续航焦虑,又比传统燃油车更经济,兼顾不同出行场景的能源需求。

驾控体验的优化,进一步提升了领克900的综合竞争力。其搭载的SuperAI数字底盘,核心在于“智能悬架+精准操控”的组合。全系标配的闭式双腔空气悬架,可根据行驶场景灵活切换模式:双腔模式下,低刚度设定能充分化解路面颠簸,车辆经过减速带时车身几乎无多余跳动,保障驾乘舒适;单腔模式下,高刚度特性激活运动基因,过弯时侧倾控制堪比性能轿车,提升驾驶稳定性。该悬架调节速度比传统开式结构快3倍,车身高度可在105mm范围内智能切换——装载大件物品时降低65mm方便操作,野外脱困时升高40mm提升通过性。此外,2.0T探索版配备的矢量机动技术,配合20°后轮转向与双P4轮边电机,让车长5.24米的大型SUV拥有不到5米的转弯半径,窄路掉头只需一把方向,侧方停车灵活性甚至超过部分紧凑型车;高速过弯时,后轮与前轮同向转动,大幅降低车身摆动幅度,后排乘客几乎感受不到明显“甩动感”,让新能源大型SUV也能拥有灵活的驾控表现。

空间体验的打造,贴合了家庭与多场景使用需求。领克900遵循“人人都是VIP”的空间哲学,基于SPA Evo架构打造的车身,长5240mm、轴距3160mm,内部空间达6.16平米,得房率88.2%,为驾乘者提供充足活动空间。三排座椅布局经过精心优化:第一排头部空间1103mm,搭配超低水切设计,为驾驶者带来宽阔视野;第二排190mm的中央过道比多数MPV还要宽敞,老人和小孩进出毫无阻碍;第三排的表现尤为突出,529mm的座深可媲美五座车的二排,近1.1米的座椅宽度能让三个成年人并排而坐且不显拥挤,125mm的前后滑动距离,甚至能让身高1.8米的乘客跷起二郎腿。同时,车辆具备灵活的场景适配能力,二排的双180°电动旋转座椅为全球首创,向后转动时可与三排形成“移动会客厅”,1.7米的间距足够举办小型活动;向外转动90°时,配合天地门又能瞬间变为“观景台”,露营时坐在承重300kg的地门上休息观景,满足新能源用户多样化的生活场景需求。

跳出“只重续航”的单一思维,领克900以全维度的体验打磨,回应了新能源转型期用户的综合需求。它既解决了充电、续航等核心痛点,又在驾控、空间上提供优质表现,让35万级高端用户无需在体验维度间妥协,为新能源高端SUV的综合体验设计提供了实用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