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还记得赵本山的春晚小品——《不差钱》,其中他与小沈阳的对话相当经典,让人回味悠长:
……小沈阳:人不能把钱看得太重,钱乃身外之物。人生最痛苦的事你知道是什么吗?就是人死了,钱没花了!
赵本山:你知道人生最最痛苦的事是什么吗?就是人活着呢,钱没了!
……
这段话不仅爆红,更成为了人们相互打趣的流行语。它之所以流行,是因为通过调侃的方式,表达出当今社会上人与钱之间的一种困境……

今天,要说的这位,就是陷入了这种困境,相信能给人启示、让人警醒:
昨天,看了篇报道,说前段时间,有一位上海的蒋女士,46岁,年纪轻轻的,突然感到头晕。
由于她是单身,没任何亲戚,便紧急联系了同事。当同事赶到她住处时,这才发现情况不妙,迅速将她送往医院。
诊断结果是脑出血,需要立即手术。但问题就来了,按规定得亲属或监护人才能签字,谁来签字?费用怎么办?
同事急得不行,但又无能为力,她没法签字。最后,好不容易才联系上蒋女士一远房亲戚吴先生。
吴先生匆匆赶到,代表家属签下手术同意书,医药费三万元还是同事们凑的。手术是完成了,但得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又产生了几十万的费用,又得缴费。

医院去吴先生,但他也挺无助的,他与蒋女士只是远亲,他既没法支付这几十万费用,就算以后他也没法继承她的财产,要是她有个三长两短的,这费用以后怎么办?
其实,蒋女士的账上并不是没钱,她有足够多的存款,还有重疾保险,但她现在昏迷不醒,有钱也没法用,银行和保险公司都是这样的说法,存款必须本人或合法代理人才能支取,保险也只能是合法的监护人才能申请……
好在这个时候,社区居委会及时介入,法院着手操作让吴先生成为监护人,但非常繁琐。最后,好不容易才让吴先生成为她的监护人,事情这才出现转机,否则这事只所就这么僵上了……
看了蒋女士的遭遇,着实让人唏嘘不已。她的经历,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生活中的无奈,照出了制度性的空白。
显然,当一个人孤苦无依,如果发生了不可预见的事故,我们的制度该怎么应对和解决,似乎根本无人想起。
在传统的大家庭里,这样的问题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但现代社会,丁克家庭、不婚不育者越来越多,据报道,第一批丁克家庭已年逾六十,这样的问题马上就会出来。随着独居者越来越多,断亲者越来越多,一旦这些人突发疾病、生命垂危,需要签字、需要取钱,谁来代表他们?我们的社会做好了准备吗?

所以,我觉得,一个人还是要结婚,还是要有家庭,还是要有亲人,这个问题,残酷又现实,想逃避都逃避不了。
也正因为此,作为过来人,我劝那些年轻人,别想着现在好玩,一个人无拘无束的,一人吃饱饭,全家不饿。
但当你老了,孤苦无依时,你就会后悔的,有个三病两痛,谁来照顾你?你动都没法动时,谁为你跑前跑后,谁为你签字缴费?估计到那时,连后悔药都没得吃,你就孤独终老吧,但你这辈子真值吗?
刚刚,我写了一个微头条,权且当作结尾吧,希望能够引起一些警醒:
有一天,我问我妈:“这辈子不结婚行不行?”我妈没急,平静地说:“年轻时,独自看外面烟花四起,街坊饭菜飘香,别人家其乐融融,你一人孤独终老……到老了,你孑然一身,无处安身,你能做到不后悔、忍住不哭就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