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神演义》里,哪吒这个角色可谓是家喻户晓,而他闯下大祸后阐教的反应,充分暴露了阐教的双标与护短。
七岁的哪吒在九湾河洗澡,只是简单地摆动了一下混天绫,就搅得龙宫不得安宁,还打死了前来查看的巡海夜叉李艮 。这李艮虽然官职不高,但也是恪尽职守,却无端丢了性命。可哪吒没有丝毫愧疚,紧接着又与敖丙起了冲突,不仅打死敖丙,还抽了他的龙筋,这行为实在是过于顽劣。
可他的师父太乙真人是怎么做的呢?
不仅没有对哪吒的行为进行任何责罚,还送给他隐身符,让他去痛殴东海龙王敖光。面对敖光的质问,太乙真人更是大言不惭地表示 “便是龙子也无妨,打死了又作甚么紧!”
这就好像在说,我家孩子杀人放火那都是小事,我这个当师父的完全能兜着
石矶娘娘的两个徒弟,碧云童子被哪吒射出的震天箭误杀,彩云童子在找哪吒理论时也被打伤,石矶娘娘上门讨个说法,太乙真人却二话不说祭出九龙神火罩,将石矶娘娘活活烧死。
他还口口声声说这是 “天数如此”,把一切过错都推给虚无缥缈的 “天数”,自己则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石矶娘娘赶尽杀绝,这种蛮不讲理的行径,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截教的赵公明,在捉住黄龙真人后,并没有痛下杀手,只是将其活捉;
三霄娘娘在与阐教的争斗中,擒住了十二金仙,也只是将他们关押起来,并没有取其性命,从这些行为可以看出,截教在对待敌人时,还是留了几分余地的。
但阐教的做法就截然不同了。元始天尊作为阐教的掌教,竟然亲自出手,将琼霄、碧霄碾死,手段极其残忍。
燃灯道人在得到赵公明的定海珠后,赵公明索要时,他却耍赖说 “此珠乃佛门之宝,今日幸得,犹如拾芥。吾为道友,不得护持;物既取来,理宜归我。” 意思就是这宝贝到我手里了,就别想要回去,这种强占他人宝物的行为,简直就是强盗行径。
对待自己人,哪怕犯下再大的错,阐教也会百般维护;对待敌人,哪怕只是些小摩擦,也要赶尽杀绝,这种毫无底线的双标,怎么能不让人反感呢?
阐教一直以 “正统” 自居,自认为是鸿钧老祖亲传的正宗道统,视截教为 “旁门左道”。
这种所谓的 “正统” 观念,让他们变得无比傲慢和贪婪,但凡遇到强力法宝或人才,就想尽办法抢夺或拉拢。
余元的化血神刀,是他的师父苦心炼制的法宝,威力巨大无比。只要被这把刀划伤,血液就会瞬间凝固,全身化为血水,连哪吒这样的莲花化身都难以抵挡。阐教为了得到这把刀,可谓是费尽心机。先是派杨戬前去试探,杨戬凭借着八九玄功,巧妙地骗取了余元的信任,得到了解药。之后,惧留孙又用捆仙绳将余元擒获,试图从他手中夺走化血神刀 。
罗宣的火焰旗,也是一件威力惊人的法宝,能召唤出漫天火焰,所到之处,片甲不留。
燃灯道人得知后,便设计让龙吉公主出面,以 “顺应天命” 为由,将火焰旗夺走。罗宣虽然心有不甘,但在阐教的强大压力下,也只能无奈屈服。
除了抢夺法宝,阐教还对截教的人才下手。洪锦本是截教弟子,精通旗门遁等法术,实力不凡。
阐教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便以 “顺应天命” 为由,将他拉拢到自己这边。龙吉公主本是天庭的公主,因犯错被贬下凡,与洪锦结为夫妻后,也被阐教收入麾下。对于那些不愿意归顺的截教弟子,阐教则会毫不留情地将其除掉。这种以 “正统” 之名行掠夺之实的行为,让阐教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 。
在封神世界的战场上,阐教的 “群殴战术” 可谓是屡见不鲜,让人不禁怀疑他们到底有没有单打独斗的勇气。
对战羽翼仙时,那场面简直就是一场混乱的围殴。
雷震子凭借着背后的双翅,在空中居高临下地攻击羽翼仙的上三路;哪吒、杨戬、黄天化则在中路与羽翼仙展开激烈交锋,哪吒时不时祭起乾坤圈,试图给羽翼仙来个出其不意;杨戬更是放出哮天犬,那锋利的牙齿和敏捷的速度,让羽翼仙防不胜防;土行孙则利用自己擅长地行术的优势,在地下穿梭,攻击羽翼仙的下三路。这五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将羽翼仙团团围住,就像一群饿狼围攻一只猛虎 。
面对罗宣时,阐教众人同样没有丝毫犹豫,直接一拥而上。
姜子牙作为主帅,亲自带领雷震子、杨戬、黄天化、土行孙这五员大将,从四面八方围攻罗宣。
罗宣虽然神通广大,拥有三头六臂,手中还拿着照天印、五龙轮、万鸦壶等法宝,但在阐教众人的围攻下,也渐渐有些招架不住。他愤怒地摇动着自己的二百六十骨节,试图展现出更强大的实力,但无奈敌人实在太多,他只能勉强抵挡,最终还是败下阵来 。
而在面对三霄娘娘的九曲黄河阵时,阐教的做法更是让人不齿。
十二金仙贸然闯阵,结果被三霄娘娘轻松擒获,削去了顶上三花,闭了泥丸宫,失去了千年修为,沦为了肉体凡胎。
此时,阐教的高层们并没有想着如何凭借自己的实力去破阵,而是直接请出了老子、元始天尊两位圣人。这两位圣人一出手,那威力简直就是 “降维打击”,三霄娘娘再厉害,在圣人面前也如同蝼蚁一般,毫无还手之力。
这种以大欺小、以多胜少的行为,已经成为了阐教的常规操作,让人对他们的 “正义” 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
阐教一直以 “正统” 自居,自认为是鸿钧老祖亲传的正宗道统,拥有着无比高贵的身份和强大的实力。然而,在与截教的多次交锋中,他们却屡屡暴露出自己的实力短板,不得不依靠各种不正当手段来取胜,这也让他们的 “正统” 光环逐渐变得黯淡无光 。
十二金仙作为阐教的核心弟子,本应是实力的象征,但他们在面对截教弟子时,却多次被吊打。
赵公明手持缚龙索和定海珠,在西岐战场上大杀四方,十二金仙被他打得落花流水,毫无招架之力。
黄龙真人更是直接被赵公明活捉,成为了阶下囚,这让阐教的颜面扫地。
三霄娘娘的混元金斗和金蛟剪,同样让十二金仙闻风丧胆。
在九曲黄河阵中,十二金仙被三霄娘娘轻松擒获,千年修为被削去,沦为了凡人。
这些惨败的经历,让十二金仙的实力受到了严重的质疑,也让阐教意识到,他们所谓的 “正统” 并不能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实力优势 。
在这种实力焦虑的驱使下,阐教开始采取各种极端手段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他们频繁地使用围攻战术,试图通过人数上的优势来压制截教弟子;
他们还经常偷袭敌人,趁其不备发动攻击,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当遇到实力强大的对手时,他们就会请出长辈助阵,借助长辈的实力来战胜敌人。
这些做法虽然让阐教在一些战斗中取得了胜利,但却让他们失去了读者的尊重和敬意。
因为在人们的心中,真正的强者应该是光明磊落、凭借自己的实力去战胜对手的,而不是靠这些不正当手段来取胜。阐教的这些行为,无疑是在告诉世人,他们虽然拥有着 “正统” 的名号,但在实力上却并不如截教,他们的 “名门” 光环下,隐藏着的是深深的实力空虚 。
在《封神演义》构建的宏大神话世界里,截教与阐教的教义理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种对比也成为了读者评判两教的重要依据。
截教教主通天教主秉持 “有教无类” 的理念,他认为,世间万物,无论出身贵贱,是飞禽走兽、花草树木,还是人类凡夫,只要有心向道,都有资格踏上修行之路 。
在他的观念里,修行的大门应该向所有生灵敞开,不应该因为出身的差异而被拒之门外。因此,他广收门徒,门下弟子众多,万仙来朝,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他的弟子中,有像龟灵圣母这样的龟仙,还有乌云仙这样的金须鳌鱼精,他们虽然出身妖族,但在通天教主的教导下,都获得了强大的法力和修行的机会 。
阐教则截然不同,他们奉行 “精英主义”,将万物分三六九等,极度看重弟子的出身和根骨。在阐教看来,只有出身尊贵、根骨极佳的人,才有资格成为他们的弟子,接受他们的教诲。这种等级观念使得阐教的弟子数量相对较少,显得有些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在他们眼中,像截教那样不分出身地收徒,是违背天道正统的行为,是对修行界的亵渎。这种 “根骨定优劣” 的观念,与现代社会所倡导的 “平等包容” 价值观背道而驰,让人感到十分反感 。
除了教义理念上的差异,截教和阐教在对待同门和他人的态度上,也有着天壤之别。截教弟子之间,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他们相互扶持,为同门报仇、为师父扛事,不惜牺牲自己。
赵公明被陆压道人用钉头七箭书暗害后,他的妹妹三霄娘娘悲痛欲绝,为了给兄长报仇,她们毅然决然地摆下九曲黄河阵,与阐教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
在这场大战中,三霄娘娘展现出了无比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她们不畏强敌,不惧艰险,只为了给兄长讨回一个公道 。
反观阐教,虽然表面上满口 “天命”,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但实际上却冷漠功利。
在他们眼中,“天命” 高于一切,为了实现所谓的 “天命”,可以不择手段,牺牲任何人。
在十绝阵中,燃灯道人不顾方弼、方相、韩毒龙、薛恶虎、曹宝等人的生死,将他们当作炮灰,派去探阵,任由他们在阵中丧生。
这种冷漠无情的行为,让人寒心,也让阐教在读者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