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2025 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第二届北京数字人才发展大会在京召开

【产学研视点】2025 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第二届北京数字人才发展大会在京召开 数智赋能绘就人才培养新蓝图近日,为期两天的2

【产学研视点】2025 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第二届北京数字人才发展大会在京召开 数智赋能绘就人才培养新蓝图

近日,为期两天的2025 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第二届北京数字人才发展大会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会议中心举办。大会以 “产业为根・数智赋能・融合共生” 为主题,汇聚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共绘数字人才发展蓝图。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水利工程技术分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工程建设专委会副主任、中国电子企业协会标准与技术成果转化工委副会长、产学研视点王建省教授出席会议。

主会场:数智领航 王春婵主持 精英共话数字教育未来

大会主会场以 “数智领航” 为核心定位,由王春婵担任主持人。

现场汇聚政府、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各界精英,围绕数字经济下的教育变革、人才培养关键议题展开高端对话。参会者聚焦数字人才供需匹配、教育模式创新等核心问题,交换实践经验,凝聚发展共识,为教育创新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领导致辞:市区人社部门领导站台 锚定数字人才发展方向

大会开幕式环节,海淀区相关领导、北京市相关领导、人社部相关领导先后致辞。

领导们肯定数字人才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作用,强调北京作为数字经济高地,需在人才培育上走在前列。同时结合区域发展实际,提出要打通政策、产业、教育协同链路,为数字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为后续大会各项议程定调方向。

院士报告:沈昌祥院士划重点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需依规推进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在大会作主题报告,聚焦网络空间安全领域人才培养。

沈昌祥院士指出,网络空间安全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要求、国家战略、行业制度。他建议加快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确保培养出的人才既懂技术又守规范,为网络空间安全筑牢人才防线。

成果发布:北京三大数字人才成果落地 专项赛获奖名单同步揭晓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领导现场发布三项数字人才培育重要成果,引发广泛关注。

三项成果分别为:一是《北京市数字人才培育研究报告》,系统分析北京数字人才现状与需求;二是北京市数字人才培育典型案例,梳理各区、各单位优秀实践经验;三是北京市首届数字人才专项赛获奖名单,表彰在数字技术应用、创新实践中表现突出的个人与团队。成果发布为北京数字人才培育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样本。

两大关键动作:数智人才培育计划发起 中关村网络与数据安全学院揭牌

大会现场同步推进两项关键举措,夯实数字人才培养基础。

一方面,海淀区数据局、海淀区人才局、海淀区人社局联合高校及驻区企业,共同发起 “数智人才培育计划”。计划旨在整合高校教育资源与企业产业资源,建立 “校企协同育人” 机制,打通人才培养与就业上岗的 “最后一公里”。

另一方面,北京市海淀区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海淀区数据局联合为 “中关村网络与数据安全学院” 揭牌。学院的成立填补了北京网络与数据安全领域专业化人才培养实体平台空白,将成为该领域人才培育的核心载体。

专家献策:多领域大咖聚焦产业与全球视野 破解数字人才培养难题

多位行业专家在大会分享观点,从不同维度为数字人才培养献策。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平台部副主任、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 (AIA) 数据委员会主任李荪:聚焦 “人工智能 +” 背景下的数据产业人才培养,强调需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强化数据思维与技术应用能力训练。

中关村 “一带一路” 产业促进会理事长张晓东:提出 “共筑丝路数字人才生态” 理念,建议立足全球视角,加强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数字人才交流合作,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人才。

清华大学教育学院长聘教授、人工智能教育研究所所长韩锡斌:建议面向教育强国建设目标,纵深推进职业教育数智化,优化课程设置,引入 AI 教学工具,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双国家超算无锡中心主任助理洪源:主张以超算技术为引擎,推动人工智能产教融合落地。他提出超算平台可向高校、企业开放资源,为学生提供真实场景下的技术实践机会,破解产教融合 “落地难” 问题。

会议期间,王建省教授与出席来宾、参展厂商深入交流,探讨数字人才培育实践路径。

分会场:两天会议覆盖多维度 精准对接不同领域需求

大会为期两天,除主会场外,还设立多个分会场,覆盖数字人才培养全领域。

分会场主题包括现代职业教育新双高高质量发展、AI 驱动下的产教创新生态、AI+人才发展、全龄段升学规划新生态发布、AI+教育创新实践、中关村产教融合大讲堂、职业教育与人才发展数智化新生态等。各分会场针对不同领域痛点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形成一批可落地的共识与方案。

此次大会既是北京数字人才培育成果的集中展示,是未来发展路径的明确规划。通过政企校研协同发力,大会进一步打通数字人才培养 “产、学、研、用” 链路,为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提供人才支撑,为全球数字人才发展贡献 “北京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