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海军前参谋长最近放了个大招,声称他们的"国产"航母已经领先世界十年,能在太平洋横扫一切,连美国都不在话下。等等,这自信是哪来的?一个二手改造的航母,真有这么神?
说实话,每次看到印度国防方面的新闻,我都忍不住想笑。南亚次大陆的朋友们,似乎活在一个平行宇宙里,尤其是他们的军事幻想,小说作家都不敢这么写。最近翻看《印度防务新闻》,简直被惊掉了下巴。
一个国家的尊严,本该靠自己争取。但印度呢?除了人口数量拿得出手,其他硬实力嘛,说出来都让人尴尬。国防装备基本靠进口,还是万国牌,结果不仅被外国人坑,自己人坑起来更狠。

就说他们引以为傲的航母吧,本质上就是从英国高价买来的二手货。但奇怪的是,只要到了印度手里,任何东西都会自动添加一些新的"特色"bug。买到手后,印度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名,美其名曰"国产"。实际上呢?折腾了23年才勉强服役。而这23年间,他们的操作简直让人目瞪口呆。
1999年买的,原计划2011年服役。结果到了2011年,突然宣布暂停。为啥?舰体就是个空壳,发动机都没装,要是这时候下水,恐怕沉了都捞不上来。又过了两年,发动机装上了,准备下水,结果零件没配齐,又黄了。光是下水这一项,印度就创下了世界纪录。
从刚开始吹牛要服役,就能找出各种故障,这在全球拥有航母的国家中独一份,印度已经领先世界了。2022年终于服役后,瞬间成了印度人的骄傲,莫迪高兴得像个拿到糖果的孩子。街头巷尾到处都是关于"印度制造"航母的吹嘘。但实际上,这个下水的东西,本质上就是个水货。

排水4.5万吨,搭载10架直升机和26架固定翼战斗机。乍一听挺像那么回事,但假设印度装备没问题,真的能吊打美国吗?答案是痴人说梦。就算美国衰退了,也不是这群战五渣能碰瓷的。就拿福特级航母来说,排水量是印度的两倍以上,能搭载75架五代机,出动效率更是印度的三倍以上。
当然,这还是假设印度航母不故障的前提下。但想完成这个前提,难如登天。印度家的水货,防火等级只有标准的43%,着火风险极高。所以服役以来,没少出故障。英国人的航母顶多漏水,印度人却习惯了着火,他们的防火系统基本上就是个摆设。
为了实现所谓的"国产",印度在设备上东拼西凑,这操作太搞笑了,动不动就能整出停电的戏码。燃气轮机、雷达都是从不同国家买来硬拼在一起的,万一某个地方出故障,光是层层审批买零件,就得折腾好几个月。就这还想横扫太平洋?估计半路上就会撞到礁石,直接沉底。

更可笑的是,明明没有像样的舰载机,印度非要吹牛有,把米格-29当成万能的,结果每次起飞都冒着坠机的风险。至于他们的飞行员,更是让人"羡慕"的天才,就算飞机本身没事,他们也能给你表演个扎地底。
到这里,我们大概了解了印度的真实水平。那么,印度成为全球笑柄,真的只是因为实力不济吗?
坦白讲,纯粹是他们自己把自己变成了小丑。被英国人折磨了那么久,印度很多地方都习惯性地"英化"了,哪怕是国防领域,也能搞出一条"产业链"。

举个例子,不说航母了,就算一辆坦克坏了个零件,最后都能演变成整辆坦克报废。为什么?因为零件自己造不出来,只能进口,还得专门找买家。价格可能不贵,但审批极其麻烦,盖十几个章是常事。等几个月后零件到了,坦克早就报废了,只能埋了。
效率低,只是为了给某些人提供分赃的时间。一个小零件都这样,何况那么大的二手水货。23年才下水,你能想象那些人吃了多少红利?
印度特色的偷工减料也是一绝,钢材不够就直接上次品,就算是航母也不例外。更过分的是,国防部门和利益集团一起贪。二手航母本身确实有问题,但他们会故意放大问题,称有技术缺陷,然后申请更多经费,还专门搞了个"顾问"环节,把一部分经费转给这些"顾问"。

至于美国,虽然天天被印度"超越",却一直抱着哄孩子的态度,甚至把他们"举高高"。美国媒体撒起谎来,连取材都懒得做,直接编。比如他们编造说印度只需要40天就能列装一艘"国产"舰艇。不是吧,美国,你们这么编,印度人真的信吗?答案是肯定的,油管五常的信心,早已超越全世界。
一边是自家内部疯狂捞黑心钱,一边又是超级大国的捧杀,难怪印度会这么膨胀。但是,光有自信就能当大国吗?
更离谱的是,印度还想制造第二艘航母,估计到时候又要去买英国的次品货了。结局不难猜,不是着火就是漏水。核武好歹能埋地里当个地雷,航母只能给世界表演乐子。

工业基础没有,也不愿意发展;农业是有,但分配混乱,导致那么多人吃不饱饭;服务业是发达的,但穷人消费不起。但印度就是喜欢打肿脸充胖子,他们成为国际笑柄,完全是自找的。
同样是二战后独立的国家,拥有这么多人力资源,又没有被西方国家破坏,谁能混成印度这样?
如果继续一条路走到黑,印度只会陷在恶性循环中出不来。当然,作为旁观者,我们必须尊重他们的选择,否则,生活就会少很多乐趣,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