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再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特朗普胡诌:有学生2+2都不会

5月2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的一纸声明,将哈佛大学推向了国际舆论的风暴眼——这所拥有近400年历史的顶尖学府被撤销了“学生

5月2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的一纸声明,将哈佛大学推向了国际舆论的风暴眼——这所拥有近400年历史的顶尖学府被撤销了“学生与交流访问者项目”(SEVP)资质,导致其无法继续招收国际学生,且现有6800名外籍学生必须在72小时内转学或离境,否则将失去合法身份。

面对这一“史无前例”的行政令,哈佛大学于次日发起反击,向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特朗普政府的行为“违宪且充满政治报复性”。

这场看似针对高校的“学术制裁”,实则是美国政治权力与学术自由激烈博弈的缩影,更折射出国际教育体系在极端政治化环境下的脆弱性。

——【·一场蓄谋已久的“学术战争”·】——

特朗普政府对哈佛大学的打压并非突然之举,自2025年1月上任以来,白宫便以“打击校园反犹主义”为名,要求多所顶尖高校调整管理政策,包括改革招生制度、取消多元化项目(DEI)、提交外国学生活动记录等。

哈佛大学因强硬拒绝配合,成为重点打击对象。今年4月,美国政府冻结了哈佛22亿美元的联邦拨款,并威胁取消其免税资格,试图通过经济施压迫使校方妥协。

真正引发轩然大波的是5月22日的SEVP认证撤销令。

根据该政策,哈佛大学不仅被禁止在2025-2026学年招收国际新生,现有非应届国际生若未在8月31日前转学至其他认证机构,将面临签证失效甚至遣返。

国土安全部部长克里斯蒂·诺姆声称,此举是对哈佛“纵容反犹暴力”“与外国势力勾结”的惩罚,并警告其他高校“引以为戒”。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指控始终缺乏具体证据支持,哈佛校方直斥其为“政治恐吓”。

目前哈弗的在校生中,国际学生占哈佛学生总数的27%,每年为学校贡献超3.8亿美元学费,并支撑着波士顿地区近4000个就业岗位。

特朗普政府瞄准这一“命脉”,显然意图通过切断财政来源迫使哈佛屈服。

而哈佛高达532亿美元的捐赠基金虽能短期缓冲经济冲击,但其全球声誉和科研能力或将遭受长期损害——40%的实验室研究人员为国际学生,尤其在人工智能、生物医学等领域,人才断层可能直接导致研究项目停滞。

——【·“违宪报复”还是“国家安全”·】——

面对行政令,哈佛大学迅速发起法律反击。5月23日,该校向波士顿联邦法院提交诉状,指控特朗普政府的行为违反《第一修正案》,构成“对学术自由的违宪干预”。

诉状强调,政府要求哈佛提交外国学生抗议活动记录、改革招生政策等指令,本质是“将高校变为政治工具”,而SEVP认证的撤销则是“对不服从者的报复”。

司法博弈的焦点在于行政权力的边界,法律专家指出,SEVP认证通常仅因学校未履行报告义务或教学资质缺失而被取消,而哈佛显然不符合这些条件。

前参议院司法委员会顾问埃利奥特·威廉姆斯直言:“政府滥用行政程序,试图绕过法律约束实现对高校的控制”。

加州联邦法官虽已暂缓执行针对在读生的驱逐令,但案件最终走向仍存变数。

特朗普的“荒诞逻辑”则让争议进一步升级,在福克斯新闻的采访中,他声称“哈佛连2+2都不会教”,并指责国际学生“威胁美国价值观”。

这种缺乏事实依据的言论,被学术界批评为“将教育问题民粹化”。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诺姆·乔姆斯基评论道:“当政治权力开始定义‘知识’的边界,这个国家的学术灯塔便已摇摇欲坠。”

——【·国际教育的“多米诺效应”·】——

哈佛事件的影响早已超越校园围墙,6800名国际学生中,中国学生达1365人,多数集中在人工智能、金融等前沿领域。

他们面临的不仅是学业中断的风险,更包括签证失效、研究项目夭折等连锁危机。

一名中国博士生在社交媒体写道:“我的实验已进行到关键阶段,转学意味着三年努力付诸东流。”

这种个体困境背后,是美国高等教育全球吸引力的坍塌——2024年,国际学生为美国经济贡献了410亿美元,而政策的不确定性正促使更多人转向加拿大、英国等替代目的地。

更深层的冲击在于学术与政治的界限重构,哥伦比亚大学此前因妥协政府要求,被迫改革中东研究项目并扩大校园警察权,而哈佛的抵抗则成为学术自治的“试金石”。

如果今天哈佛选择了让步,那明天所有高校都将可能沦为政治附庸。

这种对抗背后,是自由派精英与保守民粹的意识形态对决——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压制高校“觉醒文化”,巩固反移民、反全球化的选民基本盘。

全球教育格局的重塑亦悄然加速。欧盟近期宣布将增加20%的国际奖学金名额,加拿大则简化了学签流程,意图承接从美国流失的人才。

现如今,中国高校的全球排名持续上升,2025年QS榜单中,清华大学首次跻身世界前五。

一名留学坦言:“过去学生追求‘美国梦’,现在他们更关注‘哪里更安全’。”

——【·结语·】——

哈佛与特朗普政府的对决,本质上是一场关于“知识权力”的战争。行政令的短期效应或许是数千学生的命运转折,但其长期影响可能重塑全球学术生态。

历史证明,将教育工具化终将削弱国家的创新根基——20世纪50年代麦卡锡主义对高校的清洗,曾导致美国科技人才十年断层;而今,类似的剧情恐将重演。

当一个国家开始驱逐追求真理的人,它离驱逐自己的未来也就不远了。

在这场风暴中,哈佛不仅是被告,更是原告;不仅是受害者,更是捍卫者。

其诉讼结果,或将决定美国高等教育是重拾独立精神,还是彻底沦为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信息来源:

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美国联邦法官发出临时限制令——观察者网2025-05-24 09:4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