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一附小、三附小,为何学区房都腰斩?

中招结束了,福州楼市话题也不多,金地哥发了它的代表作保利香槟国际,其中的小户型对比高峰期腰斩了,为了水一下,拉了beik

中招结束了,福州楼市话题也不多,金地哥发了它的代表作保利香槟国际,其中的小户型对比高峰期腰斩了,为了水一下,拉了beike的成交数据,看看哪些腰斩项目,突然发现腰斩项目里面,有个小户型的楼盘颇为突出,下面聊聊。

保利香槟

最近成交一套,中层的45平,单价1.55W,总价70W,对比高峰期的2021年底,高层精装成交单价3.38W,总价152W。

不考虑装修差异等,价格跌了1.83W,跌了54%,这不已经不是腰斩了。

4年时间,跌了一半还多。

这个东二环的流量密码,看租房平台,也有2200左右一个月的租金,租金年利率也达到3.7%。

为什么项目会大幅暴跌?

简单分析,首先是整个泰禾商圈次新都在跌,只能说当初破4W的价格实在过于虚高,其次项目作为超级大盘,下跌也是周边最狠的,不局限于小户型。

至于小户型跌最凶,大概率和租房市场、市场情况以及项目的划片也有一些关系。

这几年福州的市场,小户型一直就不受青睐,不管是主打出租的SOHO还是这种类住宅产品,都卖不上价。

即便价格持续走低,但是后续的租房市场,公租房还在推进,还有大量安商房在租房市场供应。

当然也与市场周期有关,没了上涨的动力,买这种房子的客户也就越来越少。

非自住的项目,也就意味着是投资,这种市场下,投资买房,大概率也会被人觉得有点问题。

对于保利香槟还有一点,就是项目也是被限制了提前三年落户,虽然项目对口的榕博小+晋三中,这两年的中考数据,已经被市场无情的打脸,加上现在新盘的学区属性更明显,当初这个被吹成溢价的伪学区,如今也没人再提了。

只不过大量入读人口导致提前三年限制,最终让小户型的流动性又失去了一波客户。

综上来说,保利香槟的小户型,说白了还是流动性越来越少导致。

学区房

顺着保利香槟的提前三年政策,就延伸到了类似的学区房小户型,有两个典型案例。

首先就是金山的三附小,在金山小多年提前3年的背景下,这里的小户型也是被炒的很高,最终也被限制。

其中的代表项目就是大景城。

这个项目依靠小户型的优势,高峰期的成交高达4W,如今成交在2.2W左右,虽然还不到腰斩,但是已经是接近。

至于为何?

对口的三附小,2024年1月29日后被限制需要提前落户3年。

对于这种纯卖划片溢价的小破房,瞬间失去了流动性,此外项目地处金山大道南侧,紧贴着在建的高架,这意味着项目后续的噪音巨大。

可以说屋漏偏逢连夜雨,双重打击下,这个当初的高价学区房如今也是腰斩的局面。

除了这个项目外,还有一个,即位于旧师大学生街附近的七街十二府。

项目依靠划片施程小对口福州外国语学校,还有额外机会摇号十六中。

虽然谈不上很纯粹的学区房,但是项目在学区房高峰期,由于价格也低于那些所谓的学区房,依靠初中的划片和摇号优势,也能受到一些青睐,小户型成交在2.6-2.8W。

对比目前成交单价来到1.55W,价格也接近腰斩。

对于项目而言,同样也是被三年落户限制影响,施程小2024年3月29日后,也需要提前落户3年。

这也让这个小户型的流动性逐渐散失,加上施程小同划片的是仓小,仓小也是老仓山的代表之一。

这意味着,不管是否去摇号十六中,与麦顶小竞争,施程小在最终中考的时候,定向生政策面前,对手不是麦顶就是仓小,这种局面小,很容易被榨干名额。

综上,以前的小户型最大的溢价就是学区,特别是那些划片不错的,溢价更高,只不过当市场小户型的客户本就少后,一旦被限制了3年落户,流动性进一步减弱,那意味着房价也将不保。

学区房

聊了施程小会被同初中的强小抢名额后,在鼓楼有一个学校,它的搭配非常有优势,即一附小,它划片11中,搭配的另外两个小学是华侨小和花园小。

华侨小和花园小在鼓楼的随迁选择里面,名额不少,也是不少随迁的选择主力。

以2025年为例,两所小学,合计181个名额,从申请人数来看远超余额,意味着181个名额全部使用完。

这时候的一附小,就意味着依靠自身的优势后,还能去争夺这两个小学的定向生名额。

这么好的背景下,一附小划片的楼盘,有个典型案例,即金禧名门。

项目今年上半年成绩中层精装,2.37W,总价127W。

对比2022年,中层精装,4.58W,总价252W。

这个划片一附小的小户型,也是接近腰斩。

对于项目而言,省立医院对面,福州一环内,区位没得说,对于项目自身而言,仅一栋楼的住宅,社区体验是0,楼下底商,这里大概率出租的不少,特别在医院附近,更是有潜在客户。

回到十一中升学率来说,以前鼓楼中部,即十一中、十八中,十八中关注度较高,因为达明小随迁升学率下滑不少。

按照老黑的数据统计,十八中今年升学率回升了不少,今年直接超越了杨桥金山中等。

作为对比,十一中的数据老九所仅16%,已经和格致保福、屏北这些差不多。

对于一附小,按照网络汇总老黑的数据截图来看:

一附小的老九所升学率是25.3%,一三附11.6%,虽然远高于十一中的数据,但是在小学的比拼里面,也谈不上多出色。

就上述的施程小也有老九所22.5%,一三附7%。

其中老九所数据,远低于非头部的茶园山小,台三小等。

只能说在吸收了另外两所的定向红利名额下,这种不算出色的升学率,也只能说明一附小在数据上,并没有值多少溢价。

升学率

既然有了这个截图,其实也能看到一些差异,比如现在被讨论最凶的怡山小,因为华润中寰悦府的划片存在。

杨桥中今年数据是下滑的,一三附8.7%,老九所21.4%,持平金山中、桔四等。

从分解小学数据来看,茶园山+鼓三小。

茶园山:一三附11.3%,老九所28.0%

鼓三小:一三附5.6%,老九所13.1%

这个数据的差异还是非常大,本就不算非常出色的升学数据,还是强弱搭配,最终弱小实际数据也就是福州目前中间偏下的水平。

这时候回到怡山小,预计后续就会进入中考,届时能否顶住茶园山的虹吸,以及初中的下滑。

只能说怡山小,最终是第二个鼓三小,还是第二个茶园山小?

只能说在定向生政策持续加剧的背景下,学区房这个属性,也在被重新定义。

今年最明显的走势,就是中间段的学校越来越多。

大家可以发现,以前那些所谓的垃圾校,目前的一三附、老九所,也能靠着定向生+部分重点班专门培养等,造就升学率来到15-20%。

当初的分化数据,如今最强的私立头部现代中学,一三附20%,老九所41.8%。

对比5年前的福州,排名第一的私立华伦,一三附66%,老八所93%。

扣除私立后,公立校里面扣除延安、屏东、十九、十六等。

以杨桥中为例,也就18.8%的老八所,大部分公立校都低于10%。

这就是定向生政策的杀伤力,5年时间,削峰填谷,面对目前的情况,很明显头部的学校开始寄望于特招。

几个初中也搞出了它们的特色班,主打就是走特招,以此拉高升学率。

当然还有被人质疑的个别初中在自身的高中特招上,录入名额特别突出,是否存在特殊照顾。

这也就是目前定向生政策打压下,唯一的漏洞,后续如果这个也被补上,那意味着头部还要下降。

最后再聊一个,即同样主打划片的格鼓,其中的鼓山新区小学,这个学校的私立摇号参与率,堪称福州之最。

不过从老黑的数据来看,除了被台江华伦录取的升学率较高外,剩余的晋安华伦等,反而最终升学率还不如格鼓就读。

这也是个有意思的话题。

在定向生面前,去摇号所谓的高升学率学校,是否意味着是好的选择?

就如同时代转公后,师大附中初中部,把多出来的名额面向仓山摇号,吸引了不少水都的生源。

只不过在师大附小的挤压下,这些看上去运气很好摇中,然后还要长距离接送的学生,最终反而并没有因此得利。

这就是目前的学区风向,中间段的学校,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可能比那些非顶级头部来的性价比更高。

对于市场,学区房的属性注定了它会持续走低,特别如今很多所谓的划片,也没了房价保护,一旦没有了优质家庭的财力做保障,这些升学率到底多少也是个谜。

对于购房者,学区有终究是好,只不过这个市场下,好的前提是不要有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