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大同古城:一座“活”着的北方锁钥,一份“古今交织”的穿越指南

四月的风掠过大同古城的青砖黛瓦,城楼上的铜铃叮当作响,护城河泛起粼粼波光。这座曾被称为“北方锁钥”的千年古城,历经北魏都

四月的风掠过大同古城的青砖黛瓦,城楼上的铜铃叮当作响,护城河泛起粼粼波光。这座曾被称为“北方锁钥”的千年古城,历经北魏都城、辽金陪都、明清重镇的沧桑,如今以“修旧如旧”的姿态重生——城墙完整闭合,古街烟火升腾,非遗工坊里锤声阵阵,老字号饭庄飘出刀削面的香气。作为国家4A级景区、中国十大古都之一,大同古城不仅是历史的“标本”,更是“活”着的文化容器。

近日,记者联合大同市古城保护发展中心、文保专家及本地居民,从历史脉络到生活场景,为您解锁这座“可触摸的千年古城”。

导语:大同古城,被时光厚待的“北方明珠”

“大同古城的价值,在于它‘三位一体’的完整性。”大同市古城保护发展中心主任李刚介绍,现存古城墙为明洪武五年(1372年)扩建,周长7.24公里,城墙高14米,保留了瓮城、月城、护城河等完整的防御体系;城内以四牌楼为中心,形成“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绵绵巷”的棋盘格局,保存了华严寺、善化寺、法华寺等20余处国保单位;更珍贵的是,古城内仍有3万余原住民生活,灶台上的烟火、胡同里的乡音,让千年古城“活”出了当代温度。

从“煤都”到“古城”,大同用20年修复与保护,让这座“被煤炭遮蔽的宝藏”重新绽放光芒。

第一幕:核心看点——从城墙到古刹,解码“北魏遗韵·辽金风华”

大同古城的魅力,在于它“一层土、一层史”的叠加感。记者实测梳理出四大必打卡:

看点1:古城墙——触摸“明代军事堡垒”的温度

大同城墙是全国唯一一座“砖包土”结构的明代古城墙,记者沿南城墙步行,触摸到了历史的层层印记:

城砖铭文:部分城砖刻有“洪武五年”“大同府造”等字样,是研究明代砖窑制度与军事工程的实物;

瓮城与箭楼:东、南、西、北四门均设瓮城,其中南瓮城保留了清代“悬楼”(用于瞭望的小型楼阁),站在箭楼平台,可俯瞰护城河与古城街巷的全景;

夜游城墙:每晚19:30-21:30,城墙灯光秀开启,投影讲述“北魏建都”“明军守城”等历史故事,配合古筝演奏,古今交融的浪漫感拉满。

看点2:华严寺——辽金佛教艺术的“活化石”

作为辽金时期西京(大同)的皇家寺院,华严寺是古城宗教文化的巅峰代表:

大雄宝殿(金代):现存最大的辽金单檐庑殿顶建筑,殿顶鸱吻高4.5米,为现存古建筑中最大琉璃吻兽,殿内“五方佛”壁画(元代绘制)色彩艳丽,讲述“华藏世界”的佛教宇宙观;

薄伽教藏殿(辽代):“东方维纳斯”合掌露齿菩萨像在此静立,衣纹流畅如“曹衣出水”,殿内31座辽代壁藏(藏经柜)雕刻繁复,被称为“海内孤品”;

寺前广场:明代“下马碑”(刻“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与清代“御制华严寺碑”并列,碑文记录着历代帝王对寺院的尊崇。

看点3:四牌楼与鼓楼——古城“时空坐标系”

四牌楼是古城的中心枢纽,四座牌楼分别以“礼、义、仁、智”命名,牌楼下的石狮子、抱鼓石雕刻着“麒麟送子”“松鹤延年”等吉祥图案;鼓楼则是古城的时间刻度——登上二楼,可看到清代“更鼓”(夜间报时工具),楼外悬一口明代大钟,敲击时声震全城。

看点4:九龙壁——“天下第一壁”的皇家气象

位于古城和阳街的九龙壁,比北京故宫九龙壁早300余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前的照壁:

九条巨龙:壁高8米,长45.5米,九条琉璃龙形态各异——正中黄龙威严,两侧雌雄蛟龙翻涌,最惊艳的是“二龙戏珠”部分的蓝色琉璃,历经600年仍鲜艳如初;

壁前古槐:树下立有“九龙壁传说”碑刻,讲述“工匠为救百姓,将龙爪改为蒲扇”的民间故事,赋予冰冷的琉璃温度。

第二幕:深度玩法——从“逛景”到“入戏”,解锁N种沉浸体验

大同古城的精彩,藏在“烟火与仪式”的交织里。记者整理三大深度玩法:

玩法1:穿汉服逛古街,做一日“古城主人”

古城内“青旅+汉服租赁”店铺密集(如“云冈汉服社”),租一套明代马面裙或辽金交领袍,沿着四牌楼、大十字街漫步:

在“大同非遗馆”体验“铜器錾刻”(用小锤敲击铜片,制作钥匙扣或书签);

到“老柴削面”店学抻面(师傅手把手教“三抻四摔”技法,亲手做一碗刀削面);

夜晚去“凤临阁”参加“古城夜宴”,穿汉服坐八仙桌,听大同数来宝(非遗曲艺),吃黄米面炸糕、兔头、羊杂粉。

玩法2:跟“文保志愿者”探秘,听城墙根的故事

古城有支“银发护城队”(平均年龄65岁),每周六上午9:00在城墙小南门集合,义务讲解:

“城墙砖的讲究”:不同位置的城砖尺寸、重量差异(垛口砖更厚,地面砖更耐磨);

“古城的排水智慧”:城墙内侧暗沟、院落地漏构成的“海绵系统”,600年未现内涝;

“老墙根的往事”:分享“城墙下的茶摊”“民国时期的电报局”等口述历史。

玩法3:联动云冈,规划“北魏+明清”文化线

大同古城距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仅10公里,可安排“一日双遗产”之旅:

上午:云冈看“昙曜五窟”(第16-20窟),感受北魏皇家造像的雄浑;

下午:返回古城,在“北朝艺术博物馆”(原大同市博物馆分馆)对比云冈造像与古城出土的北魏瓦当、陶俑;

傍晚:登城墙看日落,远眺武州山(云冈所在),完成“从佛国到人间”的时空穿越。

第三幕:实用贴士——高效打卡与避坑指南开放信息

时间:城墙全天开放(夜游19:30-21:30);华严寺、善化寺8:00-18:00(17:30停止入场);

门票:古城免费;华严寺50元,善化寺40元,九龙壁10元(联票80元更划算);

讲解:景区提供电子导览(20元/台),人工讲解(50元/场,可拼团)。

交通指南

自驾:太原→二广高速→大同(全程约280公里,3.5小时),古城周边有多个停车场(如“古城南停车场”“四牌楼停车场”,收费10元/天);

公共交通:大同南站(高铁站)乘快速公交605路至“古城站”(约40分钟,票价2元);大同云冈机场乘机场大巴至“大同宾馆”站,转乘17路公交至“四牌楼”(约1小时,票价5元)。

吃什么?“大同味道”里的生活哲学

必尝小吃:

刀削面(东方削面、老柴削面):面条棱锋分明,配羊肉臊子或番茄鸡蛋,人均25元;

羊杂粉(龙聚祥烧麦馆):羊杂汤熬煮8小时,粉条吸饱汤汁,配烧麦(羊肉馅),人均35元;

兔头(凤临阁):五香或麻辣口味,肉质软烂,配一瓶“大同黄花白酒”,人均60元。

特色餐厅:“同和居”(百年晋菜馆)推荐“百花烧麦”(虾仁、蟹肉做馅)、“过油肉”,环境古色古香。

避坑提醒

慎购“假古董”:古城内部分摊贩兜售“北魏陶俑”“辽金铜镜”(标价200-500元),实为现代仿品,建议去“大同市博物馆”看真品;

注意防晒:大同日照强,夏季(6-8月)需备防晒帽、墨镜,古城青石板路午后较烫,穿透气鞋;

尊重习俗:寺庙内禁止喧哗、拍照(部分殿堂禁拍),焚香需在指定区域。

结语:大同古城,一座“生长”的历史之城

从城墙根下打太极的老人,到汉服店里试穿新裙的少女;从铜器铺里錾刻花纹的手艺人,到夜市摊前撸串的游客——大同古城的每一条胡同、每一块城砖,都在诉说“活态保护”的意义。

正如文保专家、大同大学教授王丽娟所说:“大同古城不是‘博物馆里的古城’,而是‘住在里面的古城’。它的价值,不仅在于保存了多少古建筑,更在于多少人还愿意在这里生活、相爱、传承。这种‘活着’的状态,才是对历史最好的致敬。”

这个周末,来大同吧!

摸一摸明代的城砖,听一段辽金的佛音,

尝一口热乎的刀削面,等一盏城墙的灯亮起——

你会发现,最动人的历史,不在故纸堆里,而在当下的烟火中、在你与古城的每一次对视里。

(文中图片由大同市古城保护发展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