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艘巨舰承载的不仅是国之重器,更是省份的荣耀与国家的战略布局。
8月1日,南部战区海军部队以多种形式庆祝建军节,海军湖北舰官兵面向军旗庄严宣誓:“我在战位,强军有我,请党和人民放心!”这是中国第四艘075型两栖攻击舰首次公开亮相,舷号“34”。
这标志着湖北省首次拥有了以自己省份命名的海军大型舰艇。
截至目前,中国已有3艘航母和5艘两栖攻击舰获得命名,这些以省级行政区划命名的大型舰艇,不仅是中国海军力量的象征,也成为各地荣耀的象征。
在中国海军的序列中,每艘舰艇自诞生起就有自己独特的编号和舰名。根据《海军舰艇命名条例》,航空母舰、两栖攻击舰这类大型战舰以省级行政区划名命名。
这一规定最早可追溯至1978年颁布的首份《海军舰艇命名条例》,之后经过多次修订和补充。2022年6月,借福建舰下水命名之机,“人民海军”微信号发文披露了现行海军舰艇命名规则的一些细节。
舰名根据舰艇类别采用相应规则选定,且享受“终身制”。舰艇退役后,其舰名、舷号优先用于后续舰艇。这一规定保证了每个省份名称在海军序列中的延续性和唯一性。
除了航母和两栖攻击舰外,其他舰艇也有各自的命名规则:驱逐舰以“大、中城市”命名;护卫舰以“中、小城市”命名;综合补给舰以“湖泊”命名;船坞登陆舰、坦克登陆舰以“山”命名。
舷号是舰艇的身份证。一级舰艇包括航母、两栖攻击舰,通常使用两位数舷号。例如,075型两栖攻击舰的舷号以“3”开头,海南舰(31)、广西舰(32)、安徽舰(33),以及最新亮相的湖北舰(34)。
两栖攻击舰:准航母的实力担当
两栖攻击舰是现代海军中地位仅次于航空母舰的大型战舰。075型两栖攻击舰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首型两栖攻击舰,配备了直通甲板和坞舱,可搭载直升机、两栖气垫登陆艇、两栖战车等两栖作战装备,具备立体登陆作战能力。
075型两栖攻击舰的最大排水量超过4万吨,采用直通甲板设计,极大提高了甲板作业面积,可同时起降多架舰载直升机。其装载舱室可以容纳气垫艇、坦克、装甲车辆等。
从“31”海南舰、“32”广西舰、“33”安徽舰到“34”湖北舰,中国海军两栖作战力量不断加强,立体登陆作战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而最新一代的076型两栖攻击舰更是在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首舰“四川舰”于2024年12月27日下水,舷号为“51”。该舰满载排水量4万余吨,设置双舰岛式上层建筑和全纵通飞行甲板,创新应用了电磁弹射和阻拦技术,可搭载固定翼飞机、直升机、两栖装备等。
军事评论员王世纯表示,076是中国第一艘采用全燃动力的大型平甲板军用船只,也是目前船用动力系统最先进的一艘军用船只。尽管被称为“次等主力”,但076在“祖国统一,大洋决战,海外干涉”三种场景下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中国已有8个省级行政区划名被用于航母和两栖攻击舰命名。
在航母方面,已有三个省份获此殊荣:辽宁舰(首艘航母)、山东舰(首艘国产航母)和福建舰(第三艘航母)。这三艘航母均以沿海省份命名,反映了中国海军向远洋进军的发展方向。
在两栖攻击舰方面,已有五个省份的名称被使用:海南舰(075型首舰,舷号31)、广西舰(075型二号舰,舷号32)、安徽舰(075型三号舰,舷号33)、湖北舰(075型四号舰,舷号34)以及四川舰(076型首舰,舷号51)。
值得注意的是,两栖攻击舰的命名不仅限于沿海省份,如安徽、湖北和四川等内陆省份也获得了命名资格。这体现了国家对这些省份在国防建设中贡献的认可。
每个命名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双拥传统和地域荣誉感。当一艘舰艇以一个省份的名字命名时,往往会进一步加强当地人民与海军的感情联系,促进军民融合。
未来命名猜想:哪些省份希望最大
随着中国航母建设的持续推进,第四艘航母的命名成为热议话题。根据《海军舰艇命名条例》,中国航母是以行政省(区)、直辖市名称来命名的。
目前已命名的前三艘航母分别采用了辽宁、山东、福建三个沿海省份的名称。两栖攻击舰则占用了海南、广西、安徽、湖北等省份名称。
关于第四艘航母的命名,目前有几种猜测。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大省可能性较高。广东省作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拥有显著的经济地位和改革开放的前沿象征意义;江苏省则拥有深厚的军事工业基础;浙江省的宁波港是重要海军基地,战略地位突出。
另一个热门是河北省,它是唯一尚未命名的环渤海沿海省份,靠近首都,命名可能体现对京津冀战略区的重视。
台湾省虽然象征意义极强,但考虑到当前两岸关系的敏感性,官方可能暂缓使用此名称以降低政治风险。
此外,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如北京、上海、天津、香港、澳门)目前用于命名的可能性不大。
军事专家李杰指出:“国产航母命名侧重于沿海省份,山东作为沿海大省有入选资格;其次,中国第一个航母基地在山东,作为国产航母命名‘担当’,山东名正言顺。”这一分析为我们理解命名规律提供了重要参考。
核动力航母可能会倾向选择更具综合象征意义的省份,如广东或江苏。
未来,中国航母与两栖攻击舰的命名名单还将继续延长。每一个新名字的出现,都代表着中国海军远洋能力的又一次飞跃。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大省被业内认为是最有可能获得下一艘航母命名的热门选择。
军事评论员王世纯指出,076两栖攻击舰将成为中国全球海军的“多面手”,满足远洋军事行动的大部分需求。这些巨舰的命名不仅承载着省份的荣耀,更肩负着国家向海图强的重托。
中国舰艇的每一次命名,既是对省份贡献的肯定,也是国家战略布局的体现!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