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山流水
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弹琴,他的琴曲意境深远,常人难以理解,只有钟子期能够欣赏。当伯牙弹琴时,他的意念在高山,钟子期赞叹道:“太好了,山峨峨兮若泰山。”当他的意念在流水时,钟子期又感叹道:“太好了,水洋洋兮若江河。”后来钟子期去世,伯牙失去了知音,于是他放弃了弹琴,终身不再弹奏。从此以后,“高山流水”就成为了寓意知音难觅,同时也可以用来描述美妙的乐曲。
庄周梦蝶
战国时期,哲学家家庄周主张“齐物论”,即认为万物本质上是相同的,人应该摆脱物与我的区分,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庄子》中有一个寓言故事: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翩翩起舞,自由自在。当他醒来后,发现自己仍然是庄周。因此他说:“不知是庄周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变成了庄周。”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比喻人生如梦,难以追寻。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中就使用了这个典故。
倾国倾城
汉武帝时期,协律都尉李延年曾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复倾国,佳人难再得。”武帝听后无限向往,叹息道:“世间真的有这样的人吗?”平阳公主向武帝推荐了李延年的妹妹,称赞她姿容绝代、妙丽善舞。武帝召见后,将其纳入后宫,她就是后来深受宠幸的李夫人。“倾国倾城”这个成语就是用来形容女子容貌绝美、魅力无穷的。在文学作品中引用很多。
凌波微步
曹操的儿子曹植是一位才子,他的《洛神赋》中描写了洛神的美貌和姿态。其中描写洛神步态之美的句子是:“体迅飞鸟,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描述了洛神踏水而行的美丽姿态,水面仿佛留有她的足迹。后来人们用“凌波微步”来形容女子步履轻盈。比如贺铸的《青玉案》中就有这样的诗句:“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这就是用的曹植《洛神赋》中的典故。
破镜重圆
南朝陈代有个徐德言,他的妻子是陈后主的妹妹乐昌公主。因为当时天下大乱,国亡无日。徐德言担心一旦国家灭亡,夫妻失散。于是他把铜镜分为两半,他和妻子各执一半。并约定在正月十五日到市场上卖镜再谋求团聚。不久之后,陈果真被隋所灭。公主被隋朝重臣越国公杨素所得,受到了极高的宠爱。徐德言流落到京城后遇到一个仆人在街头叫卖破镜,正与他藏的半边相吻合。他题诗道:“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公主看到这首诗后悲泣不食。杨素知道情况后大为感动终于让他们夫妇团聚。“破镜重圆”后来就成为了寓意夫妻离散后重新团圆的成语。
咏絮才高
东晋政治家谢安在雪天与家人聚谈时指着外面的飞雪问:“白雪纷纷何所似?”侄子谢朗随口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谢道韫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听后大加赞赏认为侄女的才思不凡。《世说新语·言语》“言语”门刘孝标注引《妇人集》云:“谢季充妻刘氏,字符茂。以艰脑为庶母所诬云以产利婢刘氏有辩识才思。时景献皇后伯南之族有女始出居寿阳遂与刘氏同日而嫁时人为之语曰:‘谢阳刘阳何求郁郁葱葱。’言其俱美也。”这位谢朗是谢安的侄子谢据的儿子。“咏絮才高”是说女子有文才。柳絮随风飞扬像纷飞的白雪用来比喻纷飞的白雪很恰当同时又借用前人诗句将飞扬的柳絮与美丽的雪花相比照十分生动形像地描绘出在雪天大雪纷飞之时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