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土之滨》的玩家太会整活了!
居然自发搞了个 “率土教委”,暑假还真把自己当 “老师”,搞了场 “出题纳新” 活动。本来大伙儿以为进游戏家族,顶多就是报个 ID、跟兄弟伙打两场配合赛,结果点开报名链接一看,好家伙,直接跳出一套 “文化摸底卷”,连选择题都透着股 “不按常理出牌” 的劲儿。
你猜题有多逗?既有“馒头的发明者是谁”这种常识题,也有“别用你的全部身家,跟我们的零花钱比”的爆梗,还有“要跟女朋友冷静2周”的原因分析。玩家在评论区吵着分析 “树林挡月光” 和 “河边消马蹄声”,连没答上来的都笑着说 “唠题比考试有意思”。
当然,也有认真答题的学霸,这认真劲儿堪比古代科举考试!
主要也是因为“率土教委”也没闹着玩,如果考试低于60分,将会“驱除学籍”,永不得加入。
有人可能会说:“玩个游戏而已,至于这么卷吗?” 但你还别不服,这 “出题纳新” 看似闹着玩,其实正好戳中了《率土之滨》玩家的特点 —— 他们早就把 “文化人” 的标签焊在了身上,而且不是偏科的那种,是实打实的文理双全!
先说说理科方面的 “神操作”。
前段时间南京大学有位物理学博士,直接写了篇学术论文指导同盟打比赛!为让纸上的战术理论真正落地,博士还组织了一场答辩会,给同盟全员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战术分享会。
这位博士玩家运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熵增原理”规划州内资源争夺,用“量子纠缠”原理指导跨州作战。把游戏里的资源分配、攻防策略拆解得明明白白。原本大家以为靠经验、靠默契就能赢,结果这位博士用理科思维一梳理,愣是把游戏玩成了 “大型策略实验场”。
网友看完都笑称:“现在玩《率土之滨》,没个博士学位都不敢说自己懂策略了!” 但玩笑归玩笑,这事儿也实实在在证明了,率土玩家的理科实力可不是闹着玩的,连学术方法都能搬进游戏里,这脑瓜子是真灵光。
要是你觉得这只是个别 “学霸玩家” 的操作,那可就错了。率土玩家的文科功底同样惊艳,甚至得到了国家级认可!
早在 2019 年,就有玩家写的游戏檄文、古文史籍、以及诗词歌赋,被收入了国家图书馆!要知道,能进国家图书馆的文字,可不是随便写写的打油诗,那檄文里引经据典、气势磅礴,既有 “犯我疆土者虽远必诛” 的豪情,又有 “合纵连横、谋定天下” 的智慧,把古代檄文的文风拿捏得死死的。
当时这事儿一出来,不少人都惊讶:“原来玩游戏还能玩出‘传世之作’?” 这也让更多人看到,率土玩家不仅会玩策略,还能写出有文化、有深度的好文字,文科实力妥妥在线。
而这一切亮眼的表现,也离不开《率土之滨》和玩家之间的 “双向奔赴”。
例如,游戏专门搞的“原创主题月” 活动,给玩家的文化才华搭起了展示的舞台。不管是写檄文、做攻略,创作画像图,还是用理科知识分析策略,只要有想法、有才华,都能在这里被看见、被认可。玩家愿意花心思把文化和知识融入游戏,《率土之滨》也愿意为玩家的才华提供土壤,这样的良性互动,也让 “率土玩家是文化人” 逐渐成为大众的记忆。
说到底,《率土之滨》的玩家从来不是只会 “打打杀杀” 的游戏迷,而是一群把文理知识玩出花样的文化人。上能写檄文进国图,下能用论文搞策略,连纳新出题都能玩得这么有梗,这样的全能选手,谁看了不说一句 “厉害”?
以后再有人问 “玩《率土之滨》的都是啥人”,别犹豫,直接告诉他:“是文理双全还特会整活的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