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从周礼之乡到哈萨克斯坦 强雪云以画笔谱写中哈友谊

6月22日,由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文化和信息部、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宝鸡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青铜与黄金:文明对话”活动举

6月22日,由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文化和信息部、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宝鸡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青铜与黄金:文明对话”活动举行。中哈两国历史文化学者、文博工作者等,在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共同探讨博物馆跨国合作新路径。此次文明对话,是作为第二届中国——中亚通讯社论坛的系列活动之一,也是“青铜遇见金人”中哈文化交流活动的首场活动。

作为此次活动的重要成果,当日,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计划通过联合策划文化活动、加强资源共享等方式,在文化交流、学术研究、人才培训等方面增进馆际交流,深化文明互鉴。

在中哈双方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上,中国青铜领军画家强雪云的作品《青铜遇见金人--千年丝路印同心•万里文脉共何尊》作为宝鸡市赠与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的礼物,由哈国国家博物馆馆长贝里克·阿布迪加里乌利先生接收。该作品将由哈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仪式现场,哈方代表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馆长贝里克·阿布迪加里乌利,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副馆长杜伊谢诺夫·赛兰·铁米尔加利乌利与中方代表宝鸡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边雅妮,宝鸡市政府副秘书长屈亚奇,宝鸡市文物局局长李晓毅,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段军林,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院长宁亚莹,宝鸡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张建辉,作品作者:中国青铜艺术领军画家强雪云,以及北京大学教授朱凤瀚,北京大学考古学院副教授黎婉欣,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杨坤,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研究员张天宇,新华社陕西分社分党组成员、副社长杨玉玲,新华社陕西分社副总编张京品,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负责人李严东等共同见证了这一文化盛举。

画面中,身着炽红战袍的武士环抱青绿何尊于胸前的动作,成为文化深层交融与相互尊重的无声宣言。不仅是艺术的呈现,更是古丝路交流互鉴精神的生动延续。以对“青铜遇见金人”的历史盛举的记录,寄托着对民心相通、文明共荣、和平永续未来的共同追求。

无独有偶,6月24日,由宝鸡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青铜遇见金人”系列活动之二--文化市集,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MEGA丝路商场举办,近千名当地市民沉浸式体验了中华周文化的魅力。

宝鸡市文物局局长李晓毅深入解读了青铜礼器承载的中华文明精神密码。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段军林详细介绍了宝鸡文旅资源以及非遗美食等。上千名当地群众参与体验了这一活动。

哈萨克斯坦收藏家哈衣尔波拉提在现场了解了宝鸡文化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专门为宝鸡市捐赠了一幅收藏画作-油画《哈萨克斯坦新年》。宝鸡市也向这位国际友人回赠了青铜主题领军艺术家强雪云女士的青铜主题中国画作《和者尊》。当宝鸡市文物局局长李晓毅和作者强雪云一起与哈萨克斯坦收藏家哈衣尔波拉互换作品的时候,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成为中哈友谊文化相融、民心相通的有力见证和传奇佳话。

强雪云创作的两幅中国画作,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精湛的技法,展现了东西方文明跨越时空的交融之美,巧妙呼应了本次活动的主题,成为本次“青铜遇见金人”文化交流活动最生动的友谊见证。更是对本次活动让文物“活起来”,让民心“通起来”,续写中哈文化交流的新篇章之主旨的艺术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