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外勘探的荒漠戈壁、远洋作业的颠簸船舱、应急救援的复杂现场,设备的 “耐用性” 与 “续航力” 直接决定作业能否持续推进。QM80BR 北斗短报文 + 高精度平板终端,以 8000mAh 大容量电池构建极致续航能力,结合 IP67 工业级三防设计与 - 20℃~60℃宽温工作特性,将 “强固” 与 “长续航” 深度融合,成为适应各类极端环境、支撑长时间野外作业的硬核装备。
一、8000mAh 大容量电池:野外作业的 “能量基石”野外作业常面临 “远离供电设施、充电间隔长” 的困境,QM80BR 搭载的 3.8V 8000mAh 不可拆卸大容量锂电池,以 “高容量 + 低功耗” 双优势,打破续航限制,满足全天乃至多日连续作业需求。
(一)大容量适配全场景续航需求8000mAh 电池容量远超普通消费级平板(通常为 4000-6000mAh),结合设备硬件功耗优化,可根据不同野外场景提供稳定续航支撑:
基础作业场景:在开启北斗基础定位(单点 2.5 米精度)、间歇性短报文通信(每日发送 / 接收 10 条报文)及常规 APP 操作(如地图查看、数据记录)的情况下,设备可连续工作 12 小时以上,覆盖从清晨出工到傍晚收工的完整野外作业周期,无需中途寻找临时电源。
高强度作业场景:若开启北斗 RTK 厘米级定位(选配功能,功耗略高)、连续短报文传输(如应急救援中频繁发送现场数据),并同时运行专业软件(如测绘数据采集 APP),电池仍能支持 8 小时以上持续运行,满足地质勘探、电力巡检等高强度作业对续航的严苛要求。
应急备用场景:在极端情况下(如野外作业团队因天气滞留、临时延长任务),设备开启 “省电模式”(自动降低屏幕亮度、减少定位频率),仅保留短报文通信与核心定位功能,可实现 36 小时以上待机,为紧急联络、等待救援提供关键能量支撑。
(二)低功耗设计延长续航时效除大容量电池外,QM80BR 通过硬件与软件的双重优化,将功耗控制在合理范围,让每一度电都 “用在刀刃上”:
硬件低耗:搭载的展锐 UIS7885 处理器(主频 2.7GHz)具备动态性能调节能力,在仅运行定位、通信等基础任务时,自动降低主频以减少算力消耗;屏幕采用低功耗显示技术,可根据环境光自动调节亮度,避免强光下手动调至最高亮度导致的电量浪费。
软件适配:Android 13 操作系统针对野外作业场景优化后台管理,禁止非必要应用自启与后台耗电;北斗定位模块支持 “按需唤醒”,静止状态下可自动延长定位间隔(如从 1 秒 / 次调整为 10 秒 / 次),短报文模块仅在发送 / 接收时启动,闲置时进入休眠模式,进一步降低无效功耗。
快速补能保障:设备配备标准 Type-C 接口,支持快速充电技术,若作业间隙能接入便携式充电宝或车载电源,30 分钟即可充至 50% 电量,1.5 小时左右完成满电,解决 “紧急情况下快速回血” 的需求。
二、IP67 工业级三防:极端环境的 “坚固铠甲”野外作业环境复杂,风沙、雨水、泥浆等都可能导致设备故障,QM80BR 采用 IP67 级三防设计,从防尘、防水到抗物理冲击全方位防护,确保设备在恶劣条件下 “稳如磐石”。
(一)防尘防水:无惧复杂工况侵袭IP67 防护等级意味着设备达到 “完全防尘 + 短时浸水” 的工业标准,适配多尘、潮湿及涉水场景:
完全防尘:设备外壳采用密封式设计,接口处配备防水防尘塞,可有效阻挡粉尘侵入内部元件。在沙漠勘探、矿山巡检等多尘环境中,即便设备表面被沙尘覆盖,内部主板、北斗通信模块、定位模块等核心部件也能保持正常运行,不会因粉尘堆积导致短路或性能衰减。
1 米水深浸泡 30 分钟:支持在 1 米深的水中浸泡 30 分钟而不影响功能,完全适配野外涉水场景 —— 林业巡护人员在暴雨中穿越溪流时,设备不慎落水后可快速打捞并继续使用;远洋作业时,即便被海浪溅落、甲板积水浸泡,短报文通信与定位功能依旧稳定,保障与港口指挥中心的联络不中断。
(二)抗物理冲击:适应野外颠簸碰撞除防尘防水外,QM80BR 的机身与关键部件均按工业级标准加固,可承受野外作业中的常见物理冲击:
耐摔抗刮:机身采用高强度工程塑料,边缘进行缓冲设计,可承受 1.2 米高度跌落至硬质地面(如岩石、水泥地)的冲击,屏幕搭配 5 点触摸 G+FF 触控面板(硬度 7H),能抵御树枝刮擦、工具碰撞导致的划痕,避免野外作业中意外磕碰造成设备损坏。
接口耐用:Type-C 充电 / 数据接口、M6 固定接口等均采用金属加固结构,经过 10 万次插拔与振动测试,即便在车辆颠簸运输、手持设备徒步穿越复杂地形时,接口也不会松动或损坏,保障充电与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三、-20℃~60℃宽温工作:全域气候的 “适应利器”野外作业常面临 “昼夜温差大、地域气候差异显著” 的问题,QM80BR 通过宽温设计,将工作温度范围覆盖 - 20℃~60℃,储存温度范围延伸至 - 30℃~70℃,彻底打破 “低温死机、高温卡顿” 的限制,适配全国乃至全球多数极端气候区域。
(一)低温环境稳定运行在北方冬季的戈壁滩、高海拔雪山等低温场景(温度低至 - 20℃),设备核心部件经过低温优化,可正常启动并保持性能稳定:
电池抗冻:采用工业级耐低温电芯,在 - 20℃环境下仍能保持 85% 以上的容量输出,不会出现普通电池 “低温掉电快、无法充电” 的问题,确保冬季野外作业(如极地科考、北方林区巡护)时,定位与通信功能不受温度影响。
屏幕与触控适配:屏幕采用低温抗冻材质,-20℃下不会出现显示模糊、触控失灵;触控面板支持戴手套操作,工作人员无需脱下防寒手套即可精准点击屏幕,完成报文发送、定位标记等操作,兼顾续航与操作便捷性。
(二)高温环境可靠工作在南方夏季的露天工地、沙漠勘探现场等高温场景(温度高达 60℃),设备通过散热设计与耐高温元件选型,避免因高温导致性能衰减:
散热高效:机身背部采用蜂窝状散热结构,配合内部散热铜管,可快速将处理器、北斗模块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导出,即便在 60℃暴晒环境下,机身表面温度也能控制在 45℃以内,不会出现因过热导致的自动关机或卡顿。
元件耐温:主板、电池等核心部件均选用耐高温型号,在 60℃工作温度下,北斗定位精度(单点 2.5 米)、短报文通信成功率(误码率≤1×10⁻⁵)等关键指标保持稳定,满足沙漠科考、高温矿区作业等场景的设备可靠性需求。
四、极端环境场景适配:全领域的 “可靠伙伴”QM80BR 的 “强固设计 + 极致续航” 特性,并非单纯的参数叠加,而是深度适配各类野外极端环境,成为不同行业作业的 “可靠后盾”。
(一)地质勘探:荒漠戈壁中的 “续航担当”在远离城镇的荒漠、戈壁勘探现场,设备 8000mAh 电池支持全天连续开启北斗 RTK 厘米级定位(选配)与地质数据采集 APP,精准记录勘探点坐标、岩层数据;IP67 三防设计抵御风沙侵袭,-20℃~60℃宽温适配昼夜温差大的戈壁气候,即便遭遇沙尘天气或临时降雨,也能持续采集数据,通过短报文将成果回传至后方基地。
(二)远洋渔业:海上作业的 “稳定核心”远洋渔船在海上作业时,设备固定在船舱操作台,8000mAh 电池可支持 3 天以上间歇性使用(每日上报渔获量、海况数据),无需频繁充电;IP67 防水与盐雾抗性(通过 35℃、PH6.5~7.2 盐雾 24 小时测试),可抵御海水溅落与高盐雾环境的腐蚀;宽温特性适配海上昼夜温差,确保在夜间低温、日间暴晒环境下,北斗短报文通信与定位功能稳定,为渔船导航、紧急求救提供保障。
(三)应急救援:灾害现场的 “硬核装备”在地震、洪水等灾害现场,地面通信基础设施受损,QM80BR 的 8000mAh 电池支持连续 8 小时以上开启北斗短报文通信(传递救援指令、受困人员位置)与高精度定位(标记救援路线);IP67 三防设计使其在暴雨、泥泞环境中正常工作,-20℃~60℃宽温适配灾后复杂气候(如洪水后的高温高湿、地震后的低温环境),成为救援团队与外界联络、开展救援的关键工具。
从荒漠中的地质勘探,到远洋上的渔业作业,再到灾害现场的应急救援,QM80BR 以 8000mAh 大容量电池构建续航壁垒,以 IP67 三防与宽温设计打造强固机身,将 “极致续航” 与 “极端环境适应力” 融入每一项功能,真正成为支撑长时间野外作业、无惧复杂工况的可靠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