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就在伊以冲突刚刚停火没多久,俄罗斯便出现了大动作,直接对乌克兰全境展开了狂轰滥炸。
这一下乌克兰可是损失惨重,不仅军工设施遭到摧毁,就连起飞拦截的F-16都被击落...
可普京还没来得及为此感到高兴,一个坏消息便突然传来:后院起火,一个核心盟友很可能成为第二个乌克兰。
那么,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亚美尼亚
在俄乌前线炮火连天、双方激烈交火的紧张时刻,俄罗斯媒体一则消息悄然浮出水面:亚美尼亚外交部长将缺席 6 月 30 日在吉尔吉斯斯坦举行的集安组织外长理事会会议。
其实,亚美尼亚此番缺席并非首次,这一行为模式早已有所端倪。
自 2024 年亚美尼亚总理公开表态,宣布暂停参与俄罗斯领导的集体安全条约组织(集安组织)后,亚美尼亚在集安组织相关活动中的身影便愈发罕见。

从各类部长级会议,到组织内部的联合军演等关键活动,亚美尼亚几乎都选择置身事外,此次外长理事会会议的缺席不过是这一系列 “不参与” 行动中的又一案例。
在当下俄乌冲突持续,俄罗斯与美西方阵营彻底撕破脸皮、激烈对抗的大背景下,亚美尼亚的这般举动显得尤为敏感。
甚至可以说这传递出一种强烈信号,那就是是亚美尼亚 “背离”了 俄罗斯。

回溯历史,亚美尼亚与俄罗斯之间曾有着深厚且紧密的联系,亚美尼亚曾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之一,在苏联解体后的漫长岁月里,两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俄罗斯凭借自身强大的国力,在军事、经济等多方面为亚美尼亚提供庇护,亚美尼亚宛如俄罗斯羽翼下受保护的 “小弟”。
这种庇护关系在诸多方面得以体现,比如俄罗斯在亚美尼亚以“维和部队”的名义驻军,比如在能源供应等关键领域给予的支持,帮助亚美尼亚维持国内稳定与发展。

等到 2002 年,俄罗斯牵头成立集安组织,旨在构建独联体地区的集体安全体系。亚美尼亚积极响应,成为该组织最早的成员之一。
此后,在集安组织的框架下,亚美尼亚与俄罗斯等成员国在军事安全合作领域频繁互动,参与联合军事演习等,可以说亚美尼亚无疑是俄罗斯在集安组织内的主要盟友之一。
那么,曾经关系如此亲密无间的两国,为何走到如今几乎 “决裂” 的地步?

决裂
两国关系走到如今这一步,核心症结其实在于一场并非发生在俄亚之间的领土争端 —— 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纳卡地区归属问题。
这一争端如同一条隐藏的导火索,在多年的积累后最终引爆了两国间的信任危机。
从历史渊源来看,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对俄罗斯而言,有着相似的战略定位。

两国都曾是苏联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在苏联解体后,也都与俄罗斯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在经济合作、能源供应等领域有着不少交集,算得上是俄罗斯在南高加索地区的重要伙伴。
然而,阿塞拜疆除了与俄罗斯保持往来外,还得到了土耳其的鼎力支持。
土耳其与阿塞拜疆在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联系紧密,这种深厚的纽带让土耳其在地区事务中对阿塞拜疆给予了不遗余力的支持。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20 年阿塞拜疆发动了针对纳卡地区的军事行动,凭借着土耳其提供的先进武器装备和军事顾问支持,迅速在战场上占据优势,逐步占领了这片争议地区。
面对如此危急的局势,亚美尼亚能寄予厚望的只有俄罗斯。作为集安组织盟友,亚美尼亚曾坚信俄罗斯会依据集体安全原则出手相助,帮自己夺回失去的土地。

但当时的俄罗斯却陷入了两难境地,土耳其作为地区强国,在黑海、中东等多个战略方向与俄罗斯存在利益交织。
俄罗斯不愿因纳卡问题与土耳其彻底撕破脸皮,进而影响其他领域的合作与博弈,于是选择了有限介入的 “袖手旁观” 模式,仅在冲突后期促成双方停火,却未能帮助亚美尼亚收回争议领土。

这一结果让亚美尼亚深感愤怒与背叛。
在亚美尼亚看来,自己多年来紧跟俄罗斯步伐,在国际事务中坚定支持俄罗斯立场,可在关乎国家核心利益的领土问题上,俄罗斯却选择了明哲保身。
这种 “关键时刻靠不住” 的认知,彻底动摇了亚美尼亚对俄的信任根基 —— 既然俄罗斯不愿为自己挺身而出,那继续维系这种 “盟友” 关系还有何意义?

俄乌冲突的爆发,为亚美尼亚的外交转向提供了绝佳契机。
当俄罗斯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对乌作战,国力被持续消耗、国际影响力受限之际,亚美尼亚敏锐地捕捉到了调整外交策略的窗口。
2024 年 5 月,亚美尼亚与北约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内容涵盖军事培训、情报共享等多个领域,随后还举行了联合军事演习。
这一系列动作,无疑是向外界释放出明确的 “向西靠” 信号。

有了北约这一 “靠山”,亚美尼亚的态度愈发强硬,甚至直接要求俄罗斯在纳卡地区的 “维和部队” 撤离。
要知道,这些维和部队是 2020 年停火协议的产物,也是俄罗斯在该地区影响力的重要象征,这一要求等同于彻底斩断与俄罗斯在安全领域的最后纽带,两国关系至此彻底走向决裂。
当然,俄罗斯并非甘愿失去亚美尼亚这一南高加索地区的重要支点。

为挽回局面,俄罗斯曾提出包括经济援助、能源合作升级等多项优厚条件,甚至普京亲自出访阿塞拜疆,试图从中斡旋,推动解决纳卡领土争端,希望以此修复与亚美尼亚的关系。
但亚美尼亚显然对这些举措并不满意,多年积累的失望让其难以轻易回头,而这也让俄罗斯失望至极。

而亚美尼亚的日子也不好过,明眼人都能看出,北约接纳亚美尼亚,背后有着明确的战略考量 —— 在俄罗斯的 “后院” 埋下一颗钉子,通过扶持亚美尼亚来牵制俄罗斯的精力,甚至试图将其打造成下一个 “乌克兰”,成为消耗俄罗斯国力的新战场。
尽管亚美尼亚也意识到自身可能沦为大国博弈的棋子,公开表态不会加入北约,但这并未打消俄罗斯的不满。

如今,俄罗斯对亚美尼亚的不满已溢于言表。
一旦俄乌冲突尘埃落定,俄罗斯得以腾出手来处理周边事务,曾经的 “盟友” 亚美尼亚很可能要面对来自俄罗斯的严厉反制。
这场由领土争端引发的外交裂变,最终走向何方,仍充满未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南高加索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已因这场 “兄弟反目” 发生了深刻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