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善良与光明的化身 印度修女特里萨嬷嬷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1979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印度修女特里萨嬷嬷,以表彰她“为克服贫穷所做的工作”。在授奖仪式上,特里萨嬷嬷说:“我以穷人

1979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印度修女特里萨嬷嬷,以表彰她“为克服贫穷所做的工作”。在授奖仪式上,特里萨嬷嬷说:“我以穷人的名义接受这笔奖金”。

在挪威首都奥斯陆接受诺贝尔和平奖后,特里萨嬷嬷拒绝参加会后的晚宴,她认为世界上还有许多人在忍受贫困,参加这样奢华的晚宴是不应该的。

获奖后,特里萨嬷嬷卖掉了奖章,连同19万美元的奖金,全部捐献给了贫民和麻风病患者,没有给自己留下一分钱。她的名字早已经飞跃千山万水,传遍世界。她以献身慈善事业的至诚,直面困苦的精神,赢得亿万人民的爱戴和尊敬,被人们誉为“善良与光明的化身”。

特里萨嬷嬷于1901年8月27日出生于前南斯拉夫的斯科普里。18岁那年,特里萨加入洛雷托修女会,这是一个属于印度加尔各答大主教管辖的修女团体。1928年,这个组织安排她到加尔各答的圣玛丽教会学校教书。1946年,特里萨乘火车前往印度北部山区大吉岭。沿途那些贫瘠的村庄,那些骨瘦如柴、衣衫褴褛的穷人使得她很是震惊。

两年后,她只身进入贫民区,创办了一所露天学校,专门收留失学的流浪儿童。1950年,她创办了印度爱德修女会,并为它制订了教规:凡教会成员都要立下贫穷、贞洁和服从的誓约。这个慈善机构的药品都是捐赠的,并无偿提供给贫病交加的穷人。如今,这个机构已经国际化,数千名修女管理着100多个国家的数百个收容所、孤儿院和艾滋病中心。

1964年,特里萨嬷嬷卖掉了教皇保罗六世送给她的一辆高级轿车,用拍卖所得为麻风病人建了一栋楼房,并培训了一些护理人员,使这里成为了加尔各答唯一的麻风病中心。在麻风病中心,生病的母亲和她们健康的孩子在一起生活。

在孤儿院,修女们正在照顾被遗弃的孤儿。

在垂死贫民收容所里,爱德修女会的修女们照料着这些垂死的穷人们,以让他们有尊严地死去。

特里萨嬷嬷在加尔各答贫民区。

1986年,特里萨嬷嬷在雅典。

特里萨嬷嬷于1997年9月6日逝世,享年87岁。印度政府为她举行了国葬,其盛况空前,不亚于甘地的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