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秦灭六国势如破竹,离不开这三个决策

十年时间,能够做成什么事儿?秦王嬴政的答案是四个字:攻灭六国。从公元前230年攻灭韩国开始到公元前221年齐国投降结束,

十年时间,能够做成什么事儿?秦王嬴政的答案是四个字:攻灭六国。从公元前230年攻灭韩国开始到公元前221年齐国投降结束,总共10年时间,秦国就如砍瓜切菜一般横扫天下,完成了攻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大业。当然,这得益于秦军的强大,但除此之外,秦国的势如破竹也离不开三个正确决策。

首先,秦国制定了正确的统一策略。战争不是儿戏,必须要有正确的战略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要想统一天下,秦国必须要采取合适的战争策略。具体来说,秦王嬴政选择了先灭三晋、后灭齐楚燕的顺序。并且,为了减少战争阻力,秦王嬴政主动结交远方的燕国和齐国,盟约文书签了一份又一份,俨然一副要和齐燕平分天下的架势,成功让这两个国家在秦国攻灭三晋的战争中隔岸观火。

对于最头疼的楚国,秦王嬴政深知没办法拉拢。因为秦楚两国早已兵戎相见,尤其是当年白起攻占楚国都城后,楚国元气大伤,多次被迫迁都,极大挫伤了楚国军民的士气。这么大的仇怨,楚国根本不可能和秦国交好。所以,秦王嬴政选择了对楚国暂时放弃军事威胁,以固守为主。这一连串的转变,让楚国误以为秦国要很长的时间恢复国力,因此便放松了对三晋的军事支持。结果,齐国、楚国、燕国均被秦国的外交策略所欺骗,导致山东六国全是孤军奋战,始终没有形成合力。

其次,秦国制定了正确的分化策略。在当时,山东六国有许多有识之士看穿了秦国的离间计,因此便在朝堂上向国君提出反抗秦国。对于这个情况,秦王嬴政早有预案。他利用秦国外客较多的优势,让他们主动联络山东六国的权臣,或者趁机拉拢,亦或者靠着金银贿赂,实在不行就派遣杀手暗杀。总之一句话,金钱攻势加上威逼利诱,让山东六国内部的抗秦声音越来越弱。

尤其是赵国。本来,靠着武安君李牧的指挥,秦军即便派出王翦都没把握取胜。可秦王嬴政启动了郭开这个赵国内应,在朝堂上诬陷李牧要谋反,导致这位赵国的最后柱石被冤杀。由此,赵国灭亡。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齐国,当时齐国财力雄厚,完全有能力提供后援支持。可是,齐国的丞相后胜被秦国用重金收买,因此极力主张齐国应该置身事外。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充分说明秦国的瓦解分化决策是正确的。

最后,秦国制定了正确的战争策略。过去,战国时代的战争都是以占领城池为目标,看的是谁家的版图通过战争扩大了。但秦王嬴政不同,他更关注歼灭敌军有生力量,而不是执着于攻城略地。事实上,这是十分英明的策略,因为占领的城池越多,就越要分兵固守,还会有可能被敌军围点打援。所以,秦军这一招等同于从根本上摧毁了山东六国的战争能力。尤其是在灭楚之战时,王翦率领六十万秦军一举攻灭楚军有生力量,直接导致这个疆域达到五千里的战国超级大国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