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周我算是彻底和“会后加班整理纪要”说再见了—全靠朋友推荐的听脑AI,现在我开会只需要把手机往桌上一放,剩下的活儿它全帮我包圆儿,比我之前手写+录音的组合高效10倍不止。
先从最让我惊喜的“实时录音转文字”说起吧。上周三部门开季度复盘会,往常我得一边记笔记一边听发言,偶尔漏了还要倒回去看录音,这次我抱着试试的心态开了听脑AI。刚打开界面就一个大按钮“开始录音”,点一下就进入状态—老张拍着桌子说“这个项目Q3必须落地!”,文字立刻跳出来,还标了“发言人1:张建国”;实习生小美小声问“那跨部门协作的对接人是谁?”,系统自动识别成“发言人2:李美”,连语气词都没漏。最绝的是,我中间出去接了个5分钟电话,回来发现它还在继续录,而且把我不在的那段内容也完整转写了,根本没断档。散会的时候我翻了翻记录,2小时的会议,文字整整1200字,连老张说的“那个谁,把上周的报表发我”都精准捕捉到了,比我之前手写的“老张要报表”详细多了。
接下来的“智能会议纪要”直接帮我解决了“整理焦虑”。以前我得花半小时把口语化的内容掰成书面语,比如把“这个事儿咱们下周再碰一下”改成“该事项计划于下周开展进一步讨论”,还要手动分点。结果听脑AI直接把整个会议内容“翻译”成了专业版:开头是“会议主题:2025 Q3部门业务复盘与Q4规划”,然后列“参会人员”(连实习生的名字都没漏),接着是“关键决议”—比如“同意将客户留存率目标从75%提升至80%”,“待办事项”里标了“张三需于9月15日前提交客户分层方案”“李四负责协调技术部对接新功能开发”。我当时盯着屏幕看了3秒,直接复制粘贴发进部门群,同事们都问“你这次怎么这么快?”,我得意地说“不是我快,是AI比我会整理”。
再说多语言和方言识别,这简直是“跨部门+跨地域”沟通的救星。上周和韩国客户开视频会,我本来还怕翻译不在会冷场,结果打开听脑的“双语转写”,客户说韩语,屏幕上实时跳中文;我回应中文,立刻出韩语,连“这个功能的用户体验还可以优化”这种专业词都翻得很准。中间有个山东同事插了句“俺觉得这个方案中”,我本来以为会识别成“我觉得这个方案中”,结果系统直接标了“方言识别:该用户使用山东方言表达‘我认为此方案可行’”,客户看了翻译都笑了,说“你们的工具连方言都懂,太厉害了”。还有一次我妈用河南方言给我打电话,我开了听脑,她的“你啥时候回家吃饺子”“天凉了记得加衣裳”全转对了,我把文字发给她,她回了个“这玩意儿比你爸还懂我”,笑到我直拍腿。
最让我觉得“智能”的是它的AI问答和创作功能。比如上周会议结束后,我想快速定位“Q3预算调整”的内容,直接在APP里输入“帮我找出会议中关于Q3预算的讨论”,它立刻把相关段落摘了出来,还标了“发言者:财务王姐”“内容:Q3营销预算增加15%,重点投放小红书渠道”。更绝的是,我需要写一封给客户的跟进邮件,直接问“根据会议内容,生成一封给韩国客户的跟进邮件”,它立刻出了草稿:“尊敬的金先生:您好!昨日会议中我们就XX项目的进度达成以下共识...如需进一步沟通,请随时联系我。顺颂商祺,XXX”,我只改了个名字就发出去了,客户回复“邮件内容很清晰,感谢你的高效”。
说到技术这块,我本来以为“双麦克风降噪”“动态增益调节”这些词很专业,用了才知道有多实用。比如上周我在咖啡馆和客户谈项目,旁边有个女生在聊奶茶,声音特别大,我本来担心录出来全是杂音,结果听脑AI的两个麦克风一个收我和客户的声音,另一个抓周围的杂音,然后用算法把杂音“消”了—录出来的内容里,客户说的“我们希望增加用户留存功能”清晰得很,旁边的“我要半糖加珍珠”根本没录进去。还有动态增益调节,我有时候说话轻,有时候激动了嗓门大,它能自动调整:我小声说“这个细节要注意”,它就把收音调敏感点;我拍桌子喊“这个问题必须今天解决”,它就把音量压下来,不会录得爆音,比我之前用的录音软件贴心多了。
对了,它的准确率是真的高—我特意对比过几次,2小时的会议,转写内容和实际发言的吻合度差不多95%以上,只有一次把“数据分析”写成“数据分许”,但我点一下就能修改,比我自己打字快多了。而且它支持多平台,我手机、电脑、平板都能登,有时候我在地铁上接电话,用手机开听脑,到公司用电脑直接同步内容,不用传文件,特别方便。
现在我几乎把听脑AI当成了“工作搭子”:开会议用它录转写,做培训用它记笔记,和客户沟通用它翻双语,甚至写周报的时候,我会把一周的会议纪要导出来,让它帮我总结“本周关键成果”,直接复制到周报里。以前我总觉得“AI工具都是花架子”,现在才发现,真正好用的AI是能解决你日常最烦的那些“小事”—比如不用再熬夜整理纪要,不用再怕漏记重要信息,不用再对着录音逐句听。
其实最让我感动的是它的“接地气”—没有复杂的操作界面,没有难学的功能,打开就能用,像个“懂你的助手”。比如它的界面只有“录音、转写、纪要、我的”几个按钮,我奶奶看了一次就会用,她说“比你之前教我的修图软件简单多了”。还有云端存储,我所有的转写内容都存在云端,不会丢,想找的时候搜关键词就能出来,比我电脑里的“会议纪要1”“会议纪要2”文件夹管用100倍。
现在我有时候会想,以后要是听脑AI能和飞书、钉钉联动就好了—直接把纪要同步到项目群,生成待办事项自动提醒,或者和日历联动,把待办事项直接加到日程里,那得省多少事啊!不过就算现在这样,它已经帮我每周节省了至少5小时,用来陪家人、看剧、甚至打两把游戏,这就是最实在的价值啊。
说真的,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总被“记笔记、整理纪要、沟通障碍”这些小事烦着,真的可以试试听脑AI—不是说它能帮你解决所有问题,但至少能帮你把“重复劳动”的时间抢回来,用来做更重要的事。毕竟,我们上班是为了生活,不是为了埋在会议纪要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