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戴雨农绝对是一位避不开的名字。
戴雨农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国特工之王”,被称为蒋介石的佩剑的军统头目——戴笠!
戴笠,在近代史上绝对是一位自带神秘色彩的人物。
其一生信奉的间谍信条——为政治鸣锣开道,让党国平稳运行!
其一生奉行的行为准则——领袖至上。
戴笠将他领导的军统机构,打造成为这一领袖至上原则的执行机器。
军统指导方针和管理原则,只有戴笠亲自书写的四句话:
秉承领袖意旨,体念领袖苦心,需要即是真理,行动即是理论。
虽然军统在国民党统治的党国一体的时期,工作内容庞杂,机构人员众多,但目标是唯一的,宗旨是一致的,那就是:
以领袖为中心,实现领袖意志。
正是这种理念和信条,让戴笠深受蒋介石信任,并不断赋予更多权力。
也正是戴笠自身强硬的业务能力和狠毒果决的行事作风,让他的军统成为最恐怖的特务机构,让戴笠成为让人闻之色变的特务头子。
巅峰时期的戴笠,蝶网遍布全国,潜伏在军界、政界、社会等各个领域。
那时的军统局,在蒋介石的授意下,不仅拥有治安管理权和独立秘密监狱,还拥有水陆空交通检查、海关缉私权等各种关键权限。
成为名副其实的悬在党国上空的一柄利剑。
国民党特务统治营造的白色恐怖,诸如破坏进步势力、大肆屠杀民主人士,替蒋介石排除异己,搞政治迫害等,是客观事实。
但是戴笠领导的军统在全面抗战期间,也确实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过是过,功是功!
军统的抗战贡献,下面几个事例可见一斑。
一是抗战期间,军统截获的有效情报高达百万份,就连珍珠港事件,都被戴笠提前破译。
当戴笠把日军准备偷袭美国珍珠港军事基地的情报信息,告诉盟国之时,却被美国高层当做笑话,直接忽视,被认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当珍珠港真被偷袭之后,美国人这才反应过来,也正式对戴笠这个中国情报工作者刮目相看。
就连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都提出要见戴笠。后来,正是由于戴笠领导的军统出色表现,让美国军方主动提出与军统共同成立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
抗战末期,戴笠已经成为统领18万特工的名副其实的特务之王。
据说,日本皇宫里,都有戴笠安插进去的耳目。
戴笠另一个厉害之处,是他亲自领导了抗战时期的反间暗战。
当时,为了破坏中国人民团结抗日的氛围,制造消极情绪,破坏抗日形势,日本军方向中国派出了无数特工进行渗透。
其中大多数日本特工,都是在戴笠的反间谍暗战中暴露被抓的。
这里就谈一谈戴笠这个特务特头,是如何对待日本特务,如何让他们招供的。
他会将所有日本特务,无论男女全部关在一处,然后再一一实验,他亲自发明的4种特殊酷刑。
第一种,取名简单直接坐冰块。
顾名思义,坐冰块就是让这些日本特务,在大冬天穿着单薄衣物,捆坐在巨大的冰块上,动弹不得,时间一长,浑身僵硬,屁股与冰块冻成一体。
这种酷刑,考验的是心性,通过慢性折磨,摧毁日本特务的心理防线。
更变态的是,如果是日本女特务,戴笠会特意挑选她们生理期坐冰块,让其身心同时遭受折磨煎熬。
往往受不了这种折磨的日本特务,只能如实招供。
第二种是一种形象戏称生孩子。
生孩子是酷刑,并不是真的生孩子。
指的是戴笠会安排手下人,将不老实招供的日本特务全身上下所有生理出口,包括肛门、女性私密处等用胶带紧紧密封住。
然后,让人用打气机通过医用软管向他们身体里吹气,一直吹到肚子圆得如何怀孕一般。
这种全身膨胀、炸裂的剧痛,虽然暂时不构成死亡危险,但是持续性的打气,简直如同身处炼狱。
如果老实招供的话,招一点,身上的胶带便会逐步撤去一点,缓解痛苦。
第三种叫开背乳。
听着像是一种按摩手法,其实这种一种能把人折磨的死去活来的酷刑。
开背乳看似与拔火罐相似,但是个中滋味却截然相反。
行刑时每个罐子都烧得热辣滚烫,再按在特务背上,皮肉被罐子吸附,外层皮肤析出水泡。时间一长,皮肉分离,如刀割火烤。
最可怕的是黑色烧伤印记,将伴随终身。
第四种也是日本女特务最害怕的一种,名唤鸳鸯浴。
这是戴笠亲自为日本女特务研发的一种极其恶心、非常变态的刑罚,几乎没有哪一个女人能够扛得住。
一提到鸳鸯浴,往往让人浮想联翩。
但是一看戴笠发明的鸳鸯浴,只会让人头皮发麻,产生噩梦。
戴笠会将日本男女特务,两人混合一组。
然后,准备一个特制的陶制大水缸,事先倒入特务各地搜罗的吸血蚂蟥。
密密麻麻、纵横交织的蚂蟥,在行刑前都饿了至少一个星期。
面对令人作呕、不断蠕动又饥肠辘辘的半缸蚂蟥。
男女一组的日本特务,哪有半分心情享受鸳鸯浴的香艳。
有的光看一眼,就晕过去了。
尤其是日本女特务,面对这无数蚂蟥,身体和心理都极度恐惧。因此这一招,在日本女特务身上几乎屡试不爽。
就连心理素质、身体承受能力超强的日本顶级女特工南造云子,看到“鸳鸯浴”之后都直接招供了。
这些酷刑虽然让人心生恐惧,闻之色变,但是针对是日本侵略者。正是由于这些手段的运用,从日本特务嘴里撬出许多重要情报,为中华民族抗战作出了贡献。
戴笠除了针对日本特务进行清剿行动,还领导了声势浩大的“锄奸行动”。
“锄奸行动”让日伪、汉奸们坐卧不安、随时担心被刺杀而死,惶惶不可终日。
而那些在民族大义面前,思想动摇之人,很多都因为惧怕军统的“锄奸”而不敢迈出雷池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