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如果没有李世民,李渊就不能得天下?谎言掩盖不了开国皇帝的光辉

说句不怕得罪人的话:凡是认为大唐是李世民打下来的人,要么是“盲”,要么是“愚”!不服气的就放马过来,胡搅蛮缠的杠头精就不

说句不怕得罪人的话:凡是认为大唐是李世民打下来的人,要么是“盲”,要么是“愚”!不服气的就放马过来,胡搅蛮缠的杠头精就不要往下看了,万一气出高血压,我概不负责。

“太宗迷”们认为“儿打江山爹坐殿”的理由无非是以下三个:一是李渊起义是被逼上梁山,李世民才是操盘手;二是大唐的江山全凭李世民一己之力打下来的,李渊就是坐享其成;三是李世民多次纠偏,才没有让李渊“败光”家业。

对着三个理由,我只想爆一句粗口——屁话!长着一双眼睛能不能读一读正史?顶着一颗大脑袋能不能有自己的思考?

第一个问题:谁才是“晋阳起义”的操盘手?

按照《新唐书》记载,某一天李渊跟裴寂一起喝酒,喝高了,就睡在了晋阳宫。早上酒醒后,李渊只觉得身边香气袭人,一睁眼魂飞魄散:身边竟然躺着个美女。

李渊单身贵族一枚一个,睡个把女人不算啥,何况酒后,惊慌个啥?原来这个女人可不简单,她是晋阳宫的宫女。晋阳宫是隋炀帝的行宫,一个臣子睡了皇宫里的女人,这不想灭族吗?

李渊清醒过来了,敢情是二小子跟裴寂勾结,给自己下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套!

要么等着挨刀,要么接受李世民的建议,举兵反了。李渊一咬牙,终于下定决心起兵,于是“晋阳起义”爆发。

这事儿虽然记载于《新唐书》,但只能骗门外汉。

首先,谋反不是小事,怎么可能单凭一个陷阱就能促成?起兵不是李渊跟杨广的互殴,而是团队作战,其他人凭什么为李渊的风流债拼命?李渊不需要做任何准备,提起裤子就战斗吗?

其次,儿子用下作的方式给爹下套,就这么轻松,这么没有负罪感吗?老爹就这么容易就范吗?要是我,一定会干掉这个逆子。

其三,裴寂凭啥配合李世民?要知道,裴寂是李渊的密友,老谋深算的政治家,他凭啥不跟李渊商量,就听信一个毛头小子的话?这不是恶作剧,是搭上身家性命的事,裴寂喝高啦?

其四,这件事《旧唐书》为何没记载?按理来说,《旧唐书》成书比《新唐书》早,资料也更丰富,经过五代十国战乱的散失,连《旧唐书》没有的史料,《新唐书》哪弄来的?

事实上,《新唐书》的作者欧阳修是第一个抛出“大唐是李世民打下来的”观点的人,很明显,他是站在了维护皇权正统的立场上,故意给李世民描红。

那年,李世民才18岁,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根本不可能操这么大个盘,也不可能给他爹下这么大的套。

事实上,当时的晋阳宫宫监就是李渊,裴寂是副宫监。按照史书记载,两人用宫女招待客人是常事,估计他们自己也没少揩油。所以,李渊睡宫女根本就算事。

我一会儿再讲李渊为了起兵做了哪些准备,但李世民用腌臜的手段逼老爸起义,甚至因此被某些人认为是“首谋”,这个观点既站不住脚,也太不要脸。

第二个问题:大唐天下是李世民一人打下来的吗?

我呸!睁着眼睛说瞎话!

我不否认,北方战区大多数是李世民打下来的,南方呢?跟李世民没一毛钱关系,那是李靖打下来的。

李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千年都出不了一个,所谓的“战神”李世民跟他比,当小学生都不够格。李靖打下的地盘比李世民大多了,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天下是李靖打下来的”呢?

事实上,李世民的军事能力也是一步一步历练出来的,从给他哥李建成当马仔(西河之战),到独立率军吃瘪(征薛举全军覆灭),慢慢长成一名出色的将领。

这个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李渊,是他给了李世民成长的机会。

李渊对新生的大唐权力结构有自己的谋虑,简单来说就是“上阵父子兵”,即李建成负责政务,李世民、李元吉负责军务,关键权力掐在父子四人手中。所以,李世民、李元吉必须被催熟。

咱也得承认,李世民确实没辜负老爹的期望,而李元吉就逊色了很多,否则也轮不到李靖崭露头角。当然,客观地讲也不能全怪李元吉,他年龄太小,起兵时他才14岁。

就算李世民一人打下整个北方,或者他是军界第一扛把子,就能承受得起“天下是他打下来”的这个说法吗?头脑得简单到什么样才能说出这种胡话!

军事很重要,但别忘了,那仅是政治家手中的一步棋,而不是全部,甚至都不算最核心的部分。自古新王朝的开创中,都涌现了一大批出色的将领,怎么就没人说天下是韩信打下来的、蓝玉打下来的呢?

正因为军事相对于政治的次要,所以李渊不需要上战场,对大唐帝国来说,搞定关陇门阀集团才是性命攸关的工作,朝堂才是他的主战场。

说白了,军事家就像政治家手中的刀,结果取决于操刀人,而不是刀。

第三个问题:如果没有李世民,李渊早就“败光”了家业?

我连欧阳修一起“呸”!

至今还有人否认李世民篡改历史,在完整读完新旧唐书,以及其它参考资料后,我坚信李世民篡改历史就是掩盖不了的污点。

所谓李世民给李渊纠偏,主要是几件事:第一,霍邑之战前,李渊打退堂鼓,如果不是李世民哭谏,晋阳起兵可能就功亏一篑了;第二,霍邑之战,如果不是李世民,李渊、李建成父子早就挂了;第三,宋金刚占领河东,李渊怯战,主张迁都,如果不是李世民据理力争,大唐很可能夭折。

这三件事要么是编造的,要么被夸大了,目的就是为了突出李世民,贬低李渊、李建成。

霍邑之战前,唐军遭遇大雨,数月不能前进,导致粮草供应困难。于是军中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应该暂时退兵,等天晴了再打,另一种则认为退兵会错失良机,很可能葬送前面的成果。

按照史书记载,李世民坚持不退兵,李渊被李世民感动,这才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不过这个说法很无耻,首先,主战的不仅是李世民,还有李建成和柴绍,虽然史书对他们二人的建议描写得很隐蔽,但稍加留意还是能读到。我个人认为,他们的建议要远比李世民重要得多,理由很简单,二人几个月前从河东奔赴晋阳,经过霍邑时已经考察了战场。

很明显,史书故意夸大了李世民的作用,却通过遮掩的笔法埋没了李建成、柴绍的作用。

至于结果,这里面其实有赌博的成分,假如后来天不放晴,强行进军会不会导致惨败呢?不能否认吧?所以,主张退兵的人也不能算错,将这件事放大成李世民的光环,实在是……

霍邑之战中李世民救李渊、李建成的命,这肯定是“编剧”的杰作。按照温大雅的《大唐创业起居录》记载,战斗中唐军确实有所退却,但那是李渊的战术,引诱宋老生出城追击,根本没有遇险,也不需要李二去救。

宋老生果然上当了,被杀死在了城外。温大雅为什么没有记载李世民救父、救兄?会不会温大雅故意压制李世民,歪曲事实?

答案是不可能!温大雅虽然是李渊的大秘,但此人早就被李世民收买了,在玄武门之变中悄悄站队了李世民。所以,他不可能隐瞒李世民的功绩。

宋金刚攻破河东时,确实有人建议迁都,但此人不可能是李渊,作为皇帝,他起码的政治觉悟还是有的。

给后人映像最深的是李世民力挽狂澜,打赢了“美良川之战”,进而乘胜追击收复了河东、太原。可这也是一次性质恶劣的“曲笔”,事实上,这次战争李渊御驾亲征了,河东之战的指挥官是李渊,而不是李世民。

这就是史书的可恶之处,反正人家也写了李渊出现在河东,你没读到,或者你理解成了李世民是总指挥,那是你的事。这种“文人的伎俩”在历代史书中屡见不鲜,可恶至极。

总之,把李世民当成大唐帝国创业的核心,并认为天下是他以一己之力取得的,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愤慨的事。那么,李渊究竟做了啥?

李渊的深邃远超你想象,当世枭雄王世充、窦建德、李密、萧铣、杜伏威败在他的手下一点都不冤,假如让李世民站在李渊的对立面,我敢打赌,他都不配做对手。

早在隋炀帝一征高句丽期间,李渊就有了起兵的念头,宇文士及曾经私下跟李渊商量过这件事。担任河东抚慰大使期间,李渊结交了一个“下层人”,那就是武则天的老爸武士彟。

武士彟的身份只是个商人,跟李渊这个门阀家族出身的贵族相比,就是天上地下。李渊那段时间干脆住进了武家,从那以后武士彟就成了李渊的心腹。

很显然,二人已经达成秘密协定,武士彟成了李渊起兵的“钱袋子”。

调任太远留守后,李渊大量结交士族阶级,收纳亡命之徒,以及亲朋故交及其后人,前者包括温大雅兄弟,后者包括殷开山、刘弘基、长孙顺德、窦琮等人。

您挨个读“晋阳元谋十七功臣”的传记就会发现,这些人中很多都跟李渊秘密商议过起兵的事。李渊还曾经派一个叫赵文恪的人潜回长安,替他收集情报。

这些工作前后大约经历了八九年之久,这些事一个黄口小儿能做得了吗?你还敢说“李渊是被李世民逼反的”吗?

李渊能做这些,得益于两个,一是他的关陇门阀集团身份,可以一呼百应,二是个人魅力,什么样的人都能结交,都能为我所用。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史料只是被坐歪屁股的史官们删改残留下来的细节,那些被永远删除的还不知道有多少。

其实稍有理智就能明白,举兵这种事哪里是一个平庸之辈能做得了的?你还坚持认为“天下是李世民打下来的”吗?

评论列表

冬天的风
冬天的风 18
2025-05-29 17:51
只能说不一定,我个人感觉李渊是不如窦建德的,一战擒两王,这战绩太离谱了,要不是倒霉碰上李世民,以窦建德的能力夺天下是没问题的,标准的明君模板武略也不低还很得人心,整个就一曹操和刘备的结合体,结果莫名其妙被李世民干碎了,只能说李渊就算能拿天下,也不可能七年就得天下
莫忘
莫忘 10
2025-05-27 14:42
首先,李靖因李渊谋反跑去告密被抓后如果不是李世民求情,就被斩了,其次没有李世民,窦建德王世充联手你李渊一点办法都没有。其余的我就不拿出来了,就凭这两点,你李渊起兵最多只能偏安一隅,想七年统一天下,做梦吧[抠鼻]
用户10xxx98
用户10xxx98 7
2025-06-12 14:06
李世民可是唐朝建立和统一的核心统帅,如果没有李世民,可能连连薛举那关都过不了,论战功,李世民绝对比李靖高,若不是后面当了皇帝,单凭统帅这一项绝对不比李靖差,只是后面当了皇帝而被一些人忽略了军事能力

猴年马月月下花前 回复 07-14 11:02
没李二,李靖会被斩

张小凡
张小凡 7
2025-07-31 01:00
李世民杀兄杀弟杀子侄睡嫂子……基本上算是十恶不赦了,他的军事水平也算一般,他能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哥哥从来没有防备过这个弟弟,毕竟当时百分之八十的人都站在常务副皇帝的身边,包括魏征等山东门阀之流
素还真
素还真 5
2025-06-01 23:03
不能,隋末那地狱副本。李渊到薛举那就过不去了

ℳℴ 南 回复 07-15 21:58
薛举一时之利,你觉得薛举活那一会能彻底灭了唐?

沉默的羔羊
沉默的羔羊 5
2025-07-14 09:43
第一点就说了个寂寞,反驳的观点没一个立得住的,还不如最后一段的“两人用宫女招待客人是常事”有说服力。如果宫女睡不得,裴有心当开国功臣,跟李世民密谋有什么不可能的。李元吉14岁上战场,李世民比他大,怎么就不可能。
不倒翁
不倒翁 4
2025-07-10 08:07
王世充,窦建德,薛举,刘黑闼,没有李世民李渊能赢哪个?
用户10xxx71
用户10xxx71 3
2025-05-27 13:23
总有一些小丑,
三生三世枕上书
三生三世枕上书 3
2025-06-13 12:15
李渊是士族门阀推出来的代表,就当时来说就这就注定了其他人赢不了他的

蒸汽机车 回复 07-06 15:00
别天天士族门阀了,士族门阀是谁做大支持谁,还代表,李姓都被排在后面了[抠鼻]

三生三世枕上书 回复 蒸汽机车 07-06 17:02
杨坚还是他们的带头大哥呢,大哥儿子利益与自身利益有冲突了,还不是反了?前期支持李渊和后期李姓排后面有冲突?前期是大家都代表世家利益,后期李家代表皇族和世家就不是一条心了,能一概而论?看看历史没有世家门阀那个造反的能成功,可以看不上世家,但小瞧世家怎么敢的?自己都说了李二都忍了,你说世家是单纯的墙头草?

人间烟火
人间烟火 3
2025-07-06 00:54
就问一句,作者以为李靖跟李渊是啥关系?哥俩好?
猴年马月月下花前
猴年马月月下花前 3
2025-07-14 11:01
没有李二就没有李靖,其它就不好说了
星空
星空 3
2025-07-15 17:04
就算得天下也不一定能守住,唐初还是挺动乱的
云飞扬
云飞扬 3
2025-07-10 20:32
这个我支持小编,其一李世民实际上是篡位了,且诛兄灭弟;其二李世民也确实篡改了历史;其三李世民不但黑了岳父杨广,而且还贬低了父亲李渊和大哥李建成。在有作为的皇帝之中,其私德败坏之极,真无人能及。

猴年马月月下花前 回复 07-14 11:06
上马安天下,下马治国才叫牛逼。皇帝私德好的很少成雄主,汉光武私德好,结果后世子孙被世家制肘。

梦之星▼染瞳 回复 10-02 02:46
少看些营销号,李二可没有改历史,只是想看起居注而已。

用户12xxx30
用户12xxx30 2
2025-05-27 21:30
小编同志: 我问一下,全中国人信你还是信欧阳修?没有人说天下是李世民打下来的,但是李世民的秦王和天策将军还有很多头衔是李渊封的,没有功绩怎么会有这些封号

云卷云舒 回复 小楼昨夜又东风 07-11 06:30
那为什么李世民不是唐朝开国皇帝,李世民要经过杀兄囚父才能当上皇帝,整个唐朝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关中,巴蜀,江南都是李世民的分身打下来的对吧,同理,要不是韩信十年埋伏,刘邦能打败项羽吗,所以整个汉朝都是韩信打下来的对吧。

小楼昨夜又东风 回复 07-09 19:35
是啊,就问你虎牢关一战擒两王,如果不是李世民,李渊有那个实力吗,靠李建成还是李元吉?

江郎才为谁尽
江郎才为谁尽 2
2025-05-29 08:08
没有李世民李渊能不能得江山,答:能,凭借李虎积下的功劳以及李渊关陇贵族的身份,加上女儿女婿平阳公主和柴绍的能力,李渊确实可以在那个隋末唐初大乱斗的环境做一个皇帝 问题是没有李世民,李渊坐不稳这个皇位,唐朝刚开国李渊就杀了刘文静等几个开国大功臣,甚至还想杀李靖,猜忌心太强,没有李世民和李靖打下的大片江山,李渊最多能做关中地区的皇帝罢了
ℳℴ   南
ℳℴ 南
2025-07-15 21:57
太宗确实厉害,大唐开国太宗的功劳最少占一半甚至更多。太宗的能力和功劳盖过了高祖,但不代表李渊就是一个废物,相反李渊的能力很强,只是在李世民的光芒下显得他比较弱,放眼中国古代这400的多位帝王中,高祖李渊的能力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老衲法号不见燎 回复 08-03 13:03
只能说汉武帝与唐太宗是一个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