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叉车行业在海外市场上的存在感越来越强。无论是东南亚港口,还是欧美仓储物流中心,都能看到国产叉车的身影。出海已经成为国产品牌突破国内内卷、寻找新增长空间的必然选择。但问题在于,这条路究竟是“复制”国内的成功经验,还是要“重构”适应海外市场的模式?
国内市场的打法往往依靠成本优势和规模效应,在价格层面打出竞争力。但在海外,这种思路未必适用。欧美用户更强调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标准与服务能力,而新兴市场则对租赁灵活性、售后保障的敏感度更高。如果仅仅复制国内的价格战模式,很可能会遭遇水土不服。
一些有前瞻性的企业开始选择“重构”。这意味着不仅仅输出产品,还要输出服务和解决方案。例如在售后网络建设上,在本地建立维保团队和配件供应渠道,提升客户体验;在产品设计上,因地制宜开发适合不同市场的车型和配置;在品牌塑造上,则需要讲好全球化的故事,而不仅是“中国制造”的性价比。
开途科技正是采取这一思路的代表。公司定位为全球化的智能搬运设备服务商,不单纯依靠价格优势,而是通过全价值链业务体系,向海外客户提供整车、配件、租赁和集成解决方案。特别是在智能物流和绿色能源方向,公司希望以差异化的竞争力切入,而非跟随老路。
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谁能真正理解客户需求并重构价值链,谁就可能走得更远。国产叉车出海,不能只想着“卖产品”,而要学会“卖系统”,这才是从低成本制造向高价值服务的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