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楼市话题,只能拿出流量的头号扛把子学区房,这次的切入点就选择了宇宙中心当年那些破10W以上的学区房,看看如今这些房子价格多少?
天价学区房福州的房价排行榜,破10W的项目可谓屈指可数,按某壳的排行,仅2种产品。
一种就是地处外滩板块的豪宅,其中包括主城区内的独栋别墅的融侨水乡,房龄最新的看江大平层融侨外滩壹号。

另外一种就是这次要提到的鼓楼的学区房。
这些学区房的特色就是户型小,划片屏东延安对口的小学。
其中的代表如下:
万旭秀冶里
2022年,高层精装32平,成交单价14.4W,总价470W
2025年,高层简装32平,成交单价8.2W,总价263W

项目在前几年小户型的成交价一直保持在10W以上,即便学区降温后,去年成交依然高达12W。
只不过这1年时间,成交的下滑幅度略微惊人。

按网络消息来看,项目特色是划片二附小对口延安中。
作为2013年的小区,仅两栋住宅,合计105套。
项目被限制:同一套房产只能有一位适龄儿童(合法生育的多子女家庭除外)在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一至六年级就学。
一个有小户型,位置在市中心,房龄够新,划片最顶的学区房,加上当初的市场火热,以及二附小本来划片的房源就不多。

一系列的因素加持下,这个项目也被顶到了学区房的单价天花板。
只不过一年时间,项目就出现了大幅度下滑,从二手挂牌来看,这个小社区,在某壳就挂出了19套的二手。
查看前几年网络的信息,当时的挂牌不过5套左右。

这种数据对比下,有网友解释的第一批6年学位释放出来这么多挂牌。
不管实际情况如何,在面对挂牌增加后,加上这几年学区房的全面降温,定向生政策的持续打压,项目的价格明显也挺不住了。
九彩华庭
2020年12月,中房发布的数据,项目成交一套23平,单价约12.2万/平
2021年6月,中房发布的数据,项目成交一套31平,单价约11.4万/平

按照贝壳的成交数据来看,26平的小户型,最近成交单价在5.9W/平。
对比前2年,项目小户型成交在9W左右。

项目这个价格,比万旭秀冶里跌的还惨,已经腰斩了,这一年时间也是加速期。
项目2002年的楼盘,划片钱塘小,对口屏东中,紧邻学校,旁边就是西湖。
对于项目的暴跌,主要原因除了学区房本身降温外,还有一点就是钱塘小在2024年开始被限制要提前3年。
这个政策的出现,对于流动性的压制很大,加上钱塘小的划片范围本来就大,持有周期拉长也抑制了这个划片的购买热度。
闽剧院宿舍
2021年,高层简装28平,成交单价10.1W,总价289W
2025年,高层精装28平,成交单价5.3W,总价151W

项目划片福州鼓实小,对口屏东中学,老破小区,不过依靠小户型的学区溢价,高峰期也是极高。
如今对比下来也已经是腰斩。
综上,对于这三个案例,可以发现这每个时期,对于学区房的政策都存在利好利空的解读,如同当初的3年限制,6年一学位,可以解读成减少了市场流通的房源。
只不过在如今学区房全面降温,这些政策的解读都只有一个方向,那就是利空。
定向生对于学区房这几年最大的冲击,无疑是定向生政策,老九所70%的比例,以及新一类校也开始陆续提升定向生比例。
对于中招的成绩比拼,已经逐渐开始朝着校内进行。
简单看看数据:

以中上的福八中、杨桥中为例,两所初中目前对口的两所小学,在今年的升学率数据如上。
八中:台三小老九所33.5%,国货小仅17.9%
杨桥:茶园山小老九所28.0%,鼓三小仅13.1%
这两所初中对口小学的差异达到15%,存在极大的数据差,很明显定向生政策的校内比拼,弱小很容易成为分母。
在借鉴一个老黑的数据,金山这个区域。

对于金山,聊到学区都是金山中、桔四、水都等,作为后来的四十中金山分校、凤岗里分校,存在感较低,甚至在大部分眼里就是末流初中。
以今年的数据为例,两所学校改名成仓山实验初中(XX)。
一三附5.1%,老九所15.1%,比水都中略低一些,比金山中低6%。
只不过拆分数据里面,这所初中符合定向生资格的升学率是一三附8%,老九所23.2%。
对于金山中、水都中,由于没有随迁,大部分都是符合定向生政策的片内生。
所以这时候去对比,在仓实金山的那些片内生,最终的老九所升学率反而已经来到的板块第一。
依靠大量的随迁生源,拿到大量的定向生资格,吃饱了红利。
当然这个红利,也随着政策调整,明年开始取消定向生资格认定户籍地限制,有所收缩。
只不过通过这个学校的案例,其实也能发现,那些被疯狂鼓吹的学区房,在定向生政策面前也变得结局不同。
就像目前新盘市场,划片怡山小的华润中寰悦府、划片金山小的金山文翠都在鼓吹学区卖点。
后面即将上市划片四附小的建总瑞玺,由于对口初中是仓实金山,就显得没有优势。
要不是后续定向生政策调整,可能这些不鼓吹所谓的学区卖点的新盘,反而比那些卖出3000-5000一平溢价的“学区房”,更有优势。
盘点总结对于学区的降温,这2年速度非常快速,这个极具争议的产品,在后续很长时间,预计都难有起色。
高比例定向生的压制,人口的持续下降,新盘给出划片加持的土拍供应,每一点都在打破这个产品在市场的流动性。
学区一直都是二手流通的一个优势点,只不过这是特指那些居住属性不错的次新,而非当初那些完全只依靠学区高溢价的老破房。
所以购房者买房的时候,可以多思考自身对学区的看法和需求度,切勿麻木上车有溢价的学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