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天脊山景区年接待量突破60万人次:太行秘境如何成为文旅融合新标杆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掠过海拔1800米的山脊,瀑布群在峡谷间奏响天然交响乐。今年"五一"假期,平顺县天脊山景区单日游客量首次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掠过海拔1800米的山脊,瀑布群在峡谷间奏响天然交响乐。今年"五一"假期,平顺县天脊山景区单日游客量首次突破8000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35%。这个藏在太行山深处的"地质秘境",正以"奇峰、飞瀑、绝壁"的原始风貌,成为山西文旅版图上的新亮点。

从"养在深闺"到"网红打卡地"的蜕变

"十年前,天脊山还只是探险爱好者的'私藏'。"景区负责人王志刚指着新修的生态步道介绍。如今,投资1.2亿元建设的游客中心、悬崖栈道、观光缆车等设施,让这个曾经"险峻难及"的天然景区实现了华丽转身。

变化始于2018年。当时,山西省文旅厅将天脊山纳入"太行旅游板块"重点建设名单,聘请地质专家进行全域普查,发现这里拥有全国罕见的碳酸盐岩峰丛地貌、34级瀑布群和保存完好的古地震遗迹。随着短视频平台上一段"天泉瀑布彩虹"视频获得百万点赞,天脊山迅速走红网络。

"我们坚持'保护性开发'理念。"平顺县文旅局局长刘建军说,景区采用"架空步道+观景平台"设计,避免开山凿石;建立游客容量预警系统,当日接待量超5000人时启动分流措施;所有建筑采用本地石材和木材,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地质奇观变身"天然课堂"

在天脊山标志性的玻璃观景台上,一群中学生正在地质专家指导下,用放大镜观察岩层中的震积岩构造。"这本书有3亿年历史!"14岁的张明轩在科考笔记上认真记录。今年,天脊山被中国地质大学列为实习基地,推出"地球年轮探秘"研学产品,已接待研学团队2万余人。

景区还与山西大学合作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用AR技术还原寒武纪海洋生物,在岩壁上投影古地理变迁动画,扫码即可聆听"石头会说话"音频故事。"让地质知识'活'起来,是自然教育的最佳路径。"研学项目设计者王教授表示。绿水青山这样变成"幸福靠山"

山下虹梯关乡的农家乐老板陈秀莲,这个假期忙得脚不沾地:"我家'悬崖民宿'提前半个月就订满了,收入是去年同期的3倍!"她将老宅改造成8间客房,带游客采药、做太行小吃,还注册了"天脊山货"商标,销售本地花椒、核桃等特产。

据统计,天脊山景区带动周边5个乡镇发展民宿96家、农家乐210户,直接或间接就业人数达4000余人。去年,周边村民人均收入较景区开发前增长127%。

"我们正打造'天脊山旅游圈'。"平顺县委书记连树斌表示,将串联通天峡、神龙湾等景点,推出地质探险、非遗体验、红色教育等主题线路,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群众的"幸福靠山"。

夕阳西下,瀑布的水汽映出双彩虹。郑州游客林女士在朋友圈写道:"原来山西不只有古建,还有让人心跳加速的天然仙境。"这座太行秘境的崛起,正改写人们对山西旅游的传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