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有一部名为《女医明妃传》的电视剧在网上引起热议。其中女主角的原型,便是明朝女名医谈允贤。
古代女子不可抛头露面,那么谈允贤是如何学习医术的?作为名医的她,究竟是怎样给别人治病的呢?
1
谈允贤医术从何而来
谈允贤生于明朝天顺5年,其祖父谈复、祖母茹氏为当时名医,伯父谈经官至户部主事,父亲谈纲官至南京刑部主事,母钱氏,有一弟谈一凤。谈允贤自小聪慧,祖母就让她学医,培养出了精湛的医术。祖母去世前将一生所收集、编写的药方病理都传给了谈允贤。婚后不久,她得了气血失调病。但她不仅没有因此而放弃学医,反而把自己所患的疾病作为研习对象,自己开方配药,终于治好了自己的病。
在封建社会中,一些闺阁千金和富豪眷属因男女之防,生了妇科病后羞于请男医诊治,因此常常发生贻误病情的情况,谈允贤医术精湛,远近闻名,为女性求医提供了方便,很多女性患者纷纷前来就医。在许多成功的案例后,谈允贤的名声也渐渐的传遍各地。后来,她成了当地专治妇科病的女医生。
2
谈允贤的医治风格
谈允贤的医疗风格,体现了女性细腻平和的特点。她对所医治的女性对象的认知,是建立在亲密接触上的平等对话,是对她们情感和生活的仔细观察,是来自女性对女性身体的同情,所有这一切内化为谈允贤的医学思想,最后反映到她的技术方法之中,形成她的风格。在谈允贤这里,作为医学对象的女性的身体和性别,得到了更为亲切的医学认识。
3
谈允贤的《女医杂言》
谈允贤50岁时,想到离梦中祖母告诉她的“汝寿七十有三”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便根据祖母传授的医理和自己的临证所得,写成了《女医杂言》一书。
《女医杂言》共收载病案31例,是中医史上较早成书的个人医案之一。该书主要记载的是妇科病案,其中涉及流产、经病、产后诸疾、腹中结块诸证,并记载了谈氏对灸法十分娴熟的运用,因而又是我国古代很少见的专科医案书。《女医杂言》采用追忆的方式撰写医案,因而,每一医案的诊治过程都很清楚明晰。其中记录的案例不多,但是从临床治疗角度看,都是十分成功的案例,很值得后世医家参考。
4
社会背景
明代,为皇室女性诊治疾病的民间女医生,被称为宫廷医婆。皇帝规定由衙门选取其中佼佼者,到司仪监御医处会选,选中的入官册,以备召用,许多民间女医都以此为荣。凡皇家眷属生病,羞于请男御医诊治的,都请颇有名气的谈允贤入宫医治。
宫廷医婆的身份地位和荣华富贵,也是十分令人羡慕的,但是,对于入宫的医婆,朝廷也要派专人经过一番严格的检查的。《明宫秘史》上记载,有一位姓彭的医婆,因为怕失去这一荣耀乡邻的美差,也贪恋宫廷丰厚的赏赐,她隐瞒了自己已怀孕的真情。后来,她将孩子产在便桶中溺死了。太后知道了这件事,就将彭氏鞭打出宫。不到一年,太后病死,宫中把此事归罪于彭氏,认为医婆怀孕入宫是凶祸的象征。此后,凡入宫的医婆,都要再三审验以后,才放入后宫行医。
奶婆、稳婆和医婆是中国古代女性中较为特殊的人物,也是深为妇女所羡慕的。其实,对奶婆来说,离开自己嗷嗷待哺的幼子,用自己的乳汁去喂养他人,而且,连饮食起居、服饰举止都必须按一定的规定执行,如有的奶婆被强迫天天吞食糖煮蹄膀等增加乳汁的食物等等,实际上相当于一架产奶的机器,但是,优越的地位和丰厚的财物使得她们不但不以此为辱,反而争相入选。
◎本文来源“央视百家”,内容略有删改,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图片由豆包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