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特朗普怒火烧向欧盟,七天之后加税50%,下一个就收拾印度

近日,欧盟上演“神奇的一幕”。明明是特朗普“狮子大开口”,要对欧盟趁火打劫,张口、闭口准备征收50%的关税。结果,欧盟各

近日,欧盟上演“神奇的一幕”。

明明是特朗普“狮子大开口”,要对欧盟趁火打劫,张口、闭口准备征收50%的关税。

结果,欧盟各国不仅没有想象中的“震怒”,反而谨言慎行,安抚特朗普“要冷静,一切还可以再谈谈。”

欧盟“腰”又弯了

5月23日,特朗普突然丢出一个“重磅消息”!

他建议,一周后,也就是6月1日,若欧盟“死活”不低头、不同意美方的“要求”。

这一次对欧盟追加的“关税”比例,可不再是小打小闹的20%,而是直接提高到50%!

消息一出,欧盟各国彻底“炸锅了”。

像是德国经济事务研究所立刻对50%的关税进行模拟、计算后得到一个“噩耗”。

从2025年6月1日开始,到12月底,这七个月时间里,如果德国以及欧盟对美出口一直“硬扛着”50%的关税,德国今年的GDP将直接减少0.1个百分点。

别小看这0.1%,要知道德国去年GDP可是达到44300亿美元。

0.1%的降幅,那就是4430亿美元!哪怕家大业大如德国,也有点吃不消。

然而,更可怕的是50%的关税若持续到2028年底。

那么,未来3年半,会给德国造成2000到2500亿欧元的损失。换算下来,每年损失将达到惊人的571亿欧元至715亿欧元之间。

原以为,包括德国在内的欧盟各国,他们会被这50%的“关税威胁”彻底激怒。

结果,他们不仅“没敢愤怒”,反而和颜悦色地“劝”特朗普“要慎重,没必要互相伤害。”

像是德国经济与能源部长卡特琳娜,她话里话外“隔空劝说”:关税冲突之下,只会给彼此造成“对等程度的伤害”,何必呢?

负责法国谈判的“部长级代表”洛朗·圣-马丁也是“隔空附和”:这种威胁对双方谈判毫无帮助,彼此更不可能持续“互相伤害”。

潜台词就是:差不多得了,没必要咄咄逼人,还附带“恐吓我们。”

更耐人寻味的是多个欧盟国家领导人也出来帮腔,比如荷兰首相斯霍夫、爱尔兰总理马丁等,他们一边劝说特朗普“收回建议”,一边强调特朗普漫天开出的条件“太高了”,欧盟断然无法接受。

关键问题是特朗普提出的“非分要求”到底是什么,让欧盟想服软,但实在“软不下来”?

漫天要价却没留“还价空间”

有人猜测,欧盟“抵死不从”是因为中国。

特朗普要求欧盟对华发起“关税冲锋”,也就是挑起“中欧关税战”。

但欧盟“拒不配合”,才使得双方“闹掰”。

坦诚地讲,欧盟与我们的“交情”还真没有那么“忠贞无邪”。

在4月初,特朗普就已经开出“条件”,要求欧盟自掏腰包,拿出3500亿美元用来购买,且只能购买美国的能源。至于是液化天然气,还是石油,都无所谓。

至于为何是“3500亿”,因为这是特朗普得知的“双方贸易差”。

这一招,太损了,相当于“锁死了”未来几年,欧洲进口的能源份额。

如果只是“花钱消灾”,欧盟或许咬咬牙,砍砍价,勉强还能答应。

但是,特朗普不满足,要求欧盟从“新能源汽车法规”,再到“流媒体服务费用”、“反垄断案判定”、“增值税”、对华征收“新关税”等等,都要管、都要谈。

倘若欧盟真的“答应”下来。

不仅中欧“商议”下来的新能源汽车合作没办法展开,更关键的是很多在美国注册的美企,可以在欧盟区域“合理避税”。

同时,很多欧盟境内有关美国公司的“垄断案”也将无疾而终。

这背后牵扯到“庞大的税收”与“罚金”。就这么放弃了,法国等欧盟国家不甘心。

再加上特朗普还“蔫坏”的想要挑起欧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关税冲突”。

试问,在失去了廉价的俄能源之后,若再失去中国这个“庞大市场”与“产业链”助力,欧盟经济真的会陷入“山穷水尽”的局面。

坦诚地讲,这哪里是“谈条件”,明明是奔着“要命”来的,欧盟怎么可能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