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艺术与科技共绘强国梦!“何以梦圆——赵冰二维码科技艺术展”开幕式圆满举行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推动“艺术+科技”创新实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推动“艺术+科技”创新实践落地,由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中国社会艺术协会主办,北京舒勇美术馆承办的“何以梦圆——赵冰二维码科技艺术展”开幕式于2025年9月28日下午在北京舒勇美术馆隆重举行。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副政委兼西部战区空军政委舒清友中将,全国政协委员、中部战区原副司令员张义瑚中将,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成员李君如,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室原党组书记、主任、华鼎国学基金会理事长高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杨万明,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阎京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潘毅琴,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中国民间商会原副会长邱小平,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曾任中国驻爱尔兰大使徐建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原校长马金旗少将,原武警水电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张彦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空军副政委秦建辉少将,陶大鹏少将,军旅作家、著名军事作家徐生,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委员、副秘书长、科技专门委员会主任张旭,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委、研究室主任王汝芳,全国政协委员、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原主任吕国泉,中国统一战线杂志社总编辑杨得志,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邱运华,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北京市委副主委、中国广播艺术团原团长刘学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许宁,全国政协委员、植物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戚益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郭媛媛,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最高人民法院四届特约监督员张广汉,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建工修复公司副总经理李书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王灿龙,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图书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办公室主任马静,全国政协委员、航天科技一院工艺师、全国劳动模范刘争,丝路规划研究中心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心主任(秘书长)刘颖冰,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合作发展部主任阮毅,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蔡宇,中国新闻社副社长、副总编辑,《中国新闻周刊》社长、《智族》杂志社长夏春平,民进大兴区工委副主委、大兴区政协常委王其明,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扬,北京城乡集团副总经理陆文,航天一院数控加工技术研究室主任、研究员、2024宇航领域最美科技工作者、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劳动模范赵洪杰,中国科学院委员会副秘书长梁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林蔚然,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监察委员会特约监察员厉彦虎,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理事长焦宏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研究员、奥林匹克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宿志鹏,中国国家画院艺委会委员、美术馆馆长李虹霖等近百位全国政协委员、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文化艺术与科技界代表及航天领域的优秀工作者。

开幕式由舒勇美术馆馆长马君主持。她首先介绍了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和嘉宾,随后邀请大家一同欣赏了《赵冰二维码科技艺术展》专题视频,全面呈现展览的创作理念、艺术探索与技术表达。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湖南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执行主席舒勇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本次展览是“艺术+科技”深度融合的一次大胆尝试,也是新时代以群众喜闻乐见方式弘扬主流价值、增强文化自信的生动实践。他期待通过此类跨界创新,激发更多公众对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的关注与共鸣。

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徐建国在发言中指出,“何以梦圆”展览打破了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之间的壁垒,为文化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亟须更多此类将东方智慧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作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主流价值、弘扬科学精神。同时他特别提到,艺术对航天精神的诠释具有独特感染力,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跨界合作,实现科技成果与文化表达的双向赋能。

展览创作者、国务院参事室原党组成员、副主任赵冰分享了创作体会。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文化强国建设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聚焦“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主题,探索性地将二维码作为艺术语言形式进行创作,主要考虑到其兼具技术工具属性与文化符号意义,而且是全球通用的技术“世界语”,不仅赋予艺术创作无限可能,更有助于不断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力和中华文明影响力。

赵冰强调,此次展览聚焦“中国梦”鲜明主题,将上百个二维码与绘画、雕塑、影像、装置艺术等有机融合,并辅以史料、实物及声光电、AI等前沿技术,打造了跨越时空的场域,以数字文明记忆装置二维码讲述伟大梦想。这些作品力求以贯通古今、融汇中外的叙事体系阐释宏大主题,展现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宏伟画卷,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使广大观众在观展和扫码互动中沉浸式感受中国精神、文化自信、文明互鉴、命运与共、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助力凝心聚力同心共圆中国梦。

在热烈的掌声中,赵冰向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刘争创新工作室”赠送其综合材料艺术作品《逐梦九天》。该作品寄托着对工作室团队弘扬航天精神、不断攀登科技高峰、为建设航天强国贡献智慧力量的美好祝愿,也表达了以艺术之力助力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决心与信念。刘争代表工作室郑重接过这份特殊的礼物,并表示,这件艺术品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更是激励团队持续创新的精神动力。他将珍藏这份来自艺术界的深情厚意,进一步激发青年技术人员的使命感与创造力,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随后,在赵冰的引导下,嘉宾们有序参观展览。本次展览作品突破二维码在物流追踪、移动支付等领域的实用属性,将数字技术与视觉美学深度融合。以高度秩序化的黑白矩阵为载体,作品既暗藏中国传统宇宙观中“制器尚象”的造物法则,又展现现代编码技术的精准魅力。部分作品形似《周易》六十四卦在数字文明中的投影,部分融入中国古代碑文篆刻的对称之美与西方建筑彩色玻璃花窗的绚丽感。扫码后,还能链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对话、历史性新闻片段等多元内容。嘉宾们在“扫码解谜”的互动体验中,感受技术与人文的深层共鸣,触摸新时代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精神脉络。参观过程中,嘉宾们不时驻足讨论,对作品所呈现的跨文明对话视野与“熵减美学”理念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典范之作。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年底。通过展览,不仅让更多人领略到二维码艺术的独特魅力,更搭建起文化、科技、航天等领域深度交流与协同创新的平台。未来,北京舒勇美术馆将继续坚持以“艺术+科技”为核心方向,策划推出更多优质展览与公共项目,积极探索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为推进文化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