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宝武纪检监察组通报六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其中一起涉及宝钢股份原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胡宏的违纪违法案件引发广泛关注。这不仅是一起典型的“由风及腐、风腐一体”案例,更再次敲响了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警钟。
据通报,2019年至2024年期间,胡宏在担任宝钢股份多个重要职务期间——从营销中心总经理到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本应以身作则、严守纪律底线,却在权力和诱惑面前逐渐失守。他先后多次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赠送的奢侈品包、手机、海鲜等礼品,折合人民币达2.44万元;更为严重的是,他还多次接受由管理服务对象安排的宴请,并携家人参与由对方支付费用的旅游、住宿活动,将公权力异化为个人享乐的工具。
这些行为看似“小事小节”,实则危害深远。收受礼品、接受宴请和旅游安排,表面上是“人情往来”,实则是权力寻租的前奏,是“围猎”与被“围猎”的典型表现。胡宏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屡次突破纪律红线,最终从“小贪”滑向“大腐”,其问题不仅限于作风层面,更牵涉严重职务违法犯罪,目前已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胡宏曾是宝钢体系内备受瞩目的高管之一,拥有复旦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职业履历光鲜。然而,正是这样一位“高学历、高职位”的国企干部,在利益诱惑面前未能守住初心,把企业资源当作个人“人脉资本”,将管理服务对象变成“私人供奉者”,严重损害了国有企业形象和国有资产安全。
胡宏 资料图
此案也暴露出个别国有企业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仍存在薄弱环节:权力运行监督机制不够严密、对“关键少数”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日常监督存在盲区、“四风”问题隐形变异、由风及腐的演变路径依然清晰。
值得注意的是,胡宏案并非孤立事件。近年来,从金融系统到能源央企,多起高管落马案件均呈现出“先破纪、后破法”的共同轨迹——从一顿饭、一份礼开始,逐步演变为权钱交易、利益输送,最终走向犯罪深渊。
当前,党中央反复强调“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金融腐败”“持续深化整治‘四风’问题”,胡宏案的查处正是这一决心的生动体现。无论职位多高、资历多深,只要触碰纪律红线,必将受到严惩。
对此,有关专家指出,国有企业必须进一步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健全“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机制,强化对重点岗位、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同时,要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紧盯“四风”新表现、新动向,特别是对“吃喝风”“送礼风”“旅游风”等隐形变异问题保持高度警惕,做到早发现、早纠治。
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国企领导干部,应以胡宏案为镜鉴,清醒认识到“堤溃蚁穴,气泄针芒”,任何对纪律的轻视和侥幸,终将付出沉重代价。唯有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才能真正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斗争没有休止符。胡宏案的通报,既是一次警示,更是一次宣示:中央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谁敢触碰,谁就必须付出代价。
(声明:文中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因图片使用侵犯了他人的版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核实并依法更正、删除或作其他合理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