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将领给紧急叫回本土开会。完全就是在被训话。
800名驻守全球的美军高级将领刚回本土开完会,多名将领宣布辞职了,特朗普对美国战争部长怒吼,下令在委内瑞拉附近开火。那么美军高级将领接连请辞,释放出什么信号?
9月30日,近800名美军高级将领齐聚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匡蒂科海军陆战队基地。五角大楼对此解释为“战略部署会议”,但现场更像是一次政治宣誓仪式。主角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他的“新战争部长”赫格塞思,两人一唱一和,言语中充满警告意味。赫格塞思宣布全面改革军制,特朗普则放话:“不认同我理念的军官,可以离开。”
结果,这句话很快变成现实。会议结束不过数小时,空军全球打击司令托马斯·布西耶尔宣布退休,理由是“个人与家庭原因”。两天后,特种作战司令布莱恩·芬顿紧随其后递交退役报告,而几乎同一时间,海军部办公厅主任乔恩·哈里森被解职。美军的指挥链像被剪断的电路,闪出一串火花,外界形容,这是美国军界几十年来最具震动性的“连锁反应”。
美军上个月试射4枚潜射洲际导弹。
尤其是,全球打击司令部的离职令人震惊,要知道该部门掌管着美国全部核打击力量,洲际导弹、战略轰炸机、核潜艇。布西耶尔的突然离任,让核安全的指挥链出现真空。目前代理指挥的中将几乎没有核战略背景,这意味着在发生危机时,美军的“最后按钮”可能落入未经磨炼的手中。对一个拥有6000枚核弹头的国家来说,这样的空缺是危险的。
从中也能看出来,这次美军将领的辞职潮释放四大信号:美军政治化风险加剧,核安全体系动荡,军内理念冲突尖锐,职业伦理体系受损。它不仅是人事变动,更是美军专业精神与政治权力之间的一次制度性碰撞,标志着美军正步入高度不稳定的转折期。
赫格塞思是主持人出身,需要在美军中树立威信。
正是如此,导致美国战争部长赫格塞思本人也陷入争议,他上任时被批评没有管理经验,还被揭出酗酒和歧视女性的历史。如今他成了特朗普最倚重的“战争部长”,甚至在10月初带领三千多名军人打破“集体俯卧撑世界纪录”。
讽刺的是,就在这场“肌肉秀”之后,他在白宫被特朗普当场怒吼。据美媒报道,特朗普对他“未完成任务”极度不满,当场拍桌训斥。赫格塞思事后自嘲说:“总统是老板,如果你做得不够好,他会让你知道。”外界猜测,所谓“任务”,很可能与近期对委内瑞拉的军事行动有关。
10月5日,美国海军在委内瑞拉近海击沉一艘船只,称其涉嫌运毒。特朗普在演讲中宣布,美军将继续扩大行动,必要时对陆上目标发动打击。听起来像是“反毒行动”,但熟悉美军逻辑的人都知道,这更像是一次“借口出兵”的试探。委内瑞拉并非美国新敌人,但在特朗普看来,只要能转移国内矛盾、塑造强硬形象,任何目标都能成为靶子。
问题在于,这种“展示武力”的方式越来越失控。赫格塞思声称自己“拥有所有必要授权”,可以在加勒比海对“任何可疑目标”发动袭击。这种表述几乎是在绕过国会授权。美国法律专家警告,这违反了国际法,也可能让美军陷入新的地区冲突。更糟的是,五角大楼至今未能提供任何证据证明被击沉的船只确实载有毒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已公开谴责美方行动,并警告这种挑衅“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美军在加勒比海集结,跟委内瑞拉火药味十足。
从外看,美国在展示力量;从内看,美国在消耗体系。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军机构从“国防部”改名为“战争部”,象征着政治化倾向进一步强化。赫格塞思提出的新政策几乎推翻了过去几十年的多元化与职业军制,取而代之的是“忠诚优先”。他要求所有将领每年两次体能测试,取消性别区分,并公开批评肥胖军官“可耻”。看似纪律整顿,实则是一种权威展示。数据显示,美军现役人员中近七成被归为“超重或肥胖”,而体能改革显然只是个幌子,真正的目的,是筛掉“不顺从”的军官。
而特朗普的逻辑并不复杂。他需要一个听话的军队,来支撑他在国内政治斗争中的权力基础。明年大选在即,他面临的对手不仅是民主党,还有党内保守派的质疑。通过这场大会,他一箭三雕:逼退异己、强化忠诚、制造舆论热点。然而代价同样显而易见。军队的专业性被掏空,美国的战略威慑力被削弱,国际社会对美方的信任进一步下降。就连美国前防长马蒂斯都公开表示:“当军队讨论的焦点不再是威慑外敌,而是内部对抗时,美国霸权的终结就已经开始。”
从地缘角度看,美国此刻的焦虑不是假象。乌克兰战局陷入僵持,中东局势摇摆不定,亚太地区又充满不确定性。特朗普需要在外交上“制造存在感”,而委内瑞拉就是最容易出手的对象。南美国家对美政策长期反感,委内瑞拉更是“老对头”,打击它既能展示强硬,又能避免与大国直接碰撞。但这类“转移矛盾”的做法,只是短期止痛药。美国的真正问题,在内部。政治撕裂、军队分化、权力集中,这些因素叠加,让美式民主陷入一种“可控混乱”。
至于,赫格塞思与特朗普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反映了这种权力模式的脆弱。特朗普的怒吼不只是情绪,更是焦虑的外化。他知道,美军不是铁板一块;他需要清洗、重组、再掌控。这就是为什么,在大批将领离职后,他依然坚持召开第二轮“高层忠诚会议”。在这样的体制逻辑下,职业将领成了政治工具,而政策成了个人意志的延伸。美国正在失去它赖以维持全球影响力的那种“制度自信”。
特朗普比较短视,只注重眼前的利益。
从这场会议到辞职潮,再到“下令开火”,整个过程其实是一条清晰的逻辑线:政治介入军事、军事反噬政治、外部行动掩盖内部危机。这种循环已经让美国陷入一个危险的漩涡。特朗普在短期内可能得分,但长期来看,他削弱的是美国自己。历史一再证明,当政治家试图把军队变成私人工具时,代价往往是体系的崩塌。
古人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里讲“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意指军心若乱,则万人如散沙,今日美国的乱象,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好,关注小彻,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