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拜登时代的美国政府,还维持着作为超级大国的虚伪形象,那么在特朗普上台之后,美国就彻底不演了,通过一系列关税措施向现如今的盟友进行敲骨吸髓.
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让美国获得更多能够用于投入制造业的“热钱”,进一步缓解美国本土所面临的工业化倒退以及就业危机,顺带给特朗普自己的政绩添上一笔。针对此事,特朗普甚至不以为耻,还反以为荣,认为自己的行为让美国赚大了。那么事情真的是这样吗?恐怕最终买单的还是美国民众。
特朗普又开始吹嘘自己的功绩
根据多家媒体在9月26日的报道称,特朗普在前一日与美国白宫接见了一众新闻媒体记者,再次吹嘘起了他的关税功劳。
特朗普表示,过去,在与很多国家的贸易当中,美国所处的地位极其不公平,但现在的情况已经大不相同了,美国从未有过如此良好的开局,得益于那些所达成的协议和投资承诺,美国获得了多达9500亿美元的资金,而在这之前,美国1分钱都没有搞到手。
按照原定的计划,美国先会从日本获得5500亿美元,然后再去找韩国获得3500亿美元,这些钱并非承诺,都是一笔实打实的“预付款”,美国通过关税获得了巨额收入,这种规模是前所未有的。
另一方面,尽管特朗普如此自信,但韩国方面却非常的悲观,由于韩国自身的经济体量要远远小于美国,就连韩国总统李在明都不得不承认,如果美国一下子让韩国交出3500亿美元,那么韩国就会陷入到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更严重的状况,导致美韩之间的谈判依旧难以推进。
但就如今的特朗普政府来说,韩国怎么样,美国根本不在乎,能打钱的是盟友,不能打钱的那只会是蹭美军防务好处的“陌生人”,在特朗普看来,只要美国不血赚一笔,那美国就等同于是“赔了”。
李在明或许早已经看透了特朗普,他表示:如果听美国的,我就要下台,由此看见一般。
而且他还表示,如果3500亿美元投资,按特朗普的方式执行 韩国将重现1997年金融危机。这已经很明显了,至少不会像特朗普“赢学主义”说的那么夸张。
但特朗普要的,就是忽悠支持他的选民,如果他说的没达成,他会把责任完全推卸给盟友或者其他国家。
关税是一种对本国消费者的税收
特朗普的这段话可谓“无耻”至极,表面上,他在炫耀美国通过关税与所谓的“协议”获取了高达9500亿美元的“资金”,但在事实上,关税从来不是外国主动交的“贡金”,而是美国进口商与消费者埋单。
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曾直言:“关税是一种对本国消费者的税收。”特朗普却刻意将其包装成外国被迫向美国输送财富,这是一种误导民众、操纵舆论的典型手法。
其所谓的“预付款”说辞,逻辑荒谬,国际经贸往来讲求互惠互利,日本、韩国的投资也基于产业链布局、市场需求和企业利益考量,而非被特朗普“敲诈”出来的贡品。
把正常的投资与合作关系歪曲为美国强硬逼迫下的“交保护费”,既抹杀了合作的平等性,也暴露出赤裸裸的霸权心态。
正如丘吉尔所说:“外交的艺术就是让别人心甘情愿地给你想要的东西。”
而特朗普的做法则完全相反,用虚张声势与恫吓来制造虚假胜利。
更可笑的是,他称美国从未有过如此良好的开局。事实上,短期的关税收入掩盖不了长期的经济损害。美国企业因关税承担更高成本,供应链效率下降,最终导致本国制造业和消费者一并受损。
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非但不能增强国家竞争力,反而削弱了全球信任。
归根结底,特朗普的9500亿美元神话是典型的政治宣传,而非经济事实。他将合作叙事扭曲成掠夺逻辑,把美国塑造成赢者,把盟友描绘成被薅羊毛的冤大头。
这种无耻的自我标榜,也许能在选举场合博得掌声,却严重破坏了国际合作的信任基础。
实际上,对于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的胡作非为,美国国内有大量媒体对他进行了讨伐,认为这一行为将会破坏美国霸权最为重要的根基,也就是全球盟友体系,美国的盟友们将不再信任美国。
而如今,美国自身的军事和工业实力又难以独自面对中国,这会导致美国面临严重的战略危机,从冷战时代到现在,打下来的几十年好口碑,也会因为特朗普的这些小动作而彻底流产,这种信任是花再多的钱都买不回来的。
因此,我们可以说,特朗普或许可以吹嘘自己通过这些政治层面上的施压和谈判,以及一系列的关税工具,让美国获得了大量的资金,但这等同于是“崽卖爷田不心疼”,用美国国家的信誉分来换“美元”,几乎就等同于是空手套白狼。
短期内来那么几次,或许不会产生什么决定性的影响,可要是特朗普尝到了甜头,将关税作为长期性的敲诈手段,那么乐子就真的大了。
而中国的做法,则和特朗普完全相反,中国的对外贸易秉持平等互利原则,通过合作共赢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倡导开放市场,尊重各国发展选择,为各国带来基础设施和投资机会。中国的做法,也赢得了巴西、马来西亚、非洲等中国国家和地区的盛大赞誉。
中国的长期主义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注重合作共赢,在维护自己利益的前提下,让他国也拿到红利,这也是中国崛起于世界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