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沉默的荣耀》在海峡对岸也非常火爆。
台北图书馆里,一本叫做《东海情报组档案汇编》的图书,预约借阅已经排到了2026年2月。
这个“东海情报组”,就是吴石等烈士组成的中共地下党小组。
然而,台湾群众越想唤醒这段记忆,蓝营和绿营就越坐不住。
对,你没看错,是蓝营和绿营,双双破防了。

比如,在岛内的一期节目中,国民党评论员赵少康抱怨说,怎么绿营把这些资料都公开了,过了这么久,到现在还在纪念“匪谍”。
话里话外的意思很明显,国民党那些不光彩的黑历史,被直接拿出来拍成了电视剧,这让蓝营多没面子啊。
赵少康又接着讽刺说,这800多人,已经被大陆定为烈士,民进党却要为他们平反,到底是怎样,不是很矛盾?

其实,揪住国民党当年在岛内搞“白色恐怖”,到处抓人杀人的时代,动不动就拿出来当鞭子抽国民党一下。这也属于民进党的一贯伎俩。
当然,民进党也从来不是个尊重历史的群体。
有关这段历史,民进党显得非常荒唐和矛盾。
为什么这样讲呢?咱们接着往下看。
因为,早期潜伏在台湾的那些秘密人员,原本就是冲着解放台湾统一祖国去的。
遗憾的是,金门作战的失利导致解放台湾的计划暂时搁浅。再加上蒋介石当局极为疯狂的白色恐怖,特别是当蔡孝乾叛变之后,我党决定紧急撤回一部分特工,其中就包括了地下交通员朱枫同志。

1950年2月,朱枫原本已经从台湾撤到了舟山。
家乡就在眼前,但在最后关头却被谷正文的手下抓回了台湾(此时的舟山仍由国民党军队占据)。
朱枫的特别通行证上,有时任台伪政府国防部副总参谋长吴石将军的签字。
就这样,吴石也暴露了。
实际上,关于这个签字的风险,吴石早有预知,但他为了朱枫的安全返回,毅然赌上了自己的性命安危。
这里多说一句,在真实的历史上,吴石将军的牺牲,也跟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有很大关系。

毕业于保定陆军军校第三期炮兵科的吴石,属于国军保定系的重要成员。
虽然后来大家更熟悉的似乎是黄埔军校,但要放在那段岁月中,起点更高,更正规专业的“保定系”,心里都是有一份傲气的,比较瞧不上速成班式的“黄埔系”。

不过,国民党跑到台湾后,在各种排挤和权力斗争中,“保定系”群体日渐衰败。
但即便如此,“保定系”的军中大佬,还是有一定话语权的。
按照后来台湾省的解密资料,军方曾试图放吴石和陈宝仓两位保定系的高级将领一条生路。让朱枫和吴石的副官聂曦顶罪。
最开始,由蒋鼎文、韩德勤、刘咏尧组成的审判三人组给吴石将军判的是死缓。周至柔代表国防部也当面请求蒋介石“念及革命旧情”留下吴石的性命。
但搁不住,蒋介石就是一心要杀吴石,直接改了法院判决,亲自判处吴石、陈宝仓死刑。

根据目前两岸公开的资料。朱枫的中共地下党身份没有问题,但尚无证据完全肯定,吴石将军和陈宝仓将军都是中共地下党员,或许并不排除他们只是心向我党的地下情报人员。
还有吴石的副官聂曦,这位就义前微笑赴死的烈士,被推测极大可能是中共地下党。

1950年6月10日,聂曦和吴石、陈宝仓、朱枫三人一起,在台北马场町刑场遇害。
聂曦的妻子高秀娟和孩子都留在大陆,没有跟他去台湾;朱枫的继女吓得举家迁走改名换姓。
所以,这两位烈士的遗骨无人认领,一度被扔在了无人纳骨区半个多世纪。

朱枫赴台是以华东局交通员的身份从事地下工作的,所以在她牺牲的第二年,其子女就享受到了烈士家属待遇。
而吴石的后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吴石牺牲之时,他的夫人王碧奎也一同被捕,家中只剩下了16岁的女儿吴学成和7岁的儿子吴健成。

在保定系同僚的奔走下,王碧奎最终被放了出来,但母子三人的生活却陷入了异常艰难的境地。
吴学成被迫辍学,找正式工作没有人敢接受,她只得每天在台北街头摆摊做缝补、擦鞋的零活,供弟弟读书。不到二十岁,吴学成就匆匆嫁人。
吴健成后来去了美国留学,定居在了那里,并把母亲王碧奎接去了美国同住。
除了吴学成和吴健成,吴石和王碧奎还有一双儿女因为学业而留在了大陆。
联络人告吴石留在南京和上海读大学的长子吴韶成和长女吴兰成,要他们一定保守秘密。除非实在有需要,华东局台湾工作委员会可以对他们兄妹的身份出具纸质证明,但是最好不要。
结果吴韶成兄妹真就很老实的在家庭出身一栏填写“国民党旧军官”。
甚至在毕业分配这样关键的时刻,也没有找有关部门给他们开相关证明。
1952年长子吴韶成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南冶金局,此后就定居了郑州。
可是,到了长女吴兰成大学毕业的时候,当时的社会就很在乎“家庭成分”了。
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的她,被分配到了冬天零下40度的内蒙大兴安岭的牙克石林场医院。
但即便在这片苦寒之地,吴兰成大夫也干的兢兢业业,拥有很好的口碑和威望。
直到1973年,吴石的烈士身份才得以正式公开,吴韶成兄妹获得了迟到23年的烈士遗属待遇。

吴韶成退休前已经是厅级干部,还担任过人大代表。
吴兰成后来被调至中国中药科学院,做过北京市政协委员。
1993年,王碧奎在美国逝世。
1994年,吴韶成将父母的骨灰迁到了福建老家安葬。

相比之下,台湾省那边的“平反”就显得有些滑稽了。
2000年民进党第一次上台后,站在打倒国民党的立场上,民进党当局把所有“白色恐怖”时期被杀害的人,统统追定为暴政的受害者,几乎全部给予平反,外加现金补偿。
民进党当局曾经提出要给吴石的家属600万台币补偿。
然而,吴石的四个子女无论身处何方,均表示了明确的拒绝——因为,这种“平反”和“抚恤”的性质,和父亲的初心,完全就不是一回事。
他们这群烈士,是为了真正的信仰而牺牲的,和岛上的那些政客们的内斗完全不同,英雄的信仰和尊严,更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

更有意思的是,正如开头说的那样,《沉默的荣耀》播出后,一些台湾省的民进党人士也直接破防了。
20多年前,民进党为了斗国民党,说这些为了祖国统一而牺牲的人是“值得补偿的正义之士”,公开承认了英雄事业的正当性,专门给他们进行了“平反”和抚恤。
然而,如今的民进党又在大张旗鼓的搞“两岸分裂”。
很明显,民进党自己前后说的话,全是自相矛盾的,无论怎么解释,都很打脸。
他们想反驳,甚至都没有任何拿出手的理由。
比如,绿营里的那个满口放嘴炮的王世坚。
他爸爸王明德在台大读书的时候,曾是个积极向组织靠拢的进步青年,后来因为没遵守纪律,拿着进步报纸炫耀,结果暴露被抓,然后就叛变了。
那么,王世坚就很纠结了。
承认老爹是叛徒吧,面子上挂不住。
可要说他爸是心向共产党的进步青年吧,那更不行,跟他现在的深绿立场完全冲突。
你看,一部电视剧,就能把岛内各派系政客的这种“选择性正义”照得明明白白....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和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