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能源部长克里斯・赖特在接受 CNBC 电视台采访时明确表态,美国正计划在欧洲能源市场上全面取代俄罗斯的地位。这一表态背后,是俄乌冲突后欧洲能源格局的深刻变革 —— 自欧盟对俄能源实施多轮制裁以来,欧洲各国长期依赖的俄罗斯能源供应稳定性大幅下降,能源安全焦虑持续升温,这也为美国扩大能源出口创造了关键机遇。
赖特在采访中直言,当前欧洲市场对美国的核心诉求十分清晰,即 “彻底完成对俄罗斯天然气的替代”。为响应这一需求,美国的策略并非单一领域发力,而是覆盖多类能源产品:除了持续扩大液化天然气(LNG)的出口规模,还将进一步增加原油及成品油的供应。要知道,欧洲曾是俄罗斯能源的 “核心买家”,仅天然气一项,俄罗斯此前就占据欧洲进口量的 40% 以上,如今这一巨大的市场缺口,正成为美国能源企业眼中的 “战略蓝海”。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野心不止于传统化石能源。赖特进一步透露,美国的长期目标是向欧洲输出核能技术与新型核反应堆,这意味着美国希望在欧洲能源转型的进程中,从 “短期能源供应商” 升级为 “长期技术合作伙伴”。这种布局不仅能巩固美国在欧洲能源市场的份额,还能通过技术绑定,加深与欧洲国家的能源合作黏性,进一步挤压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对于欧洲摆脱俄罗斯能源依赖的时间表,赖特表现出十足的信心。他明确指出,“到 2027 年 1 月 1 日,俄罗斯天然气将彻底无法进入欧洲市场”。这一判断并非空穴来风 —— 近年来,欧洲多国加速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一方面大力建设 LNG 接收站以扩大进口渠道,另一方面加大可再生能源投入,逐步降低对化石能源的整体依赖。美国正是看准了欧洲的这一转型需求,试图通过持续的能源供应支持,巩固双方的合作关系。
事实上,抢占俄罗斯的能源市场份额,早已成为美国的全球能源战略重点。此前,赖特就曾公开表示,美国计划成为亚洲国家的关键油气供应商,目标同样是替代俄罗斯在亚洲能源市场的地位。为实现这一目标,美国政府正积极与印度、日本、韩国等亚洲主要能源进口国展开谈判,通过提供长期供应合同、灵活定价机制等方式,吸引更多亚洲买家选择美国能源产品。
从欧洲到亚洲,美国的 “能源替代计划” 背后,既是对全球能源市场份额的争夺,也是其重塑全球能源秩序的重要尝试。而对于俄罗斯而言,如何在失去部分传统市场后,开拓新的能源合作渠道、维持能源出口的稳定性,将成为未来几年面临的重要挑战。这场围绕能源展开的全球博弈,无疑将对世界经济格局与地缘政治走向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