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赵光发:刘建——凝固音乐的水墨诗人,当代山水的重构者(2025年8月25日)

当歌德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时,他或许不曾想到,数百年后有一位中国画家将以水墨为媒介,将这句哲言演绎成一场横跨东西方的艺

当歌德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时,他或许不曾想到,数百年后有一位中国画家将以水墨为媒介,将这句哲言演绎成一场横跨东西方的艺术壮游。刘建【0050】,这位生于安徽、成于京华的当代山水画家,用四十余年的艺术实践重新定义了"山水"的边界——在他笔下,建筑不仅是空间的诗,更是时间的画;水墨不仅是传统的延续,更是现代的叩问。

一、笔墨溯源:从徽派民居到环球建筑

1960年生于安徽的刘建,其艺术基因中深深烙印着皖南水乡的黑瓦白墙、小桥流水。正如邵大箴所言:"安徽民居是他最早的艺术启蒙老师。"那些错落有致的马头墙、斑驳陆离的砖雕木刻,不仅塑造了他对空间结构的敏感,更奠定了他对黑白灰美学体系的原始认知。

早年版画创作的经历,成为刘建艺术语言的重要转折点。版画的刀法逻辑与黑白构成,与传统水墨的渲染皴擦意外地在他笔下融合——刀痕化为笔触,印痕转为墨韵。这种"以版入墨"的跨界实验,让他的水墨建筑既保有传统笔墨的意趣,又充满现代构成的张力。周韶华敏锐地指出:"他从版画过渡到水墨是自然转变,但更是有意识的艺术重构。"

二、艺术历程:从美协到国家画院的学术跨越

刘建的艺术生涯呈现出清晰的学术轨迹。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办公室主任、研究部主任的经历,使他对中国美术的整体生态有着深刻理解;后任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委员会秘书长、委员,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这一转变标志着他从艺术管理到学术深耕的转型。

现任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国画院副秘书长、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人社部中国人才研究会书画人才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进口博览会艺术委员会委员等多重职务,体现了他在美术界的广泛影响力。同时担任安徽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客座教授,彰显了其艺术教育方面的贡献。

三、凝固的音乐:欧洲建筑的水墨转译

2009年前后,刘建的足迹遍布罗马、威尼斯、巴黎、科隆、莫斯科。面对哥特式教堂的尖拱、巴洛克宫殿的繁复、文艺复兴广场的对称,他没有简单地进行素描式写生,而是以东方哲思解构西方建筑的精魂。

在《科隆大教堂》(2009)中,他用凌厉的直线切割空间,以浓墨重彩勾勒飞扶壁的升腾感;在《布拉格·真理终将胜利》(2013)中,他将哥特式塔楼化为墨色交响,让观者仿佛听到管风琴在纸间轰鸣。周韶华评价这批旅欧作品时感叹:"他不仅追求建筑的形式美,更开掘出文化历史的亮点…这是最有创意的新山水画。"

尤为难得的是,刘建避免了西方焦点透视的束缚,以中国画的散点视角重构空间。威尼斯水城的倒影、塞纳河畔的晨雾、莫斯科红场的积雪,都被转化为水墨的氤氲气象。这种"以中化西"的尝试,恰如他自己所言:"水墨的本质是写意,写意的本质是写心。"

四、黑白灰的哲学:形式语言的现代性探索

刘建艺术的独特性,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对黑白灰体系的极致运用。在他看来,黑是重音,白是休止,灰是过渡——三者共同构成视觉的韵律节奏。

在《皖南老巷》(2014)中,他用大块留白表现阳光倾泻,以焦墨枯笔勾勒墙垣肌理,灰调的瓦片如音符般跳跃;在《蒲甘》(2012)中,他将缅甸佛塔群转化为墨色梯度,让金色佛国在水墨中获得新的生命。邵大箴精准概括道:"他得心应手地处理黑白灰的层次,在墨色交错中形成独特色调效果。"

这种语言体系的形成,既受益于版画的黑白训练,更源于对中国画本质的深刻理解。正如尼玛泽仁所言:"刘建的艺术不是直白,是暗喻,是幻觉,是生命与诗的交响。"在他的画中,没有纯粹的写实,只有经过提炼的意象;没有僵化的传统,只有流动的当代。

五、艺术成就:从全国美展到国际视野

刘建的艺术成就早在1980年代就已获得认可,作品荣获"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铜奖,"纪念建军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佳作奖,鲁迅版画奖等重要奖项。这些荣誉见证了他从版画到水墨的艺术跨越之路。

作品由中国美术馆等国内外美术、博物馆收藏,体现了其艺术创作的专业认可度。从皖南民居到世界建筑,从传统水墨到当代表达,刘建完成了从地方性到全球性的视野拓展,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水墨建筑美学体系。

六、城市山水:传统画科的当代拓展

当大多数山水画家仍在描摹崇山峻岭时,刘建已将视角转向人类聚落——村庄、小镇、都市。他的"城市山水"系列,打破了山水画与界画的界限,为传统画科注入了现代性思考。

《柏林记忆》(2013)中,勃兰登堡门不再是地标建筑,而是历史沧桑的见证者;《风帆之都奥克兰》(2013)里,帆船与天空线构成动静相宜的韵律;《耶路撒冷》(2013)则用颤抖的笔触勾勒出圣城的悲怆与神圣。这些作品不仅拓展了山水画的题材边界,更重新定义了"山水"概念——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当代已然转变为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对话。

刘建对此有清醒认知:"山水画不能止于摹古,而应关注当代人的生存状态。"他的实践印证了周韶华的预言:"中国山水画仍有发展革新空间,关键要以当代视角继承传统。"

七、艺术伯乐:推举新人的公益情怀

作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刘建的另一重身份往往被人忽视——艺术生态的培育者。自2014年起,他先后向中艺平台推荐百余位艺术家,其中各省美协主席、副主席超50人,硕士生导师、教授超70人。这份名单读来宛如中国画坛的名家谱系。

中艺平台授予他"十大艺术伯乐"之首的荣誉(全球编码0050),不仅因其慧眼识才,更因其无私推举。在艺术市场化的今天,这种不计利益、唯才是举的胸怀,恰如其画作中的人文关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艺术家的精神维度。

八、水墨新境:在传统与当代之间

纵观刘建的艺术历程,可见清晰的演进轨迹:

1980-1990年代:以版画语言探索徽派民居,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铜奖

2000-2010年代:转型水墨,拓展至城市山水与海外建筑

2010年代至今:融合中西,建立个人化的黑白灰美学体系

2014年在深圳画院举办的"凝固的音乐——刘建水墨建筑画展",可视为其艺术思想的集中呈现。展览中既有《尼罗河畔》的异域情怀,也有《皖南老巷》的乡愁记忆;既有《圣彼得堡》的宏伟叙事,也有《残骨》的生命哲思。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刘建对"大家"称谓的谦逊态度。2024年10月与我微信交流时,他特意强调:"用'当代山水画家'即可,不必称'大家'。"这种自我定位,恰与其艺术追求形成微妙呼应——不慕虚名,但求实质;不标榜流派,但开创新境。

结语:重构山水的当代意义

刘建的艺术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传统画科当代转化的成功范例。他以建筑为切入点,以水墨为媒介,以跨文化视野重新诠释了"山水"概念。在其笔下:

山水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人文空间;

水墨不仅是材料技法,更是思维方式;

传统不仅是继承对象,更是创新资源。

周韶华八年前的期待今日已成现实:"刘建以全新视角呈现出中国山水画的全新境界。"当我们将他的《皖南老巷》与《科隆大教堂》并置,会发现东西方文明在水墨中达成了神奇的和解——黑白的纯粹性超越了文化差异,结构的平衡感沟通了人类共感。

或许正如尼玛泽仁所言,刘建确是"人类共同遗产长河中的苦旅者与先行者"。他的艺术旅程尚未结束,而他对当代山水的重构,已然为中国画开辟出一条值得追随的新途。

【参考文献及资料】

周韶华《在开放的结构中发展传统山水画》(2008)

邵大箴《刘建的水墨天地》(2014)

中艺平台全球艺术家编码0050系列文献

"凝固的音乐——刘建水墨建筑画展"学术资料

尼玛泽仁《在人类共同遗产长河中的苦旅者》(2014)

【中艺平台】刘建【全球艺术家编码0050】作品雅赏(20210117)

【中艺平台】刘建【全球艺术家编码0050】作品鉴赏(20210126)

中艺平台2024年度艺术伯乐|0050-1241-1814-1826-1833-1878-2128-2848-2860-3307

中艺平台|十大城市山水画家【0050-1452-1822-1826-2138-2842-3140-3188-3258-6688】

【艺术伯乐】探源【3445-3359-3258-3235-3209-3178-2860-2842-2160-1241-0050】

中艺平台(山水画家)【0022-0050-0296-0618-1533-1762-1814-1826-1833-2360】

【中艺平台】刘建【全球艺术家编码0050】作品雅赏(2021年01月17日)

【中艺平台】刘建【全球艺术家编码0050】作品鉴赏【1573】(2021年02月5日)

【中艺平台】刘建【全球艺术家编码0050】作品鉴赏(2021年01月26日)

画家刘建——作品欣赏

画家刘建——作品点评(周韶华)

画家刘建——世界巡游

——此文谨献给在传统与现代间架桥的探索者,愿水墨精神永续流传。

刘建作品编号【0050-002】雅赏

刘建作品编号【0050-003】雅赏

刘建作品编号【0050-004】雅赏

刘建作品编号【0050-005】雅赏

刘建作品编号【0050-006】雅赏

刘建作品编号【0050-007】雅赏

刘建作品编号【0050-008】雅赏

刘建作品编号【0050-009】雅赏

刘建作品编号【0050-010】雅赏

刘建作品编号【0050-011】雅赏

刘建作品编号【0050-012】雅赏

刘建作品编号【0050-013】雅赏

刘建作品编号【0050-014】雅赏

刘建作品编号【0050-015】雅赏

刘建作品编号【0050-016】雅赏

刘建作品编号【0050-017】雅赏

刘建作品编号【0050-018】雅赏

刘建作品编号【0050-019】雅赏

刘建作品编号【0050-020】雅赏

刘建作品编号【0050-021】雅赏

【声明】除有特别标注外,本文(及/或插图、配乐、摄影及摄像作品)之著作权由赵梅阳所有。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任何刊物、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形式发表或发布。

[Statement] Except when specified, all rights of this article (including illustrations, soundtracks, photography and video works, etc) are reserved by the authors, Zhao Meiyang. No journal, media, website or individual is allowed to reproduce, link, repost or in any other forms publish the work without permi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