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斯巴赫上将一句话,美国参议院听证会瞬间变成了好莱坞科幻片发布会——中国核弹头正如爆米花般噼里啪啦地快速增长。
美国空军参谋长威尔斯巴赫上将在参议院听证会上抛出一枚“数据炸弹”:中国核弹头数量已从2020年的约300枚增至目前的600枚,预计2030年将达到1500枚,与美俄规模相当。
这位四星上将表情严肃地警告:中国核武和导弹威胁正在增加,这将增强其以远程系统瞄准美国本土的能力。
威尔斯巴赫的“1500枚预言”并非首次出现。回顾美方近年来的预测,其对中国核力量的评估宛如三种不同的计算器:
2023年五角大楼报告曾预测中国2035年核弹头数量才可能达1500枚,如今这个目标被整整提前了五年。
2024年12月,五角大楼《中国军力报告》还称中国到2030年将拥有1000枚核弹头,短短几个月后,这个数字就增加了50%。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2025年6月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核弹头数量为600枚,而美俄分别拥有5177枚和5459枚。即便中国到2030年真能达到1500枚,也仅为美俄当前水平的不到三分之一。
02 核弹头的重量与数量:质量较量早已开始
全球核力量评估正在从“数量竞争”向“质量博弈”转变。
《军事观察》杂志发布的全球核力量排名破天荒地将中国列入第一梯队,与美俄并列,而非仅仅基于核弹头数量。
中国的核力量不仅在于核弹头数量,更在于其投放能力和技术水平。
陆基方面,中国拥有东风-31系列、东风-41等先进且型号多样的导弹。海基方面,094型战略核潜艇搭载的巨浪-2和巨浪-3导弹解决了“有无”问题。空基方面,惊雷-1空射高超音速导弹射程超过5000公里,有效弥补了轰-6轰炸机的性能不足。
03 美国自导自演的核焦虑
美方炒作中国核威胁的背后,藏着多重战略考量。
首要目的是为自身核扩军寻找借口。美国正推进“三位一体”核力量全面升级,计划研发新型洲际导弹与潜射弹头。炒作中国核增长可有效游说国会通过巨额军费预算。
其次是施压中国加入核军控谈判。美俄拥有全球90%以上核弹头,却试图将中国拉入核裁军框架,通过规则束缚中国核力量发展。
此外,通过夸大核威胁,美国可强化与亚太盟友的军事绑定,推动北约东扩至亚太地区,构建围堵中国的战略网络。
04 最低威慑 vs 绝对优势:两种核哲学的碰撞
中国的核哲学始终坚持 “最低威慑” ,而美国追求的则是“绝对核优势”。
中国是唯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核大国,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其核政策在核武器国家中保持着高度的稳定性、延续性和可预测性。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600枚核弹头中,仅24枚处于值班状态,战备比例不足5%,而美俄部署状态的核弹头均超过1700枚,且各有约2100枚核弹头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与此相反,美国坚持首先使用核武器,持续投入巨资升级“三位一体”核力量,推进战略力量前沿部署。2021至2030年,美国核预算高达6340亿美元。
05 三位一体:中国的核威慑拼图
经过数十年发展,中国已补齐核力量拼图,形成了完善的“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
东风-41洲际导弹被认为是“规则改变者”,其突破了美国反导系统的盲区,最大射程达14000公里,可覆盖美国本土全部战略目标。
094A型战略核艇配备的巨浪-3潜射导弹射程提升至12000公里,成为西太平洋深海中“最安静的幽灵”。
轰-6N战略轰炸机可通过空中加油携带最新型远程巡航导弹和空射弹道导弹,成为空基核威慑的重要节点。
06 全球核棋局:不只是中美俄的游戏
全球核力量格局正在重塑。
在第二梯队中,朝鲜的核能力因技术突破排名上升,其“火星-17”高超音速导弹以及“KN-27”潜射导弹的成功试射,使其核打击能力逐步具备了二元打击体系。
英法则因核力量单一化和老化,排名下滑至第三梯队。英国的核力量完全依赖海基系统,且由于北约的限制,并没有完全的自主权。
更令人担忧的是,战术核武器的“常规化” 趋势日益明显。美国和俄罗斯都在推动低当量、高精度的战术核武器部署,这使得局部冲突升级为核战争的风险增大。
07 五年之后:三种可能的核未来
展望2030年,中国核力量发展可能存在三种可能情景:
若按美方预测达到1500枚核弹头,但仍远低于美俄当前水平,更谈不上“同等规模”。且美俄届时不可能停滞不前。
若保持目前每年约100枚的增长速度,到2030年中国核弹头数量约1100枚,与威尔斯巴赫的预测有显著差距。
最现实的是,中国将继续坚持“足够有效”原则,核弹头数量可能介于两者之间,但质量提升将远胜于数量增长。
无论哪种情景,到2030年,中国核力量仍不可能与美俄“并驾齐驱”——除非美俄在未来五年主动销毁大部分核武器。
威尔斯巴赫的警告言犹在耳,但数字背后的真相需要冷静审视。
在美俄各拥有超过5000枚核弹头的现实下,中国即使到2030年拥有1500枚核弹头,也远未达到同等级别。
更何况,中国始终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其核弹头的战备比例极低,这与美俄形成鲜明对比。
美国空军一把手的“震撼预言”,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认知战,目的是为美军核现代化争取更多预算,同时束缚中国核力量发展的手脚。
全球真正的核风险并非源自中国的适度发展,而是美国追求“绝对安全”的霸权思维。当核大国重拾冷战思维,全球核安全体系将面临更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