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世界唯一!中国核能科技实现新突破!美国又要傻眼了

中国科学院近期发布重磅消息,由我国自主设计、研发和建设的第四代先进裂变核能系统——钍基熔盐实验堆,在甘肃武威成功建成,并

中国科学院近期发布重磅消息,由我国自主设计、研发和建设的第四代先进裂变核能系统——钍基熔盐实验堆,在甘肃武威成功建成,并且首次实现了堆内钍 - 铀转化。这一成就让中国在核能领域再添一项世界唯一,成为目前国际上唯一运行并实现钍燃料入堆的熔盐堆国家,这样的突破不仅让国人振奋,恐怕也让一直关注核能技术的美国感到意外。

钍基熔盐堆到底是个啥?简单来说,它就是以钍为核燃料、用液态氟化物熔盐作冷却剂的核能系统。和传统核电相比,它有着不少独特优势。首先是安全性高,采用本征安全设计,不用像传统核电站那样依赖复杂的外部安全系统;其次是无水冷却、常压工作,这让它在运行条件上更灵活,尤其适合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而且还能输出高温,后续在能源利用上有更多可能性。专家解释,它的能量释放靠的是“钍铀循环”,钍元素吸收中子后变成铀233,铀233裂变产生热量和新的中子,新中子再轰击钍元素,这样循环往复就能持续释放能量,整个过程高效且稳定。

这次建成的钍基熔盐实验堆,最关键的突破就是首次在堆内实现了钍 - 铀转化。这可不是件容易事,它初步证明了钍资源利用的可行性,也让我国拥有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钍铀循环研究平台。要知道,我国的钍资源储量非常丰富,钍和稀土伴生,而我国稀土储量居世界前列,这意味着钍资源取之不尽。专家测算,如果我国全部电力都用钍资源供应,能供我国用上上千年,这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能源独立来说,意义重大。一直以来,传统核电依赖铀燃料,而我国铀资源相对紧缺,钍基熔盐堆的突破,有望打破这种依赖,让我国在能源战略上掌握更多主动权。

当初选择把实验堆建在甘肃武威,也有深层考量。风能和光能受天气影响大,被称作“看天吃饭”,而钍基熔盐堆能稳定输出能量,到内陆地区可以起到平衡稳定电网的作用。未来在武威打造多能源互补系统,能让当地的能源供应更可靠、更高效。而且作为核能设施,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科学家们在设计时采用了一系列创新思路和方法,从各个环节确保熔盐堆安全运行,让这项先进技术能放心地走向后续发展。

如今中国率先建成世界唯一的钍基熔盐实验堆,实现了他们多年未达成的技术突破,甚至在钍 - 铀转化这一关键环节走在了前面,这难免让美国感到压力与意外。要知道,美国在传统核电领域长期占据优势,却在第四代核能技术的赛道上被中国实现赶超,这种技术竞争中的落差,正是其“傻眼”的核心原因。但对我国而言,这只是一个开始,实验堆的建成为未来示范堆建设和商业化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后续技术不断完善,钍基熔盐堆将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也让世界看到中国科技的实力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