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女高管花67万买的奔驰今年投保52万,被严重追尾后几乎报废,对方全责其保司却只赔24万:按二手车市场价评估

一辆崭新的梅赛德斯奔驰EQS450+电动车,在高速上被撞得支离破碎——右后方残缺不全,充电口裸露,左后方电机可见,前脸扭

一辆崭新的梅赛德斯奔驰EQS450+电动车,在高速上被撞得支离破碎——右后方残缺不全,充电口裸露,左后方电机可见,前脸扭曲变形。三个安全气囊全数弹出,车内一片狼藉。

这一幕发生在2025年8月31日傍晚,G0424京武高速黄陂区段。36岁的张女士独自驾车从河南返回武汉,途中遭遇猛烈追尾。“对方从中间车道把我撞飞,车子在应急车道打转,最后重重砸向护栏。”回忆起那个瞬间,她仍心有余悸。

万幸的是,张女士仅受轻伤。交警出具的事故认定书清楚写明:对方全责,她无责。

谁料,真正的“碰撞”才刚刚开始。

张女士这辆车购于2023年2月,当时花费67万余元。她在湖南某奔驰4S店购买了这辆试驾车,签订了转让协议,还特意为爱车投保了52万元的车损险。

然而,当4S店报出53万元维修费时,对方保险公司——中国人保——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回应:全损理赔金额仅24万元左右。

“我的车今年3月才按52万保额投保,8月出险,凭什么不能按保额赔?”张女士的质疑声中带着愤怒和不解。

一边是52万的白纸黑字,一边是24万的无情现实。

她向自家投保的太平洋保险申请代位追偿,却得到委婉的拒绝。“我们只能在人保认可的基础上追偿,如果超额赔付,可能追不回来。”工作人员建议她起诉,或找第三方鉴定车辆价值。

中国人保的理赔员态度明确:这辆车有过户记录,属于二手车,理赔必须按事故发生时二手车的市场价计算。“24万是我查询同款二手车行情的报价,这不是最终定数,可以谈,但客户不愿意谈。”

“我们理解客户想换新车的心情,”理赔员补充道,“但这车现在还生不生产都不一定。”

试驾车到底算不算二手车?保险公司的回答斩钉截铁。

“车辆所有权发生了变更,从单位车转到个人名下,这就是二手车。”人保理赔员强调,“我们只看事故发生时它值多少钱。”

这场纠纷背后,藏着保险行业的隐秘规则。

业内人士一语道破天机:走自己保险,全损时“保多少赔多少”;走对方保险,却变成“值多少赔多少”。

张女士的52万保额,是她和太平洋保险之间的约定;而人保的24万赔偿,依据的是市场公允价值。“保额不等于赔额”,这句话成了她当下的真实写照。

法律站在哪一边?

律师指出,根据《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试驾车只要办过注册登记并过户,就属于二手车范畴。《保险法》规定,赔偿应按事故发生时车辆的实际价值计算。

“保险公司的做法合法,但合法未必完全合理。”律师表示,关键在于24万的评估价是否公允。“张女士有权要求对方提供详细的评估依据,也可以自行委托第三方机构重新鉴定。”

眼下,那辆几近报废的奔驰电车,仍静静地停在4S店内。 一边是52万的投保凭证,一边是24万的理赔报价。 这场关于“公平”的拉锯战,才刚刚拉开序幕。

来源:华商报大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