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努尔哈赤的大间谍,在天子脚下潜伏八年,人生终结于一妓 女

1626年深秋的北京城,枯叶打着旋儿落在兵部衙门的青砖地上。一名中年男子喝高了,他醉醺醺地整理着腰牌走出值房,鎏金铜牌在

1626年深秋的北京城,枯叶打着旋儿落在兵部衙门的青砖地上。一名中年男子喝高了,他醉醺醺地整理着腰牌走出值房,鎏金铜牌在暮色中泛着冷光,上面"兵部守备"四个字被他用拇指反复摩挲。

“大人请留步。”

他的身后突然传来锦衣卫千户的呼唤,他转身,脸上挂着惯常的温和笑意。

只见对方递来一册卷宗:“辽东送来的塘报,尚书命您连夜誊录。”

那男子拿着卷宗,习惯性地往四周瞄了瞄,快速走进书房。

烛火在他的书房里摇曳,他蘸墨的狼毫突然悬在半空:

“凤儿,把灯芯挑亮些。”

情妇李凤儿捧着鎏金烛台走近,忽然瞥见图纸角落的赫然情报。

"这是……"

她话音未落,那男子已掐住她下巴:“既瞧见了,不妨告诉你——我本是抚顺额驸的门下……”

不久,东厂刑房里铁链哗啦作响。潮湿的砖墙上映着跳动的火把光,一囚犯被铁链吊在刑架上,面目全非。

东厂理刑百户拿着烙铁逼近:

"李永芳到底传了多少消息给老汗?李永芳派你来时,可说过要你准备好享受这三千六百刀的富贵?”

奄奄一息的囚犯突然睁眼,嘶哑道:

"督公可知...广宁城破那日....你们兵部的调令...早三天就到了赫图阿拉..."

这名囚犯就是挑灯誊卷宗的那名中年男子,李永芳的女婿武长春,努尔哈赤的大间谍。

所谓间谍,就是指情报人员,也叫“特务”、“ 特工”、“卧底”或“边缘人”。我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间谍是夏朝的女艾,一位女性将军,来自甘肃天水郡,助力少康复国。

努尔哈赤作为清朝奠基人, “善用奸细”是他最隐秘却最致命的对明作战的武器。在利用奸细这方面努尔哈赤下了很大功夫,可谓计谋诡谲、资金雄厚、组织严密。

武长春为了给努尔哈赤提供情报,曾在京城潜伏8年,在天子脚下行动自如,可他却万万没想到自己最终毁于一妓 女之手。

那么武长春是怎么在京城潜伏8年之久的?又怎么会毁在一个妓 女的手上?带着这些问题,小姐姐讲史和来给大家一一揭晓答案。

一、努尔哈赤叛明,急需大量情报人员

1559年,努尔哈赤出生于建州左卫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老城村)的一个女真族酋长家庭。

他的祖父觉昌安则万历初年的建州左卫都指挥使,他的父亲塔克世归顺明朝后,被封为“建州左卫指挥使”,也算是家族世袭明朝官职,不过,在明朝官署中的地位并不明显,名义上隶属于明朝辽东都指挥使司,实际上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

万历十一年(1583年),辽东大地烽烟四起,明将辽东总兵李成梁率兵攻打明代建州右卫首领王杲的儿子阿台。

阿台是努尔哈赤的爷爷的孙女(努尔哈赤堂姐)女婿,阿台又是努尔哈赤的生母喜塔腊氏的哥哥,因而阿台与努尔哈赤之间的关系就是舅甥关系。

阿台的老爹王杲曾多次率部侵扰辽东,被明军活捉后处死。

阿台怀恨在心,就联合叶赫等部变本加厉地袭扰明边,被李成梁率军攻破其所在的古勒寨城杀死。

此战中,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与父亲塔克世在劝降阿台时都被李成梁部属误杀了。

努尔哈赤同时死了父亲、爷爷和舅舅,他就以报家仇为由准备靠着"遗甲十三副"起兵。

努尔哈赤25岁就统一建州女真,后来又征服海西女真哈达、辉发、乌拉部及东海女真诸部,创制满文,设立八旗建立了后金,他有足够的信心反明。

1618 年四月十三日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起兵反明,先从抚顺开刀,拉开了长达26年的对明战争的序幕。

守将李永芳得知努尔哈赤攻打抚顺,就在抚顺城头把大明军旗换成后金的三角裤衩旗,迅速地投降了,还给努尔哈赤来了个"开门大酬宾"……

李永芳原为明朝抚顺千户所备御官,和李成梁是铁岭老乡。由于明朝在辽东采取军卫管理体制,李永芳也就是抚顺的最高长官。

而他却成为大明第一个投降后金的边将。

在他的操作下,"辽东屏障"的边城沦陷的速度,比丧失丈夫的小妾改嫁的还要快。

努尔哈赤为了表示接受降将的诚意,特任命他为三等副将,还附赠将自己的孙女(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泰之女)当结婚礼物嫁给他为妻,李永芳算得上是大清最早的额附了。

李永芳曾是明朝的游击将军,对明朝内部的情况非常熟悉,投降后他把辽东军情卖得比闲鱼二手货还彻底。李永芳很快成为后金情报网络的核心人物,影响非常恶劣。

“明日,命隳其城,乃还。编降民千户,迁之赫图阿喇。命依明制设大小官属,授永芳三等副将,辖其众,以上第七子贝勒阿巴泰女妻焉。太祖伐明取边城,自抚顺始;明边将降太祖,亦自永芳始。”《清史稿·李永芳传》

在李永芳投降的第二天,努尔哈赤轻而易举地摧毁了抚顺城。

努尔哈赤的军事才能与战略眼光历来被人称道。

他在统一女真各部、对抗明朝的征战中,敏锐地发现情报工作的巨大价值,这种低成本高回报的作战方式,让他意识到:精准的情报比正面强攻更有效。

随着势力扩张,努尔哈赤发展了众多的间谍人员,用自己多年掠夺并蓄积的大量财富,对他们不惜花费重金并“赐以妻奴,爵以高官”:

《满文老档》记载:“俾自抚顺城来降之千户,未分其父子、兄弟,未离其夫妇。因战事而失散之兄弟、父子、夫妇、亲戚、家奴及一应器物,尽查还之。此外,再给以马、牛、奴仆、衣服、被褥、粮食等。又给牛一千头,以供食用。每户分给大母猪二口、犬四条、鸭五只、鸡十只,以供饲养,并给与器皿等一应物件。仍依明制,设大小官员,著交其原主游击李永芳管辖。努尔哈齐还将自己儿子阿巴泰之长女妻之,使李永芳成为“额驸”。

努尔哈赤建立起多层次间谍体系,刘保(间谍活动被明侦破,处以凌迟,其两个儿子也被处了死刑)、武长春、曾有功、黄衣、孙得功等都是其得力的间谍。

努尔哈赤的间谍分布甚广,“奸谍满辽阳”,他在辽东和北京都建有完备的间谍网络。

李永芳投降后立刻开启“带货模式”,将自己的前同事尽力带到努尔哈赤阵营。他拿着努尔哈赤给的介绍费,对辽西明军将领进行精准营销:“我们这边给重金,还包吃包住包救命”。李永芳一顿操作猛如虎,使许多的明朝官民都投降了后金。

而武长春就是其中的一个。

情报头子李永芳除了在辽东军中积极活动,还把爪牙伸到了京城,在天子脚下布置了自己的间谍网,武长春就是他在京城的重要棋子。

武长春阴狠狡诈,一直在京城潜伏了8年,才被发现。

二、武长春是怎么在京城潜伏8年之久的?

武长春使在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正式成为努尔哈赤的谍报人员的。

努尔哈赤的间谍系统能够有条不紊地、卓有成效地工作,与李永芳的运筹帷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李永芳在万历末年任抚顺游击时,就已掌握辽东马市贸易的监管权,他能合法调度军饷、物资,为后期间谍活动奠定了资金基础。

李永芳不但为间谍活动提供资金,而且还有专门的传递情报的渠道。

武长春在李永芳的加持下混成兵部的一名催饷司吏,借助催饷来掩盖其盗取情报的勾当。

为了提高身价,方便频繁出入高级场所,他除了娶了李永芳的女儿外,还纳了李永芳手下的中军官赵一鹤的女儿为妾。

天启元年(1621年),后金攻克辽阳后,武长春悄悄回山海至觉华岛,和李永芳派去的后金都堂李玉山接上线。

两人接头场面活像地下党对暗号,李玉山掏出李永芳给的七百两银子,令他在京城急需探听消息,若有机密,就将信息送到山东平度州陈一敬家,然后由李玉山向上传达。

双方在“为大清效死”的默契中完成了买卖。

那天武长春和李玉山密谋后就偷偷进京了。

他经过一个叫做周应元的人引荐打通关节,结识了季应诚等几位兵部官员,托他们把自己弄进兵部,同时还跟他们说好,如果事情办成了,就给他们一千四百两银子的酬谢,而且还先支付了四百五十两,还有作价五十九两银子的貂皮、彩缎达成交易。

这笔巨额贿赂相当于当时正七品官员十余年的俸禄,反映出买官卖官在当时已形成明码标价的市场。

武长春虽然不断地套取情报,但他并未获得后金高层完全信任,就连他的岳父李永芳也一直不被努尔哈赤信任。在努尔哈赤的管制下他经常被痛斥、被羞辱乃至一度被革职。武长春最初仅负责文书传递工作,这种边缘身份成为对他的掩护。

二、武长春怎么会毁在一个妓 女手上?

这事还得从武长春想混入军营说起。

武长春为隐藏身份打算长期潜伏,就利用明代武职世袭制度的漏洞,假冒自己已经死去的大伯武以扬的武举履历,企图混入军营掌握军权。

季应诚等人拿了武长春的好处,果然帮他办事,真的让武长春当上了兵部的守备,连委任状都下达了。武长春满心欢喜地以为自己从此平步青云,却不知命运的绞索已然悄悄收紧。

就在武长春这春风得意的时刻,一个无名氏突然站了出来,揭发武长春的武举资格是伪造的。

这个举报者自然是深谙官场规则之人,他抓住武长春的这个把柄向他勒索一大笔封口费。

突发的变故使武长春一下子惊呆了,他从刚刚到手的权力美梦中惊醒。

消息很快传到了季应诚耳中,他顿时慌了手脚,冒名顶替武举的罪名太重了,他根本担不起,更害怕自己收受贿赂的事情败露。

为了自保,季应诚就去找到武长春,索回了那份还带着墨香的兵部委任状。

这等于对武长春釜底抽薪,老武不仅官位得而复失,之前打点各方的大笔银子也都打了水漂。

经济上的窘迫令武长春陷入困境。

他曾经挥金如土,如今竟要为银钱发愁。

在走投无路之下,他把目光投向了自己身边的李凤儿——这是他用银子从妓院买来的情妇,他们一起居住在杨美竹斜街马家坊。

如今他准备将她变现。

武长春以八十两的价格将李凤儿转卖给了一个叫薛应魁的中间商,而薛应魁转手就以近一倍的价格将李凤儿卖回了妓院。

武长春就又和李凤儿鬼混在一起。

在一次醉酒后,武长春不经意间竟将自己的真实身份和行贿内幕和盘托出。

而重新沦落风尘的李凤儿,在迎来送往中说漏了嘴,竟将武长春的秘密泄露了出去。

而鱼龙混杂的妓院正是东厂番子们重点布控的情报据点。

很快,武长春冒名顶替、贿赂官员的消息就传到了东厂的耳中。

武长春却浑然不知危险临近,他离开北京意图返回李永芳处筹措资金。

当他行至宁远时,正值袁崇焕严阵以待、宁远之战一触即发的紧要关头,关防检查异常严格。

武长春无法通过关卡,只得悻悻返回北京,却不知东厂的一张天罗地网已经为他张开。

他刚踏入京城,他就被守候多时的东厂密探一举抓获。

在东厂的酷刑之下,武长春很快招供,不过至死他都没有将自己的岳父李永芳给出卖。

武长春案件震惊了天启皇帝和权倾朝野的魏忠贤。

皇帝震怒之下下旨:将武长春凌迟处死,首级传示边关以儆效尤。那些收受贿赂的兵部官员们也抓来一并处死,季应诚等人同样被判处极刑。

而间谍头子李永芳,在武长春死后又活了8年,活到1634年(天聪八年),寿终正寝。

皇太极追封他为三等子爵,世袭罔替。他的九个儿子,有的誓死效命大明,有的继续为后金卖命。

李永芳的四世孙是乾隆朝的重臣李侍尧,在被授为满洲副都统时,有部臣认为汉人不能被授予这个官职, 乾隆批示:“李永芳孙,安可与他汉军比也?”一语道破李侍尧的特殊身份。

乾隆四十一年(1776)底,乾隆诏令国史馆修编《明季贰臣传》,首位被记录的并非洪承畴、吴三桂等重量级人物,而是将李永芳列为“贰臣传”的第一名,永远在道德黑名单的首位。

参考资料:《钞本明实录》

《满文老档》

《清史稿》

《三朝辽事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