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社交平台时,你是不是经常刷到这样的帖子:“月薪 5 万,我终于逃离字节”“腾讯高管裸辞,再也不用 996 了”,配图要么是大厂工牌特写,要么是站在公司 LOGO 墙前的背影,文字里满是 “解脱感”。
可你不知道,这些让你共情的 “离职爽文”,十有八九是精心设计的骗局 —— 背后藏着的不是 “勇敢裸辞”,而是 “卖课引流” 的套路。最近湖南长沙的一起官司,就把这层伪装撕得明明白白。
2025 年 9 月,长沙开福区法院判了个案子:字节跳动起诉一家教育科技公司,理由是这家公司让员工假装成字节离职员工,发帖子引流卖课。
事情很简单:这家公司的员工在小红书发了篇帖子,标题是 “再见啦字节,月薪 4w 离职了”,还配了张站在 “字节跳动” 背景墙前的照片,文案里写满了 “加班太累”“想回归家庭” 的感慨。
最吸引人的是置顶评论:“免费收徒,8 年数据分析经验,教你怎么进大厂,目前只带 60 个,没套路”。
可实际上,发帖的人根本没在字节工作过,就是这家教育公司的引流员。他们的目的很明确:用 “大厂离职精英” 的人设吸引你关注,再引导你加微信,最后推销 7880 元的 Python 课程。
法院最后判这家公司赔字节 5 万块,还得公开消除影响 —— 这可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因为他们用虚假身份骗信任,属于不正当竞争。
更讽刺的是,这家公司招聘引流员时,学历、经验啥都不要求,底薪 4700 加提成,只要能把人引到课程群里就行。
那些你以为的 “大厂精英”,可能只是刚毕业没找到正经工作的年轻人,照着模板写离职文案,连 “月薪多少”“在哪部门” 都是公司统一编的。
别以为这只是个案,现在社交平台上的 “大厂离职帖”,早就形成了成熟的流水线操作,步骤都不带重样的。
第一步是 “造人设”:随便找个大厂当背景,比如字节、腾讯、阿里,再编个高薪岗位 —— 数据分析、财务 BP、产品经理最吃香,月薪往 4 万、5 万写,显得 “有身份”。
配图更简单,要么盗真实员工的离职照(比如有博主的字节背景墙照片,被几十家公司盗用),要么 P 个工牌,连公司 LOGO 都可能是错的。
第二步是 “写文案”:统一用 “吐槽加班 + 裸辞解脱” 的模板,比如 “8 年青春给了大厂,每天加班到凌晨,终于敢说再见了”,再加点 “人生不止眼前的 KPI” 之类的鸡汤,让你觉得 “这是真实经历”。
第三步是 “钓钩子”:置顶评论或私信里,一定会出现 “免费带徒”“无偿分享经验”“教你进大厂” 的字样,等你主动问,就引导你加微信,说是 “拉你进学习群”。
第四步是 “卖课变现”:加了微信后,你会被拉进直播间,里面的 “老师” 会先画饼 ——“学会 Python,月薪能从 5 千涨到 2 万”“3 个月就能进大厂做数据分析”,再强调 “现在报名有优惠,还送面试资料”。所谓的 “免费教学”,其实就是试听 10 分钟,后面全是推销 7000 多、8000 多的课程。
更离谱的是,这些 “老师” 连大厂经历都编不圆 —— 有个自称 “字节财务 BP,8 年经验” 的博主,转头就说自己只有 5 年工作经验;问他具体在哪个部门,他只会说 “直播时讲”,到了直播又只字不提,全程绕着课程说。
那些真正从大厂离职的人,根本不会搞 “免费带徒” 这套。我接触过不少字节、腾讯的员工,他们离职后要么跳槽去其他公司拿更高薪,要么考公、创业,顶多在社交平台分享下离职感悟,绝不会靠卖课赚钱。
真实的大厂生活也不是爽文里写的那样:确实有高薪,比如字节 AI 相关岗位年薪能到 300 万,但竞争也狠 ——200 多个人抢一个岗位,要过 5 轮面试;福利是好,免费食堂、健身房、高公积金,但 “北京赚钱北京花”,扣完房租、生活费,也剩不下多少;加班是常态,有的团队要忙到凌晨,就算不加班,下班后也会忍不住想工作,焦虑到哭的大有人在。
更惨的是真实员工还会被虚假帖子坑 —— 有个小红书博主发了张字节离职照,结果被几十家教育公司盗用,每天都有人问她 “是不是在卖课”,她举报都举报不过来,最后只能放弃。
现在真正分享大厂日常的博主,评论区全是 “你是不是卖课的”,连正常交流都受影响。
想不被这些 “离职爽文” 骗,其实很简单,看 3 个细节就够了。
第一看 “关键词”:如果帖子里反复出现 “免费收徒”“无偿教学”“教你进大厂”,十有八九是引流。真实离职分享不会提这些,顶多聊聊 “找工作的心得”“未来的规划”。
第二看 “公司信息”:虚假帖子只会模糊说 “大厂”,不会提具体部门、做过的项目;真实分享会偶尔说 “我在字节电商部门”“之前做过某 APP 的功能优化”,细节很具体。
第三看 “私信回复”:你问虚假博主 “怎么进大厂”,他会立马绕到 “加微信聊”“进群领资料”;真实博主会跟你说 “先把基础技能学好”“多刷面试题”,不会急着让你加微信。
那些写 “月薪 5 万裸辞” 的人,不是在帮你,而是在利用你的 “大厂焦虑” 和 “速成心理”—— 你想靠免费经验进大厂,他想靠你的学费赚钱。
可真要进大厂、拿高薪,哪有什么 “3 个月速成”“免费带徒” 的好事?Python 要靠一行行代码练,数据分析要靠一个个项目积累,这些都得靠自己踏踏实实地学,不是听几节直播课就能搞定的。
下次再刷到 “大厂离职爽文”,别忙着共情,先想想:如果他真的月薪 5 万,犯得着靠卖几千块的课赚钱吗?
记住,真正的机会不会藏在 “免费诱饵” 里,踏实提升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