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国家五部门联合推动“跟着电影做科普”专项行动

近日,国家电影局、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家国防科工局、中国科协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跟着电影做科普”专项行动的通

近日,国家电影局、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家国防科工局、中国科协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跟着电影做科普”专项行动的通知》,正式启动“跟着电影做科普”专项行动,标志着我国电影与科普融合进入系统性创新阶段。该行动旨在通过电影媒介深化科学普及,培育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助力新时代电影与科普高质量发展。

政策框架与创新路径专项行动明确八大实施方向,核心聚焦“电影+科普”资源开发、技术赋能与模式创新。在内容生产层面,鼓励电影与科普机构联合打造“电影+科普”品牌,深度挖掘热映影片及经典作品中的科学元素,开发短视频、路演、展览等衍生产品,形成“一部电影多维科普”的传播效应。如浙江义乌市已试点“跟着电影做科普”系列研学活动,通过《流浪地球2》等科幻影片结合卫星组装、通信史学习,实现红色教育与科技实践融合。

虚拟现实技术突破传统形态通知特别强调支持创作虚拟现实科普电影,打造“故事化呈现+场景化体验”的科普新形态。该模式通过VR/AR技术构建沉浸式科学场景,如四川成都科技馆推出的“科学之夜”露天放映活动,结合《流浪地球2》中的行星发动机场景与馆内航空体验装置,形成“观影+互动”的立体科普体验。山西、湖南等地亦探索VR技术复原晋祠古建、模拟王夫之讲学场景,实现历史与科技的跨时空对话。

基础设施与传播网络构建为优化科普传播效能,行动规划建立科普电影库并推广分线发行模式,支持科技馆、工业博物馆、青少年宫等接入全国电影票务系统的场馆加入科普电影院线,通过专线放映、主题影展、科普讲座等方式满足多元需求。农村电影公益放映体系亦被纳入战略,通过映前科普活动与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科普工作联动,推动科学文明新风尚。例如,成都金沙院线正探索“影视教育+科普”融合模式,构建内容创新、资源整合、传播精准的“电影+科普”新生态。

实施保障与示范效应专项行动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创新项目,由中国科协科技传播与影视融合办公室统筹协调。2025年9月30日,全国启动仪式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举行,现场发布首批“电影+科普”产品,包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8K太空实拍电影《窗外是蓝星》球幕版、哔哩哔哩发起的“跟着电影做科普”短视频征集活动等。截至2025年10月,多地已开展试点,如北京、上海国际电影节增设科普展映单元,形成跨领域价值共创的示范效应。

该行动通过电影产业新业态赋能科普工作,不仅拓展了科学传播的维度,更以技术创新推动科普资源均等化,为建设科技强国、文化强国注入新动能。未来,随着虚拟现实技术迭代与科普电影库扩容,公众将获得更生动、更触手可及的科学体验,真正实现“跟着电影学科学”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