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田野,是伤人案的凶手。”面对警察的询问,自首的高中生田野(邓泽鸣 饰)反应异常平静,似乎毫不在意自己要面临怎样的制

“我叫田野,是伤人案的凶手。”面对警察的询问,自首的高中生田野(邓泽鸣 饰)反应异常平静,似乎毫不在意自己要面临怎样的制裁。这样的嫌疑人,确实非常罕见。一边是轰动全城的连环伤人案,一边是前来自首却很嚣张的未成年,难道这位来自江元八中的围棋天才,真是凶手吗?信奉落子无悔的他,为何要走出这样一步人生错棋?答案就隐藏于正在芒果TV大芒剧场热播的《少年田野》里。这部剧以一桩连环伤人案为切口,围绕高中生田野自首的重重疑点展开,以陈峰为代表的检察官们抽丝剥茧,深入调查,最终揭开真凶面纱,让案件真相大白。

《少年田野》由芒果TV、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出品,联影创艺联合出品,入选总局2024-2025年“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扶持节目名单。作为国内首部聚焦“未成年人检察”题材的青春悬疑微短剧,它给观众带来了许多惊喜。成片在质感方面,达到了电影级的水准。在内容方面,不仅展示了青春的灿烂,也不回避青春的问题,让观众看到了不一样的未成年人故事。它将悬疑和青春交织在一起,跳出固定套路,对类型剧的叙事边界进行了拓展。此外,这部剧还融法于情,把枯燥的普法化为有吸引力的故事,给观众上了一堂生动感人的普法课。

别具一格的青春故事书写少年的天空本应该明朗开阔,可总有阴霾不期而至,对于《少年田野》里的几个孩子来说,他们的青春正处于阴霾之下。因为具有围棋特长,田野来到了江元八中。宋明月(李彦漫 饰)等人起初对他并不友好,但是很快被他高超的围棋技艺所折服,同学之间打成一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一起离奇的连环伤人案让江元这座城市惶惶不安,与此同时八中的宋明月也突然失踪,就在案件处于侦破阶段时,田野来到警察局,声称自己就是凶手。面对警方的审讯,自首的田野抛出了一个涉案的关键细节——钩钉,而这一细节从未被公开。种种线索都指向田野,他似乎就是那个犯下多起伤人案的“冷血凶徒”。在外人眼中,宋明月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可在这份优秀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小心思。她在失踪后又突然平安归来,一口咬定自己只是离家出走。

田野的同学严浩(黄博远 饰)选择向网红主播爆料,把宋明月的失踪和连环伤人案跟田野联系起来,搅动着不平静的舆论场。这几个孩子的不同表现,都是为了共同守护一个秘密。随着剧情的进展,观众不断刷新对这几个孩子的认知。看似是“凶徒”的田野,其实背负着难以言说的苦衷。好学生宋明月的心底,隐藏着属于自己的秘密。总是添乱的严浩,内心也有着对朋友的仗义。

很难用简单的标签来定义这群孩子,他们的友谊和成长,不仅有着青春的阳光灿烂,也有着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这些细节,《少年田野》都一一照顾到了。几位演员的表演更为故事增色不少。田野内心复杂、身世坎坷,虽然有着和年龄不符的成熟稳重,但终究还是一个孩子,邓泽鸣把握住了那份微妙的平衡。李彦漫则演出了宋明月的两面性。在学习和围棋爱好方面,她有着努力争先的劲头,会因为刚转学而来的田野拿到围棋比赛的名额而不满。可在内心深处,她又渴望摆脱循规蹈矩的生活,想在迷途中找到光。严浩的穿着打扮颇具痞气,但他却不是坏孩子。黄博浩拿捏住了这个角色身上的矛盾性,演出了那种在痞气与稚气间摇摆的状态。

这样的青春故事,确实别具一格。多维探索的剧集创新作为一部关注未成年人犯罪的悬疑剧,《少年田野》尝试了大胆的创新。首先是结构上的创新。一般悬疑剧偏好采用单元剧模式,而这部剧大胆采用了检察履职线、少年成长线与职业群像线三线并行的结构。三条线紧密交织,互相推动,让故事既不缺悬疑带来的紧张感,又有少年成长的朝气和细腻,同时也不缺司法工作者的职业温度。

在这样的结构下,剧集通过将矛盾冲突前置,埋下伏笔,观众一上来就被连环伤人案所吸引,受害者、学生、检察官……各个群体之间的矛盾直接被挑明。后续剧情则围绕埋下的“钩子”不断揭秘,吸引观众追剧的同时推进故事主线。其次是类型上的创新。在以往的类型剧划分中,青春剧多写校园的烦恼、懵懂的恋情,悬疑剧则关注案件的侦破、人性的拷问,彼此之间泾渭分明。在《少年田野》中,“青春”和“悬疑”互为补充,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剧集中的悬疑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源于青少年的家庭环境和独特心理,这些有真实案例做基础的剧情,增强了故事的可信性。同时田野等人身上的少年感,以其特有的单纯,给悬疑部分涂上了温情的底色。剧中的青春元素,也因悬疑部分的加持而更具层次感,摆脱了传统青春剧“无病呻吟”的诟病。观众随着田野的视角,看到了令人珍视的友谊、糟糕的原生家庭和检察官对他的努力拯救。这种以悬疑包裹青春的处理手法,将悬疑与青春元素深度交织融合,增加了作品的现实重量。同时跳出类型剧的束缚,拓展了微短剧的叙事边界。

生动感人的青春普法课作为入选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来学法”创作计划首批推荐片单的作品,《少年田野》拍出了未成年人的成长与救赎。这部剧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议题,那就是未成年人也有可能被动卷入犯罪的漩涡。如何将其用艺术的手法传递给观众,是一道很考验创作者的难题。剧集没有把普法和“念法条”画等号,而是通过检察官陈峰(王乐夫 饰)及其助手的行动,切实展现什么是新时代检察官的担当与温度。

陈峰最先觉察到田野自首背后的疑点,反复追查,只为求得真相。当出现对田野有利的证据时,陈峰亲自为田野办理出狱手续,并签下行为保证书。要知道如果田野随后出现违法行为,他要负连带责任。在这起案件中,陈峰不仅有遵循法律程序的理性,还有拯救未成年人的感性,他是执法者,也是拯救者。在检察官身上,观众能感受到法律的温情和动人。《少年田野》还揭示了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源。每一个走上歧路的少年,背后几乎都有一个问题频发的家庭。田野的父亲田未明(李振宇 饰),对孩子疏于关心,反而酗酒成性,对田野的成长起到了负面影响。在这里,家庭作为预防未成年犯罪的首道防线,处于失守状态。

这不仅拍出了一个问题家庭,更是给千千万万个家庭敲响警钟。这样深入问题内部找答案的拍法,在公众认知和未成年人犯罪之间架起了一道理解的桥梁。剧中还有一个贯穿始终的隐喻——围棋。故事的发生地设定为围棋名城江元,田野痴迷的娱乐也是围棋,围棋在剧中无处不在,就像法治的如影随形。只有遵守规则,才能下好围棋,也不要因为一步走错,就否定整个人生。这种普法方式的创新,改生硬说教为“寓教于剧”,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实现普法教育的精准抵达,特别对于青少年群体,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相当于给观众上了一堂生动感人的普法课,诠释出司法的意义不在于惩戒,而是引导那些误入歧途的孩子重新踏上正轨。

结语如今的微短剧市场,正处于向精品化转型的发展阶段。观众看多了过度强调爽感、情节同质化的作品,渴望欣赏到有深度、有温度的内容,《少年田野》的出现恰逢其时。微短剧精品化要求创作者敢于触碰严肃命题,也要求平台有远见和担当。像《少年田野》这样兼具社会深度与类型爽感的剧集,证明“好内容本身就是最好的营销”,也是芒果TV大芒剧场品牌价值的体现。它以法律的理性之光、情感的深度共鸣,实现了普法内容的高效传播,满足了观众对优质内容的渴望。期待未来的微短剧赛道上,能有更多像《少年田野》这样饱含温度的作品出现。以真诚的创作,让微短剧能承载思考、传递力量。【文/忠犬七公】The End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历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