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人生》的故事中有苦难。
但内容是在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与苦难和解,向着美好生活前进。
叙事方式也没有渲染苦难,而是以轻喜剧化解困局,在难搞的日子笑出声来,基调并不沉重,没有强行煽情或搞笑。
这里的独特人文和地理景观塑造了人物性格,人物又反过来表现地域文化。
他们如大海一般豁达,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他们无惧风浪,破浪行,逐浪赢,心合一,向前冲。
这让本片忧伤但不颓废,“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傍”,始终有明朗向上的精神力量。
生活是不如诗,转身就会撞到现实,平淡日子里总会有许多刺,但不能让刺一直扎在心里,拔出去,海阔天空,怎么拔?去看见。
每个人都在努力看见身边人,看见父亲,看见朋友,看见儿女,看见妻子,最终看见自己,与时代碰撞下的生活握手言和。
阿发不想拖累家人,看见妻子撑了四年,看见儿女坚韧不屈,看见阿太淡然积极,他也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
阿达不理解父亲一声不吭就出海,看见父亲的怂并不是懦弱,而是为了保护更重要的人,看见父亲吹的牛不是撒谎,明白了父亲肩上的责任感。
那个坐轮椅的父亲变成了儿子笔下顶天立地的大侠,这个年少气盛的儿子成为了独当一面的大人,一代接一代,他们都是顶梁柱,撑起了这个家。
阿发出海多年回来,阿太让他跨火盆,去晦气,大吉大利,当他被推进手术室,阿太求神问卜,烧香拜佛。
这种仪式是一种精神寄托,寄托了渴求皮囊恢复健康,重塑洁净灵魂的美好愿望,弥补了语言表达的薄弱。
阿太话不多,但阿太对家人深沉的爱体现在她一次次求神问卜之中,安心回家,家是永远的避风港,困难是一时的,只要家人都在,一切都会好的。
阿珍披荆斩棘,坚强又温柔,同意丈夫赛龙舟,让他的人生不留遗憾,在场边为父子俩加油,发自内心的快乐。
阿发翻修加油站,名字由晋海石油改为珍发加油站,日子怎么可能跟谁过都一样,独属于老夫老妻的浪漫主义。
父亲需要再次开胸,母亲颤抖着不敢签字,阿达接过单子,在上面写下自己的名字,并扶住了几近倒下的母亲。
每个人成长的方式都不一样,但成长不代表年龄的增长,这几个瞬间,阿达懂事了,长大了。
家人始终是家人,家人的意义不是相互索取,而是相互照亮,人心齐,泰山移,一家人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淌不过的流沙河。
不一定要强求出人头地,好好活着就已经赢了,赢了命运不止一次。
人生不过三万天,借副皮囊而已,生命没有永恒,时间一到,该老得老,该走得走,不必执念。
就像阿太说的那样,“脱去了皮囊这身包袱,来去都自由”“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供的”,有了这份心境,皮囊和灵魂便可安放。
没有说教,但字里行间都透露着积极上进,没有开挂,有的是生活本身,容易引起情感共鸣,适合一家人一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