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雷军揭秘小米造车与造芯艰辛,新款手机4499元起对标iPhone

小米成立十五周年之际,雷军以“改变”为主题发表年度演讲,首度公开创业背后的艰难抉择。他透露,面对外部质疑与内部压力,小米

小米成立十五周年之际,雷军以“改变”为主题发表年度演讲,首度公开创业背后的艰难抉择。他透露,面对外部质疑与内部压力,小米仍坚定投入底层核心技术,其自研玄戒O1芯片已成功流片并点亮,汽车业务也经历了从暂停项目到刷新纽北赛道记录的逆转历程。

在小米十周年的2020年,公司虽已成就斐然,但雷军内心却被巨大的焦虑所笼罩。彼时,高端市场格局固化,内部团队士气低迷,外界“缺乏核心技术”的批评不绝于耳。经过半年的深度思考,他最终为小米确立了全新的战略方向:告别过去模式,全力押注底层核心技术研发,立志在五年内投入千亿研发资金,完成向硬核科技企业的转型。

这一转型的核心在于芯片。小米的造芯之旅始于2014年的松果项目,其首款芯片曾实现数十万出货,但最终因战略与协同问题而搁浅。然而,此次挫折并未动摇雷军的决心。2021年,芯片研发项目重启,随之而来的是严峻考验:公司营收连续下滑,巨额投入引发内部争议,行业动荡甚至带来团队解散的传闻。面对重重压力,小米管理层果断稳定军心,坚持推进项目。

转机出现在2024年初,采用先进3纳米工艺的“玄戒O1”芯片成功流片。当首批样品被迎接回公司,并在深夜被成功点亮、实现通话功能时,整个团队感慨万千。这不仅是一次技术验证,更象征着他们在历经失败后重新站起。雷军坦言,这仅仅是漫长征程的第一步,小米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小米SU7 Ultra在纽博格林赛道创下的佳绩,背后是四年充满挑战的探索。项目启动之初,团队便立志打造顶尖纯电性能车,并因市面缺乏合适电机而走上自研道路。V8s超级电机的诞生,以及Ultra项目为保障主线研发曾一度暂停又重启的波折,都体现了这一过程的艰辛。

赛道上的突破同样来之不易。从初期沟通受阻到测试日因天气报废,团队最终在极有限的机会窗口内完成了圈速挑战。这种坚持也体现在产品定义上:面对市场趋势,小米内部经过激烈讨论,最终为YU7车型选择了差异化路线,并通过提升续航等方式强化竞争力。雷军坦言,团队曾细致研究行业标杆车型,以此作为学习与超越的基础。

这段经历不仅成就了产品,更重塑了团队。雷军以此说明,无论个人或企业,只要保持信念并持续努力,便拥有突破困局、实现转变的可能。

年度演讲中小米17系列正式亮相,明确将iPhone 17系列作为对标对象。该系列旨在打造综合体验全面的小尺寸旗舰机型。

小米17主打“小尺寸全能旗舰”,在紧凑机身内融入多项技术创新。其外观采用极窄边框与强化玻璃材质,搭载新一代发光材料屏幕,户外峰值亮度显著提升。硬件上首发最新一代3纳米制程旗舰平台,配合新型散热技术,确保高性能持续稳定输出。摄影系统联合徕卡共同打造,配备大底主摄与长焦镜头。电池技术在硅含量上取得突破,实现高容量与快速充电兼备,续航表现优于竞品。此外,还增强了全球联网与信号接收能力。提供多种配色,起售价为4499元。

小米17 Pro系列则引入独具特色的交互背屏,提供信息预览、快捷操作与自拍辅助等功能。该系列分为两款机型:小米17 Pro在保持紧凑机身的同时,重点强化影像能力,搭载进阶徕卡光学系统,支持高倍变焦与微距拍摄,并采用新型传感器提升画面动态范围。电池技术亦同步升级,在轻薄机身内容纳大容量电池。

顶配机型小米17 Pro Max配备大尺寸屏幕,应用创新像素排列技术兼顾清晰度与功耗。影像系统进一步优化长焦镜头进光量,并配备系列中最大电池,续航能力突出。价格区间覆盖5999元至6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