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三次上峨眉山,前两次学生时代,精力十足,第一次独行,第二次和朋友同行,这次是意外。巧合的是,三次上峨眉山的时间都是国庆节。
峨眉山分前山和后山,全长 60 多公里,要看风景,最好的路线是后山,爬 40 多公里,基本上能看完 80% 的风景。我和媳妇儿去年 8 月相识,两人工作日忙,周末见面。
一次聊天,谈及国庆旅游,我心血来潮,说:「去爬峨眉山怎么样?」她说:「去过。」我心中一沉,转而她又说:「不过没印象,上次坐车上去,很久了。」我说:「那我们爬上去吧,坐车只能到雷洞坪,看不见多少风景,后山能看更多的景色。」她答应了。
这是我第一次带女生独行,回家后,我开始做攻略,订票,想到山上随时会下雨,买了三套雨衣。我大致的计划是中午到峨眉山脚,慢慢从后山爬,第一天到洪椿坪住宿,第二天可以登顶,或者住在天子坪,第三天登顶。草草计划,我对自己信心十足,毕竟是爬过两次峨眉山的熟人了。
10 月 1 日,我从重庆北站出发,媳妇从老家绵阳出发,两人到峨眉山站汇合。下车后,一切变得陌生。我前两次还是学生时代,转眼十几年,有些物是人非之感。我和媳妇下高铁,仔细询问,才知道最快的方式是坐直达到公交车。我俩上车,转而来到山脚下。旅行的意义,有时候是遇见不同的人。
媳妇儿在高铁遇到一位喜欢跑马拉松的大姐,她说,已经两次来峨眉山,没有看见佛光,希望这次能看见。三人吃过午饭,结伴前行,大姐急着赶路,想在第一天登顶。我俩走得慢,一段路后分开。我和媳妇背着包,不慢不急向前爬。
我在山下迷失过一段时间,公交车停的地方不在报国寺,要走一段路,到伏虎寺,慢慢走,我才找回感觉,心里如同出远门的游子,这才明白:「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感受。峨眉山依旧在那儿,游客来来去去,以前的独行,到朋友结伴而行,他们各自结婚生子,有自己的家庭,有些物是人非之感。
还好,朋友不在,我还有媳妇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