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孩子陷入“自我否定”怪圈?家长做好这3件事,帮他找回自信

“妈妈,我是不是很笨?”“我什么都做不好……”当孩子频繁说出这样的话时,许多家长会心头一紧。自我否定像一张无形的网,困住

“妈妈,我是不是很笨?”“我什么都做不好……”当孩子频繁说出这样的话时,许多家长会心头一紧。自我否定像一张无形的网,困住孩子的成长能量。其实,孩子的自信并非天生,而是后天“养”出来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家长如何用3个关键动作,帮孩子撕掉负面标签,重建内心力量。

1. 用“具体赞美”代替空洞夸奖

常见误区:“你真棒!”“你是最聪明的!”

这类泛泛的表扬会让孩子依赖外部评价,一旦遇到挫折,容易陷入自我怀疑。

正确做法:

描述细节:“你今天自己整理了书包,书本分类很整齐,妈妈看到你很认真!”

强调努力:“这道题你试了3种方法,虽然没全对,但你的坚持让妈妈佩服!”

(心理学研究:具体反馈能帮孩子建立“成长型思维”,明白能力可通过努力提升)

2. 当孩子说“我不行”,先共情再拆解

孩子退缩时,家长常见的两种错误反应:

强行鼓励:“这有什么难的?你再试一次!”(孩子感到压力更大)

包办代替:“算了,我来帮你做。”(剥夺孩子体验成功的机会)

分步引导法:

第一步:接纳情绪

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你觉得很难,有点害怕是吗?妈妈小时候也这样。”

第二步:拆解任务

将大目标切成小步骤。例如孩子不敢演讲:

“我们先对着玩偶练习3次→再给全家人讲→最后上台,每一步你都可以喊停。”

(关键:让孩子体验“小胜积累”,逐步建立掌控感)

3. 创造“成功记忆库”,打败负面暗示

自我否定的孩子常陷入“选择性遗忘”——只记得失败,忽略成功。

家长可以这样做:

建立成就记录:和孩子一起制作“高光时刻墙”,贴上他独立完成的小事(如学会系鞋带、第一次骑自行车);

睡前复盘:每天睡前问:“今天哪件事让你觉得自己挺厉害?”哪怕只是“主动和同学打招呼”;

讲故事强化:用孩子喜欢的动漫角色举例:“你看汪汪队遇到困难时,是不是也会先想办法?”

孩子的自信,就像一棵小树苗——家长的每一句回应,都是在给它浇水或拔根。当我们用具体赞美代替敷衍夸奖,用共情拆解代替焦虑催促,用成功记忆覆盖失败阴影,孩子会逐渐明白:“我的价值不取决于一次成败,而在于我不断成长的勇气。”

“关注我们,获取广州白云心理医院「1v1心理咨询体验福利」,开启你的心灵成长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