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为何秦末诸侯王魏豹的最终下场那么凄惨?

因为他诸侯王的身份!打个比方,比如一个老板失败了,而且他还曾经是一个大老板。你猜,他的首选会是去打工吗?绝对不是,他的思

因为他诸侯王的身份!

打个比方,比如一个老板失败了,而且他还曾经是一个大老板。

你猜,他的首选会是去打工吗?

绝对不是,他的思维模式是“老板思维”,而非“员工思维”他的首选一定是重新创业,东山再起!

这才是杀魏豹的主要原因!

魏豹从贵为一国之主,后被刘邦打败俘虏,面对项羽来势汹汹,他能不能甘心为臣,会不会借助项羽的力量重新夺取魏地,周苛跟枞公心里没数,不过他们绝不会令这种事情发生,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意外,最保险的方法就是把一切可能扼杀于摇篮中。

接下来,我们回顾一下魏豹的崛起之路,可以令我们更加深入的理解。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后,陈胜派魏国人周巿向北攻略魏地。

攻下魏地的周巿没有在陈胜以及其他诸侯王支持下自立,而是坚持立魏咎为魏王,也就是魏王豹的哥哥。

虽然秦末刀兵四起,但秦国还没到轻易被打败的地步,章邯率领“郦山徒、人奴产子"由西向东打败楚将周文,田臧、李归、邓说等,最后在陈郡西攻破陈胜。

陈胜在下城父被私人司机庄贾所杀。

章邯首要打击对象是以陈胜为主的首倡者,擒贼先擒王,通过这种方式打击诸侯王的气焰。

紧接着,章邯北上,攻打魏王咎所处的临济,临济与陈胜所在的陈县距离比较近,章邯想要东进,必须扫清这个钉子,不然后期剿灭齐、楚时,临济不仅会威胁自己的粮道,也会威胁自己的后防安全,更重要的是,临济的北部有着重要的渡口—白马津。

巨鹿之战时,章邯之所以能够“筑甬道而输之粟”便是因为已经拔掉了临济这颗钉子。

因为临济的地缘,成了章邯必须打下的一个军事点。魏王咎等来的援兵再次被章邯击败并杀死了周巿,魏王咎还算是一个为百姓着想的诸侯王,为了老百姓的安危,选择了自杀。

随着魏国的失利,魏豹逃到楚怀王处,怀王给其数千人,再次攻略魏地。

到巨鹿之战后,魏豹已经夺下了二十余城,立魏豹为魏王。

他率领精兵跟随项羽入关,分封诸侯时,项羽想要占有梁地,徙魏王豹于河东,称为西魏王,这是他跟项羽的矛盾。

那么问题来了,魏王豹算不算背叛项羽呢?

我认为不算背叛,首先帮助魏王豹的是楚怀王,而且魏地二十余城是魏豹自己打下来的;其次跟随项羽入关时魏豹与项羽的关系是合作而不是上下级关系;最后是项羽先不地道抢了魏国的梁地。

同样,他跟刘邦本身也不是上下级关系,他们都是诸侯王,是平等的。

魏豹跟随刘邦攻打项羽的原因,首先、他的切身利益被项羽侵害;其次、是迫于形势,“汉王以故得劫五诸侯兵,遂入彭城。”一个“劫”字便点出了诸侯的不得已。

至于魏豹背叛刘邦,这是太史公站在西汉的立场进行的主观判断,并不能代表当时诸侯王之间正常的关系。

再举一个例子,张耳他首先背叛了他跟陈馀立的赵王歇,然后又背叛了立他为常山王的项羽。但是这并不妨碍刘邦对他的信任以及最后封他为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