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青岛市南:历史城区爆款文创,解锁城市新名片

一年卖出超200万件的凤冠冰箱贴、丑萌成顶流的“马踏飞燕”玩偶、手持“通关文牒”边游玩边盖章打卡……近年来,文创产品热度

一年卖出超200万件的凤冠冰箱贴、丑萌成顶流的“马踏飞燕”玩偶、手持“通关文牒”边游玩边盖章打卡……近年来,文创产品热度居高不下,爆款频出。

在青岛历史城区,越来越多的文创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地标建筑冰箱贴、海鲜毛绒玩偶、彩色印章等颇具创意设计和文化内涵的文创品,不仅打破了青岛礼物仅有“蛤蜊皮和珍珠项链”的固有印象,而且一跃变身成为城市新的“代言人”,更引发老城文旅消费新热潮。

“天主教堂”建筑冰箱贴,单店单日销售量最多时超500个;“青岛神水”冰箱贴,一个月卖出5000多个;“青岛三件事”冰箱贴,常常处于补货状态……青岛历史城区作为热门文创集合地,这些爆款文创产品究竟出自何人之手?近日,记者采访历史城区爆款文创背后的文创设计师和从业者,透过他们的视角,以期解析文创业态扎堆历史城区、文创产业蓬勃发展背后的故事。

抢抓风口,“1个月收入抵过去8个月工资”

“我们以青岛啤酒、崂山可乐、白花蛇草水为主体设计了这款冰箱贴,这三种饮料本地人都熟悉,外地游客也都愿意‘尝鲜’,很多游客将其当成旅游纪念品拿来送人。”嘻有猫工作室设计师十二月介绍,这款冰箱贴平均一个月能卖出5000多个,补货的速度远赶不上销售速度。

嘻有猫工作室成立于2023年,那一年,喜爱画画的十二月敏锐地嗅到了文创的商机。“出去玩的时候,发现很多城市都有精美的文创,反观作为旅游城市的青岛却缺少有创意的伴手礼。”作为土生土长的青岛人,十二月决定从工作了十年的企业辞职,投身到文创“蓝海”中。

“刚开始的时候,拿着设计稿挨个店铺去问,能不能在店内寄售自己的文创。有的店铺没有看到成品,直接就拒绝了,也有的店铺喜欢我的设计表示同意。”十二月说,“我赶上了风口,那时候市场上的文创产品还比较少,出一款就成爆款。我的第一款产品是爱心形的金属冰箱贴,记得当时去给合作店铺送货,放下产品后刚过了两三分钟,就已经卖出去了十几个,店铺老板和我都感到又惊又喜。”

“猫骑青岛特产大鲅鱼”“猫咪蹲在大学路网红墙”“猫咪坐在‘孤独的树’下的长椅上”……嘻有猫工作室出品的文创里几乎都有猫的身影。十二月介绍,“我以自己养的三只猫做IP,丰富了产品的内容,同时可爱的小猫形象也增加了受众和销量。”随着文创产品销量越来越好,十二月原本在银行上班的丈夫“猫哥”,如今也辞职给她当起助理,主要负责联系合作店铺、开拓市场。

“在众多文创品类中,卖得最好的是冰箱贴。”十二月介绍,嘻有猫工作室目前有70余种文创产品,与全市20余家店铺合作,“冰箱贴不仅具有便携、价格亲民等特点,同时还是一件微型的文化艺术品,满足了人们对旅游的纪念和珍藏的需求。”

业内人士称,2024年,是文创冰箱贴爆火之年。同年,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成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增设的新职业。随着文旅产业的发展,文创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的数量迅速增加。

“冰箱贴的市场越来越‘卷’,以前大部分是树脂材质,现在材质、制作工艺和创意都不断推陈出新。”十二月说,现在从业者都在铆足劲儿想创意、出精品。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但嘻有猫工作室早早地入局,并靠过硬的产品在市场洪流中站稳脚跟,“我们的产品在很多合作店铺中都是销量第一的,旺季时1个月的收入可抵我之前8个月的工资,比上班好很多。”

“金小黑”文创工作室设计师金小黑同样感受到了市场的变化。“今年明显感受到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产品虽然更加丰富多样,销量与去年同期比却有所下降。”金小黑从2016年刚到青岛时就开始兼职做文创产品,作品从最初的明信片和手绘插画,扩展到现在的冰箱贴、明信片、毛绒挂件等若干品类,合作店铺也有十余个。“旅游有淡旺季,文创市场同样受季节影响,旺季时月销售额能达到一两万元,淡季的时候我们会接一些平面设计的订单,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城市的文创设计合作。”金小黑说。

同样,十二月也在不断寻找源源不断的“破圈”动力。“今年,位于琴屿路附近的‘孤独的树’景点爆火,我们紧跟热点设计开发‘孤独的树’冰箱贴,在茑屋书店等店铺均取得很好的市场反响。”十二月介绍,“我们在深度挖掘本土文化的同时,也将目光投向未来,关注那些新兴的潮流与趋势。诸多跨界元素的碰撞,也会促使我们打开想象的大门,激发出更多创意的火花。”

“无心插柳”,成为“城市礼物”设计一员

“城市礼物是一种融合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的商品形态。”《2025中国城市礼物发展白皮书》如此定义。城市礼物是通过创意设计,将地域符号、历史记忆与生活方式转化为特色商品,并与产业发展、品牌运营深度结合。

摄影:曹森

如今,历史城区越来越多的文创店,主打“以青岛之名”的文创产品。在天主教堂前南侧的C3文创西厂店,是历史城区最火爆的文创店,旺季日均客流千余人,巅峰时期单日高达6000余人次,其店内卖得最火的文创产品仍然是青岛元素系列产品。

“95后”文创设计师许心,其设计的“天主教堂”建筑创意冰箱贴跻身该店夏日销冠,单日最高销售量超过500个。C^3文创西厂是一家设计师文创集合店,近2000平方米的店内,各式文创分门别类、琳琅满目,仅“冰箱贴”单品类就有600多种不同的款式,许心的作品从中脱颖而出,着实不易。

许心是一名文静的东北姑娘,2022年来青岛后,从事平面设计工作。从小喜爱画画的她,醉心于青岛的美景,时不时地“小试牛刀”,用画笔创作青岛元素文创。“最初只是尝试着设计了几款明信片,没想到大受欢迎。周末摆摊一天,竟卖出1000多块钱的产品。”这意外之喜,加上多名顾客的好评,让许心坚定了做文创的想法。

去年夏天,许心索性辞职,做起全职文创设计师。她和男朋友一起注册成立了“茉奈文创”工作室,推出冰箱贴、明信片、贴纸等一系列文创产品。“实际上,外地游客来青岛旅游,首选的还是‘青岛元素’文创产品。”这也让许心确定了文创设计核心,就是主打青岛元素,在众多的产品中,其设计的青岛建筑主题和星夜青岛主题的冰箱贴最受欢迎。

平日,许心在工作室设计作品,其男朋友在赵太侔故居院内摆摊售卖。“实际上,独立文创设计师的产品销售渠道很多元,除了自己打造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在专门的文创店寄售也是一个重要渠道。”许心说,其设计出品的文创已在青岛老城8家文创店内寄售,每家销量都还不错。

许心的设计作品以青岛城市文化精神为核心,在复古中呈现创新,新老元素交融,呈现别样韵味,因而获得不少粉丝的青睐。以其寄售在C3文创西厂店内的“天主教堂”建筑冰箱贴为例,其以“天主教堂”建筑为主体,搭配了哥特式建筑、花卉等元素,整体看起来更加对称饱满,展现了庄重精致、典雅艺术的欧式风格。

既是“文化人”,又是“弄潮儿”

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被网友称为“文化捕手”。他们用灵感捕捉文化的应用切入点,用创意赋予传统以现代生命力。

“文创”也并不简单等同于冰箱贴、钥匙扣、抱枕等一些小商品,其本质是以文化基因为内核,通过创意设计将抽象的文化符号转化为具象的消费载体。冰箱贴仅仅是一种载体,地域特色、文化内核才是文创的“灵魂”。

“青岛是一个很多彩的城市,有太多的元素与特色需要挖掘。靠单个设计师、单个工作室的力量去挖掘是远远不够的。”在十二月看来,一座城市的历史越厚重,就越需要二次或三次创意的转化。未来的文创设计,应该让更多设计者、爱好者参与进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深入挖掘青岛独特的文化符号与情感记忆。

摄影:曹森

“如同武康大楼之于上海的网红地标意义,红塔大楼是中山路上最具辨识度的地标之一。”青岛籍设计师刘恺时隔20多年重返家乡,选择“红塔大楼”作为“青岛计划”文创矩阵的新板块。“下一步,我们还策划了青岛建筑100专题,将青岛的100栋重要建筑设计成年轻人与大众喜欢的文创商品。”刘恺说。

在C3文创西厂的马赛克水池边,年轻的游客正兴致勃勃地用渔网捕捞毛绒海鲜玩偶。这种“过家家式”互动体验,为游客提供了有趣又有场景感的交流。

在青岛,历史城区爆款文创产品背后涌现的这一群新职业人群,正在让文创产业焕发新魅力。每个爆款背后,都是文创设计师们对文化的求索、对创新的深耕,还是对青岛文创产业不断拓宽边界的探索。期待青岛的文创设计师队伍更多“后浪”袭来,与青岛文旅市场繁荣来一场“双向奔赴”。(来源:青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