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场鸟击防范体系中,玻璃钢拦鸟杆是一种通过物理隔离与视觉警示结合,减少鸟类进入跑道、滑行道等关键飞行区域的专业设施。其凭借轻质高强度、耐候抗腐蚀等优势,逐步替代传统金属拦鸟杆,成为机场净空区(尤其是低空区域)鸟防的核心设备之一。机场设施需严格遵循民航行业标准,玻璃钢拦鸟杆的设计需满足《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 5001-2021)及《机场鸟击防范技术规范》(MH/T 1027-2018)的要求。
设计维度具体要求规范依据 / 安全目的高度与间距- 高度:2-5m(根据区域调整,跑道两侧通常 3-4m,航站楼周边 2-3m)- 间距:1.5-3m(确保鸟类无法穿越,中小型鸟类体长通常<0.5m,间距需<1m 以防钻越)MH 5001-2021,避免形成 “鸟类通道”,同时不影响机场地面车辆通行(高度<5m,符合车辆限高)杆体强度- 抗风载:≥12 级风力(风速 32.7m/s)下无弯曲、断裂- 抗冲击:能承受 5kg 重物从 1m 高度坠落冲击(模拟地面设备碰撞)- 拉伸强度:≥180MPa,弯曲强度≥250MPa适应机场露天环境(强风、暴雨),避免极端天气导致杆体损坏,影响飞行安全耐候与腐蚀- 耐高低温:-40℃~80℃(覆盖我国北方严寒、南方高温地区)- 耐腐蚀性:在盐碱地、高湿度环境(如沿海机场)中,5 年内无明显腐蚀、老化- 紫外线抗性:暴晒后(模拟 5 年户外紫外线照射),颜色无褪色、杆体无开裂确保长期使用寿命(设计寿命通常 8-10 年),减少维护更换频率,降低机场运营成本视觉警示- 颜色:采用 “高可见度配色”,常见 “黄黑相间”(每 30-50cm 一段交替)或 “红白相间”- 反光标识:杆体顶部和中部粘贴反光条(符合《航空障碍灯和标志》MH/T 6012),夜间可见距离≥300m利用鸟类对高对比度颜色的敏感特性(黄、红为鸟类警惕色),强化视觉警示,同时方便机场夜间作业车辆识别安全特性- 绝缘性:电阻率≥10¹²Ω・cm(非导电材质),避免与机场高压线路(如跑道边灯电缆)形成导电回路- 轻量化:单根杆体重量<10kg(高度 3m 时),便于人工安装与更换防止触电风险(机场地面有大量电气设备),降低施工与维护难度机场易折拦鸟杆安全规范
在机场鸟击防范体系中,玻璃钢拦鸟杆是一种通过物理隔离与视觉警示结合,减少鸟类进入跑道、滑行道等关键飞行区域的专业设施。其
阅读:0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