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深圳大赛项目故事 | 防跌包:以细微关怀守护老人居家安全

在深圳公益慈善项目大赛30强项目中,“防跌包”项目如同一双温暖的手,轻轻托住高龄老人的居家安全——聚焦潜在高跌倒风险老人

在深圳公益慈善项目大赛30强项目中,“防跌包”项目如同一双温暖的手,轻轻托住高龄老人的居家安全——聚焦潜在高跌倒风险老人的卫浴安全问题,通过“防跌包+社区宣教”的服务模式,为老人筑牢居家防跌防线,让晚年生活多一份安稳。

对高龄老人而言,跌倒从来不是小事。中国疾病监测系统数据显示,跌倒已成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因伤致死的首位原因。而居家环境中,超60%的老人跌倒发生在家中,其中80%集中在地面湿滑、缺扶手、光线暗的卫生间。适老化改造虽能显著降低风险,但现实生活中,许多老人仍因房间无扶手、地面湿滑、使用蹲厕等原因面临着居家安全隐患。为此,“防跌包”项目应运而生,专为潜在高跌倒风险老人提供支持。

项目服务对象需满足两个条件:65周岁及以上,且卫浴间为蹲厕或旱厕、未安装任何扶手及未使用专业助浴椅;同时重点支持特困供养对象、低保户、无子女赡养等7类困境老人。判断高跌倒风险的参考标准包括:过去1年曾跌倒、80岁及以上、独居或仅与配偶居住超半年、行走需辅助、视力或听力下降、患骨关节病等四类疾病中的至少一类。

甘肃张掖民乐县的贾奶奶,就是项目的受益者之一。65岁的她独居,因年轻时受风沙影响导致视力不佳,同时还患有慢性病。家里使用的厕所是旱厕——一个是用砖石搭建的蹲坑,单独在屋外,从家里到厕所需要经过一段土路,也没有窗户,光线昏暗……这些情况让贾奶奶每次外出去使用厕所的时候都很小心翼翼,害怕自己因为跌倒。收到“防跌包”后,她笑着说:“今年冬天不用出去上厕所,也不用担心自己摔跤了。”这份安心,来自防跌包的实用配置——每个标准版包含一字扶手、可移动马桶、小四脚手杖、专业防滑拖鞋、无线手提灯、预防跌倒指南、手提编织袋共7样物品,每年还会根据需求调研迭代更新。

除了物资支持,项目还通过“社区宣教”强化防跌意识:每个落地社区至少开展1场主题活动,内容包括防跌科普讲座、高龄长者体验、跌倒处理培训等,从环境改善到意识提升,全方位降低跌倒风险。在山东省招远市开展的6场社区宣教活动,服务了193人次。在这6场活动中,老人们通过知识讲解、防跌演练等形式学习了防跌知识与防跌技巧。老人们也在活动现场也握着志愿者的手表示:“没想到自己这么大年纪了,还有人来关心我们跌不跌到,能够给我们送来这些实用的物资,非常感谢!”;当地的村干部感慨地说:“这些物资和活动真是太贴心了。我们乡镇有不少行动不便的老人,这个防跌包能帮他们大忙,也让我们这些基层干部心里有了底,知道有更多的力量在关心着我们的老人。”

截至2025年4月,项目已在陕西、四川、云南、贵州、甘肃、广东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3个城市开展,惠及1166户老人对于直接受益的老人来说,“防跌包”可以减轻他们在心理层面的压力,可以增强了他们的安全感与自信心。过去因担心跌倒而减少外出活动的老年人,在使用防跌物资后,能够更放心地参与社区活动,社交范围得以扩大,孤独感明显减轻;对于服务对象家属而言,项目极大减轻了他们的照护压力。以往家属时刻担心老人跌倒,精神高度紧张。项目实施后,跌倒风险降低,家属能够更安心地工作与生活。“防跌包”精准对接了老人及其家属的核心需求,为他们打造适老化卫浴空间和营造社区防跌关爱友好环境,让每位老年人在生活中能够保持从容,都能安心如厕和洗澡。

未来三年,项目计划把目光更坚定的投向深圳对口帮扶地区及乡村的老人,突破3000户的服务对象数量,梳理项目模式并探索向全国推广;继续扩大公开筹款和企业合作的力度,推动项目资金可持续;支持并影响更多项目地区的居民、合作伙伴及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关注老人的居家安全。

每个老人都值得安稳的晚年,每次居家的安全都藏在细微处。在“防跌包”项目里,当扶手撑起身体,当防滑拖鞋踏稳脚步,那些减少的跌倒风险,正是适老化关怀扎根生活的模样。期待这份守护走到更多老人身边,让居家的每一刻都满是安心。

后续,我们还将为大家带来更多深圳大赛30强项目的精彩故事,敬请继续关注!

注:本文案例素材及相关数据均由项目方提供。

大赛背景

深圳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由深圳市民政局主办,深圳市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承办,立足深圳、面向全国,植根十余年的创新实践,不断优化全国推介、公益创投和评选展示相结合的社会化赛事运营理念与模式,以基层基础民生服务需求为导向,聚焦老年人、残疾人、儿童以及社会救助对象、精神障碍患者、临时遇困人员等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遴选和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优质公益慈善项目,建设深圳公益慈善项目库,搭建开放、多元、务实的公益慈善项目创投赋能实践平台,助力深圳打造民生幸福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