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德尔
德国目前的局势似乎不太“妙”,在联盟党上台还不到半年的时候,已经逐步失去了民众的支持。根据德国媒体报道,选择党在今年早些时候被德国宪法保卫局列为“明确极右翼势力”,还受到了取缔警告。但后来随着默茨上台、德国的经济愈发不景气之后,民众开始再度转向支持魏德尔。在调查之后得到统计显示,64%的受访者认为德国经济状况将继续恶化,默茨政府已经失去三分之二的支持率。

默茨本人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魏德尔领导的选择党支持率一路上升。本周早些时候德国民调显示,德国选择党(AfD)的支持率上升至27%,超过了第一执政党联盟党(基民盟/基社盟)的25%。现在更多民众对默茨已经失去信心,甚至有不少的人预测说,默茨政府“很快可能迎来倒台”。德国社交媒体显示,默茨不是因为一件事情突然遭到民众“抛弃”,他的低支持率已经持续了多达六周的时间,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很难有措施补救。

默茨
德媒称自2013年成立以来,选择党已从单一反欧元政党演变为兼具民族保守主义与极右翼色彩的政治力量,其竞选纲领精准击中民众痛点:承诺“100天内完全关闭边境”以管控移民、主张重启核能与“北溪”管道缓解能源困局、质疑欧盟权力以彰显“德国优先”。这种直白强硬的表态,与默茨政府的模糊妥协形成鲜明对比,成功收割了对建制派失望的中间选民、低收入群体与东部民众。在德国东部,选择党支持率高达32%,远超其他政党,根源在于该地区长期存在的经济落差与对现有制度的低认同度,而选择党的主张恰好迎合了这种被忽视的民意诉求。

魏德尔
消息人士提及这一政治变局的背后,是德国社会深层矛盾的集中爆发。东西部的割裂从未真正弥合:西部因历史反思形成相对开放的政治文化,而东部在统一后持续面临人口流失、收入偏低等问题,民众对主流政策的不满情绪不断累积。与此同时,传统政党的“防火墙”策略陷入两难:社民党等建制派试图推动禁党程序遏制选择党,但基民盟担忧此举会强化其“受害者”形象,反而助推支持率上升。默茨曾试图通过收紧移民政策等保守路线争夺民意,却因联盟内部分歧未能贯彻到底,最终陷入“既丢核心支持者,又未获中间选民认可”的尴尬境地。

德国政府
选择党的崛起不仅动摇德国政坛根基,更对欧洲政治格局产生连锁影响。作为欧盟核心经济体,德国的政治转向直接关系欧盟一体化进程——选择党主张削弱欧盟权力、质疑欧元区制度,若其获得关键政治地位,将为欧洲带来更强的“离心力”。而默茨政府的失势,已导致欧盟在对俄制裁、绿色转型等关键议题上协调力减弱,暴露了欧洲领导力的潜在危机。对德国而言,如何在坚守民主底线的同时回应民众合理诉求,如何弥合东西部裂痕与社会分歧,将是决定其能否走出政治困局的关键。
评论列表